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小学语文的观念

2021-12-13 15:20陈琼
民族文汇 2021年5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陈琼

摘  要:“自主学习”作为现代一种新型的教育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说,把握住了素质教育的实质和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只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学会学习、发展智能和完善人格,素质教育才能有效实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语文教学

一、更新教育观念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已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和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应让位于学生,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协助者,而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讲授者。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在于指导学生“学会”,而在于引导学生“会学”。学生则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进而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观念。

教师也要教育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如何转变学生学习观念,这是每个教师都关心的问题。其实在课堂上,学生应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主要的活动者。通过课上和课下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最终由他们自己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教师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及活动,都应围绕学生这个中心,直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及时的帮助、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指导。构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绝不是简单地转变他们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习方式的完全转变,这是关键所在。

总之,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并协助学生改变学习观念,端正教学态度,明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目的,从而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力,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二、老师要讲的知识用自己的方法学

毫无疑问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但是对于久居校园,远离生活和历史的学生,总会有一种陌生感的产生。老师的讲解总会有带上老师自己的个人体会和感情。那么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教材的内容。可能要比听老师的讲解容易的很。

让学生给自己创造一个和作品内容相似的心境或氛围,这样可能会让学生的感情很快贴近作者或融入课文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查閱故事发生的背景资料和作品相关相关评论,不仅能够使学生从更深的层面去理解作品的内涵和外延,而且更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勇于对同学或老师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不同看法,则更能够使学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交流过程中,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总之,调动学生的一切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创设富有情趣的课堂讨论活动

参与是自主学习的前提,讨论是最重要的参与。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在自学中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抓住最富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抓住学生间不同见解的焦点,借助各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形式,例如,借助表演活动展开讨论。如“扮老师”表演。让学生做老师,学生的“备课授课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单项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学习的客体完全变为学习的主体,完全进入自问、自查、自答、自悟的自学状态中。动手操作,既可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难点的突破口,深化讨论的内容。教学《田忌赛马》,让学生动手剪纸,反复摆摆马的出场顺序,于是学生从多种角度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是学生自主学习有效而常用的形式。教学中,安排前后左右四人为一组,让其有机会自然、生动地进行交流学习,取得“互补”的效果。实践证明,借助配合朗读的形式可以达到讨论学习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借助一些有趣的活动展开讨论,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那么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将会充满理解的愉悦,顿悟的惊喜和创造的欢乐。

四、注意要适当地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构成学习策略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掌握学习方法是形成学习策略的基本前提,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习对象,所适宜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就要淡化教的意识,强化学的意识,要把教学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上,注重学法的指导。要搭建交互性的展示平台,通过自读、自悟、自学、探究,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总结出学习方法。

例如:小学语文中有几篇文章是我国古代优秀作品的节选或改写,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体会祖国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灿烂,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草船借箭》是本组元开篇的精读课文。上课后,齐读课题,教师问:通过预习,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七嘴八舌:谁借箭?向谁借?为什么借?怎么借?结果如何?……抓住这些问题,教师点拨:对于长篇小说,故事情节复杂,且环环相扣,我们要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才能读懂。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课文,通过自读、自悟,学生掌握了分清前因后果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又点拨:这个故事出现了几个人物?你欣赏谁?为什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用课文中的语言来说明。学生又通过自读、自悟和互动交流,掌握了从人物的言行体会其性格特点的方法。最后,请学生总结我们是怎样学习这篇课文的。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内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的基础上,在教师增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完善一系列教学策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进入一种高品质的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陈莉敏.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J].基础教育研究,2016,(16):12-13.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