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语文作业教学设计

2021-12-13 15:49薛梅
民族文汇 2021年5期
关键词:初中作业设计

薛梅

摘  要:针对传统语文作业的几种常见弊端,从四个方面提出应对之策:一是作业内容突出趣味性;二是作业要求突出层次性;三是挖掘资源,设计实践性作业;四是作业设计加强综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一、作业内容突出趣味性

结合教学内容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达作业内容的趣味性。

(一)引导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知识,在实验初期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指导,即设计绘画代作业。

(二)在课堂教学中,给枯燥的作业设计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角色去模仿、体验情境。引导学生续编故事,演课本剧等形式的作业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寻求家长的配合,检察督促。将所学的知识寓含于游戏中,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在课外玩。

二、作业要求突出层次性

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设计和布置作业也应该针对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一)作业量分层。一个班级中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不同层次的发展,教师布置作业的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节。在实验中,我们对于那些学习态度认真、能力强的学生,基础性的作业可以减少,对于那些学习懒散、态度不认真、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就适当增加作业量,并加大对这些学生的检查力度。

(二)作业难度分层。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知识水平,具有思考的价值,学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因此,我们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基础、发展、创造三个目标,给他们创造自我发展和提高的平台。

三、挖掘资源,设计实践性作业

(一)观察性作业:提高观察能力,丰富生活积累

“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苏霍姆林斯基语)。结合语文教学,找准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观察、勤于积累的习惯。

1.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生活。家庭是孩子真实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生活,不仅可以加深对自己家庭的认识和热爱,还可以丰富作文题材。如:学习《国宝大熊猫》后,让学生观察自己家的动(植)物,并写成一篇状物类作文,使观察方法得到了迁移。

2.引导观察校园生活。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课间跳绳、踢毽子、跳皮筋等课间活动;观察运动会、文娱会、班级主题活动等学校常规性的集体活动;观察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如写作《校运会上精彩的瞬间》。这样学生在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的同时,锻炼了观察能力,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为写作做好了铺垫。

3.引导观察社会生活。我们让学生多渠道、多角度地了解社会。只有全面地了解社会,才会有深刻的思考,独特的见解,倾吐出来的话语才会有深刻的思想性、鲜明的时代性,洋溢出生活的气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采用写观察日记、琐事述评等方式巩固观察成果,强化观察兴趣,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如观察、写作《路边养蜂人》《大竹的风俗》等。

(二)操作性作业:深化知识理解,激发探究意识

为了增强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结,使课文静态的文字变成学生脑中优美的图画,生动的场面,活生生的人物,我常设计操作性作业,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1.画一画,再现情境。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我常常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凭自己的经验,动手画一画,在课文情境的再现中加深理解,获得新知。如教完专题《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画一只自己熟悉的小鸟。虽然有的同学画得不是很好,不过还是有模有形的。又如,在教学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后,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把想象中的画面画出来。这样的作业,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思维活动始终处于兴奋、活跃之中。

2.做一做,激发探索。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和思考,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学习完语文实践活动——动手做一份校报校刊一课后,我就布置学生每一个人亲自动手做一份关于《语文园地》的手抄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养一养,体会特征。初中语文中有许多状物课文,在作业布置中可以要求学生回家开展养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学生的知识信息,获得大量的愉快而難忘的体验。如我们结合一些课文,养小蝌蚪、蚕、观察种子发芽,学生兴致勃勃,得到了许多课本上得不到的知识。操作性作业完成的过程是学生在相对独立的状态下,以最自然、最真实的形式进行求知、研究、解决问题的。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完成作业,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作业设计加强综合性

(一)加强作业设计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体现学科之间的整合,比如,教学《傅雷家书》时,布置学生给父亲说一段话心理话等作业。

(二)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提倡合作精神,引导学生通过各方面的力量更出色地完成作业。

总之,虽然传统的作业设计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它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却极为不利,如果不加以改变,必将使作业陷入机械重复的误区。学生终日陷于“题海”之中,苦不堪言,身心的发展也必将因此受到抑制。那么,怎样做作业、做什么样的作业、做多少作业,才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才能做到“减负不减质”呢?才能使学生变“苦做”为“乐做”,变“厌学”为“乐学”呢?

参考文献:

[1]杨华丰.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语文作业布置[J].未来英才,2014(6)

猜你喜欢
初中作业设计
BUBA台灯设计
快来写作业
有种设计叫而专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作业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