辅导员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模式的构建

2021-12-13 15:00陈霞
民族文汇 2021年5期
关键词:心理危机辅导员大学生

陈霞

摘  要:心理育人是高校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面临来自学校、家庭及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从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近几年出现学生心理危机事件越发频繁,实施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刻不容缓。辅导员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心理危机案例常常具有隐蔽性,这就要求辅导员不仅需要具备日常工作管理能力,更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构建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才能化解危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育人;大学生;心理危机;辅导员

心理育人作为新形势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被纳入十大育人体系。心理育人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心理健康来实现培育人的目的。

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对于大学生而言,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把握大学生心理全方位育人,构建心理育人工作新格局十分重要而紧迫。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心理危机是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本文以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心理危机事件为例,结合近几年全国高校心理危机事件,探索适合高校特点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模式,为实现心理育人作铺垫。

一、当事人基本信息

小赵(化名),女,19岁,就读于某大学某专业。父母健在,家族无精神疾病史,性格内向,自主性差,担任班委、校广播站干事等职务,成绩较好。父母管教非常严格,母亲时常代替小赵做决定,包括小赵的高考志愿填写,平时交友情况母亲都会参与。近段时间换专业也是母亲查阅资料决定小赵转专业问题。小赵有自己的想法,一直想考军校,但是不敢违背母亲的想法。

二、危机的发生

大学开学以来小赵在班上表现一直良好,突然有一段时间,辅导员陈老师觉察到她情绪低落,做事提不起兴趣。辅导员立即带她到学院谈话室。谈话过程了解到小赵最近失眠,食欲下降,莫名其妙就哭,买了小刀划伤自己减轻痛苦。

三、干预过程

辅导员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了小赵的家长,告知家长情况,并让身边的同学关注她的动向。随后向学院党委副书记和学生科长反应了情况。辅导员从家长了解到小赵是很听话懂事的姑娘,从来不违背父母的意愿。在小赵的谈话中,小赵有很强的意愿想改变现状。在征得小赵同意后,辅导员立即联系了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安排了心理咨询。

四、干预结果

经过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初步评估,心理咨询师认为小赵的问题需要专业的精神卫生中心帮助,有转介的必要性。辅导员联系家长,告知问题的严重性。征得小赵和家长的同意后,联系了某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抑郁症,并配合药物治疗。小赵的状态很难再继续学习,家长提出带孩子回家休养一段时间的想法,学校为其办理了相关手续。几周后,小赵状态相对稳定,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每周安排了咨询。辅导员在与小赵的谈话中没有发现自伤的行为或尝试,危机解除。

五、经验分享

大学生由于抑郁出现自我伤害的现象是我们必须引起重点关注的问题。干预的首要原则是“尊重生命,生命高于一切”。本案例中,危机的成功干预得益于学校领导、家长、辅导员、同学的密切配合。

(一)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要量力而行,切勿舍本逐末

辅导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出现大学生心理危机案例的时候,要能准确判断自己是否能够解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解决。量力而行切勿舍本逐末。对于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案例,及时与心理健康中心或者专业的精神卫生中心联系。本案例中,小赵已经明显出现躯体化症状,并且有自我伤害行为,辅导员初步判定通过个人的力量无法解决,进而寻求更专业的帮助。从而帮助小赵解决了心理问题。

(二)辅导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辅导员在平时工作中,要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切实了解每个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在出现异常情况之后才能敏锐的观察到。本案例中,辅导员了解小赵的情况,在出现异常反应后能第一时间找到同学,有效的防止了事情进一步恶化。

(三)同学、朋友是掌握大學生心理动态的资源之一

平时亲近的同学出现反常现象,同学、朋友是能最快掌握到心理异常的资源之一,辅导员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本案例中,小赵平时与同学相处融洽,出现行为异常,同学能快速觉察并上报辅导员,这对本次心理危机的成功干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家校合作是转危为安的重要保障

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很多时候都与家庭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有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本案例中,小赵的家长对孩子过分的干预,造成孩子不能做想做的事情,这对孩子的心理有一定的影响。在咨询过程中给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正确的认识,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于心理危机的成功干预有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心理危机辅导员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以及应对策略浅析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专业化干预
警卫官兵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