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2021-12-13 15:20刘凯华
民族文汇 2021年5期
关键词:参与式学习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刘凯华

摘  要:在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发现,其中学生在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启发式、引导式的帮助,对学生来说有着较为突出的促进作用。所以,通过更多的去引导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利用更多的感官进而使得学生可以充分全面的参与进去,从而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当前的一个学习效果,而且对于学生的后期进步也进一步地提供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因而利用参与式课程来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更好的加强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从而使其在学习中更具主动性、主体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学习;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入,各级院都在积极响应,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教育强调将参与教学作为主要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应用能力为根本落脚点,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小数数学课堂由于教学理念等原因,教学内容还停留在传统“填鸭式”教学阶段,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导致数学教学质量低下,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模式,积极采用富有探究意义的参与教学模式,通过扭转传统的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角色,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中来,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处理,让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学生在全身心的探究过程中,全面提升其学习效率。

一、教师多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在课堂中引入“参与式学习”时,由于学生很多都不懂得什么是参与式学习,也不知道应该怎么配合教师,教师这个时候就要更多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先多引导学生进行参与,由于参与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比如上台进行角色扮演等等,而每一种方式其实教师都应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解释,要让学生明白到他们应该怎么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

除此以外,对于参与式学习的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涉及,不能只是单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比如提问题让学生解答问题,那么对于问题的设计就很有讲究,首先在不同的时间段里提问题,其问题都应该有所不同,课前提问题,那就是为了预习,自然问题不能太难。课后题问题,由于学生已经学习完毕了,那么问题自然不能太简单。除此以外,问题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班上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整体的认知水平不高,也不是很积极回答問题,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不能太难,要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主。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新课改之后,倡导将传统单一“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参与式”的学习模式,将由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转变为由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由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引入新型的教学方式。比如,在新课引入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新颖的模式,通过讲故事、提问、播放视频等形式导入新课,会让学生感觉的课程的有趣,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就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准备精美的课件,或者是有趣的微视频,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通过微视频呈现,在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这就需要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课堂的内容体现预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营造独立的学习空间,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给学生创设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

三、开展合作竞争,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性

近代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学应该应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激发孩子的求知、求学欲望,而当今世界处处充满竞争,即使是小学生也处在大的竞争环境中,从小培养其适应竞争的能力非常重要,同时,这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能力,帮助其学会尊重他人,发现他人优点,并逐渐学会在合作中公平竞争。例如,教师在进行《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整理复习教学时,复习环节的呈现:可以让学生们分组,将本单元的4个不同的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和估算)进行内容归纳整理成思维导图。再由小组长带领对这一单元某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展示和汇报,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与合作。例如整理1000以内数的认识时,可以要点提示: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代表的意义不同。一个近似数可以和多个准确数相对应。汇报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在这一环节的表现进行打分,并说说自己认为表现最好的同学,颁发全场最佳奖,这种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学习,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尊重与欣赏,还能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性,减少边缘学生现象,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四、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积极展开情景教学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展开全面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演算场景,加强学生对于数学应用题目的理解,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缺乏生活经验,对于一些数学应用题目的理解水平不高,运用情景教学法的方式能够化抽象为具象,在情景演示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要求全部由学生参与,教师充当总导演的角色,把控学生的情景演示方向。在情境演示的教学模式下,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对于数学题目的共情能力,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科目的热爱。

在小学数学日常教学中,教师将构建参与式学习课堂,进而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观念,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激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师生互动有效性,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安梅.试论小学数学参与式课题教学[J].科教导刊,2015(5).

[2]康希良.浅析小学数学参与式课题教学的有效开展[J].科技资讯,2020(12).

[3]郭世伟.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探究[J].读写算(下),2020(2).

猜你喜欢
参与式学习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论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
参与式学习,走向化学课改最深处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