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石水库灌区节水技术措施的应用

2021-12-15 02:00
小水电 2021年6期
关键词:安吉县节水灌溉

石 峰

(安吉县赋石渠道管理所,浙江 安吉 313300)

0 引 言

赋石水库灌区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西北部,西苕溪北岸, 灌区南北长46 km,东西宽3~25 km,灌区范围涉及孝丰镇、孝源街道、递铺街道、天子湖镇、梅溪镇及浙江省南湖监狱;其中耕地面积13.49万亩(1亩=1/15 hm2),约占安吉县耕地面积的1/3,设计灌溉面积12.2万亩,灌区实际灌溉面积为7.78万亩。赋石水库灌区作为水效领跑者,是将“三化”管理应用于实际管理中,将新型节水技术应用于平时灌溉中,打造智慧节水新型灌区。

1 灌区节水工作开展情况

1.1 节水灌溉工程

赋石水库灌区是一个山地丘陵自流灌区,灌区节水灌溉以渠道防渗技术的应用为主,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辅。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目前灌区所有有效灌溉面积均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其中渠道防渗节水灌溉面积10.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9万亩。

1.2 节水管理

赋石水库灌区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主要工作抓手,以“节水增效+节水减排”为核心目标,结合灌区自身特点,通过标准化、智慧化与物业化的管理,不断强化灌区用水管理和工程管理,提高灌区工程管理水平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1.3 先进节水技术措施推广应用

一是灌溉排水再利用。赋石水库灌区积极推广农业灌溉排水再利用的节水模式,并在递铺街道青龙村设立了灌溉排水再利用示范点。示范点利用本身地形地势,采取一定工程措施,充分利用上游 200 亩水稻灌溉排水,作为下游 700 亩苗木灌溉水源和2个生态鱼塘补水水源,一水多用,有效提高了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减轻了对下游水体的污染,实现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对周边农户也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见图1)。

图1 一水多用节水示范点示意

二是采用“坡面截留、雨水集蓄”灌溉模式。安城村五峰队是赋石水库灌区“坡面截留、雨水集蓄”灌溉模式的示范点(见图2),该示范点充分利用地形走势,依靠山头坡面集雨面收集雨水,形成产流,通过引水渠,排入蓄水池,集蓄利用,农户通过泵站加压后用于30 余亩白茶喷灌;有效解决了示范点灌溉水源缺乏的问题,提高了茶叶产量,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

图2 “坡面截留、雨水集蓄”灌溉模式示意

三是“中水处理回用”灌溉模式。赋石水库灌区在竹根前村新农村定居点建立了“中水处理回用”灌溉示范点(见图3),定居点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经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和生态塘净化后,在通过水质检测的前提下,进行中水回灌,作为当地果木灌溉补充水源;有效提高了灌区内水资源整体利用效率和农业灌溉保障率。

图3 “中水处理回用”灌溉模式示意

1.4 节水宣传

为了加速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户灌溉节水意识,赋石水库灌区结合“世界水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活动或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宣传、阵地宣传、讲座宣传“三位一体”的方式,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广覆盖的节水知识宣传体系。从2019年以来,共邀请电视台对灌区节水灌溉专题报道 2 次,向省水利网和市水利网报送宣传信息20余篇,印发宣传手册600余份;同时在各项目区设置节水宣传标志和标牌20余块,举办节水技术讲座3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途径,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灌区节水工作的氛围,真正起到了宣传带动的效果。

2 灌区工作特色与创新

2.1 工程管理创新

一是标准化管理。从2016年开始,赋石水库灌区按照标准化管理的要求,积极弥补管理漏洞和短板,同年11月通过了湖州市组织的标准化管理工作验收。有效解决了灌区工程管理问题,进一步消除工程安全隐患,保障灌区工程效益长久发挥。

二是智慧化管理。赋石水库灌区按照标准化管理的要求,根据自身管理需求,积极采用网络技术、数据库等先进计算机技术,开发了“安吉县赋石水库灌区标准化运行管理平台”。进一步提高灌区水利工程的自动化水平和灌区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大力推进灌区管理方式的转变,提升灌区管理效能。

三是物业化管理。2019年7月通过政府采购确定安吉安汛水利工程运维有限公司作为灌区物业化管理单位,工程运行管理职责明确,人员配备到位,实际在岗率100%,支渠及以下渠系由当地乡镇、村负责管理。

2.2 用水管理创新

针对赋石水库灌区农业灌溉渠系复杂多样,用水计量困难的问题,安吉县赋石渠道管理所从简便易行、精度合理的原则出发,结合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等项目,综合考虑灌区地形地貌、工程布局等因素,在灌区范围内共布设了自动化灌溉用水量水设施(雷达水位计、电磁流量计)42套,非自动化量水设施(量水坎、水尺)35套,搭建相应计量数据统计平台,并积极开展渠道标准断面+水尺的率定工作, 所有的干支渠道都实现了灌溉水量监测与计量。

2.3 农业节水创新

近年来,灌区范围已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个,分别是2006年度天子岗北干渠改造项目(控制性工程)、2005年度赋石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3 302万元。灌区范围内已批准规划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个,即2012年度高效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治理面积1.1万亩,项目总投资1 200万元。

2.4 水价改革创新

安吉县积极响应省人民政府号召,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并把农业“节水减排”作为改革的核心目标,在改革过程中以“农业两区”为改革重点区域,推广水稻“薄露灌溉”技术。赋石水库灌区作为安吉县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目前已基本实现水稻“薄露灌溉”技术全覆盖。根据浙江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多年研究成果,薄露灌溉技术能够节约灌溉用水 30%,减少灌溉排水50%,产量增收5%,实现水稻灌溉节水减排和农民增产增收。

2.5 信息化建设创新

赋石水库灌区按照标准化管理的要求,根据自身管理需求,积极采用网络技术、数据库等先进计算机技术,开发了“安吉县赋石水库灌区标准化运行管理平台”;平台功能主要包括灌区工程监控系统、灌区水情自动化监测系统、灌区工程信息化管理、灌区用水信息化管理及决策支持系统等。进一步提高了灌区水利工程的自动化水平和灌区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大力推进灌区管理方式的转变,提升灌区管理效能。

3 灌区未来发展思路

3.1 实施好灌区现代化改造,打造现代化美丽灌区

2020年4月,水利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办农水〔2020〕87号),号召对中型灌区进行改造。2021年4月9日,浙江省水利厅、财政厅印发《关于安吉县赋石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2021—2022年)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的批复》(浙水农电〔2021〕7号)。通过此项目对赋石水库灌区进行提升改造,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浙江省美丽现代化灌区的标杆。

3.2 落实好灌区“三化”改革,提升灌区管理效能

赋石水库灌区作为被浙江省水利厅确定为全省灌区标准化管理创建典型单位,下一步应该继续推进灌区“三化”改革落地,提高灌区各项工作产权化、物业化、智慧化的覆盖度和要求,推动赋石水库灌区现代化发展,重点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在赋石水库灌区标准化运行管理平台基础上完善智慧灌区运行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灌区管理运营效能,推动整个安吉县智慧水利工作建设。

3.3 解决好节水灌溉后顾之忧,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不同于一般的灌溉工程,工程技术含量较高,维修养护难度较大,农户对高效节水技术的认识也不到位,针对这个难点,赋石水库灌区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 强化建后管护培训,组织技术支撑单位编制工程使用和管护手册,同时有针对、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基层水利技术人员、农技推广人员、种植农户、一线管护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基层人员对高效节水工程使用和维护的实际能力,确保工程效益能够最大发挥,继续促进灌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的规模化、集成化、产业化发展,扬长避短,进一步发挥安吉县特色农业优势,真正实现“富民惠民”。

猜你喜欢
安吉县节水灌溉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千年的回眸
安吉县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