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在教育行走中

2021-12-15 14:35仲岚岚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32期
关键词:读书节教研员读书

1993年,我从南京市晓庄师范大专班毕业,走上教师岗位;6年后,调入南京市建邺区教师进修学校任语文教研员;2003年,通过南京市教育局组织的干部公选,任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副校长;2012年,调任南京财经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回顾我的职业生涯,我想说:投身教育事业是我最美的遇见,当教师让我遇见了学生的真情,做教研员让我遇见了研究的魅力,任校长让我遇见了教育的理想。

第一节公开课

还记得师范刚毕业,作为新教师的我带着兴奋与忐忑到学校报到,校长看我是大专班毕业的,想让我承担学校师资紧缺的英语学科的教学。我急得直哭鼻子,经过坚持和争取,我终于回归热爱的语文学科,成为一名语文教师。

工作第一学期的一天,校长通知我过两天区教研员要来校听课,让我准备一下。我赶紧翻阅语文书,在近期要上的课文里选定了叶圣陶先生的那篇《记金华的双龙洞》。叶老的这篇游记,语言文字朴素,真实可感,叙述顺序清晰,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双龙洞外洞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课后作业要求背诵“游孔隙”一段。现在想来,我在备课时对作业的关注成了这节课的一个小亮点。“孔隙”一段是作者写得最生动的,但篇幅还是挺长的,怎么能帮助学生完成这项背诵呢?分层背诵是个好方法。我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课堂上一字不落地背了下来。学生们在惊讶之余,一起热烈讨论背诵这段的好方法,向老师发起挑战。分层、画简笔示意图……,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热情高涨。今天想来,这节课,师生情感交融,在学习美文中通过品读文字感悟美景,学习游记的表达技巧,丰富语言积累,确实上出了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流畅、简实的课堂受到了教研员的肯定,年轻的我教学自信得到了激励。

在后来的成长之路上,我又上过一些公开课,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1999年,我调入区教师进修学校,成为一名教研员,研究领域从自己一个人的课堂拓展到一个区域更多语文老师的课堂,在一次次的教研中不断探索与实践着语文教学的真谛。

书,带我们去远方

多年语文教学的经历,让我做了校长后,仍有浓浓的语文情怀。在不同的学校,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我始终坚持,推动阅读是不变的首要工程。

朱永新教授指出,没有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专业阅读,就无法造就真正的教师。我以教师读书会为抓手,定期组织教师开展读书交流。读书让教师涤荡了心灵,改变了思维方式,生成了教育智慧。有了對阅读的共识,在推进学生阅读时教师就有了方向。在南京财大附小,每个学生都拥有6本阅读护照,每本上都有推荐阅读书目——老师精选15本,学生自选5本以上。通过读书报告的分享、教师的激励、同伴的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激发,真正开始享受阅读。

学校读书节的主题是我拟定的——“书,带我们去远方”。我告诉孩子们,这句诗意的话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人生苦短,我们不可能踏遍世界的角角落落,更不可能穿越历史与未来,但读书可以让我们神游四海、遍览古今,一册在手,便可获得一个精神的小宇宙;二是通过读书,我们获得了知识,学会了思考,拥有了解决问题的力量,从而可以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快、更远。每一年的读书节开幕式我必会到场讲话;读书节闭幕,读书明星和书香班级的奖品我也总想着换花样:书籍、书蛋糕、学校吉祥物玩偶、文具盲盒……最忘不了那年读书节上,我给书香班级捧来一本本“书蛋糕”时学生们惊喜的眼神,以至于后来学校读书之星和书香班级的评选成为学生们非常在意、津津乐道的一件事。

如今,学校图书馆自助借阅系统便捷,开放式阅读让校园角角落落都是阅读的好地方,学生们静静阅读的照片被征集来装扮着校园。从童话、诗歌、小说等有主题的文学阅读引领,到全学科大阅读,各学科老师都参与到课外阅读推广中来,推荐和本学科有关的阅读书目,大大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小体验走向大世界

南京财大附小的体验教育研究起步于德育活动,逐渐转向课堂、课程,直至今天建构了体验性学习场。这样的坚守源自我们对体验教育的价值认识。

什么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参与的体验学习,而不是知识信息的被动接受,才能让学生的认知产生深刻的变化,进而获得成长。所以,我们坚持尽可能地提供学生自主选择、参与体验的活动课程,在每一个体验的机会里,让他们获得个性成长。学校有固定的节日活动——读书节、科信节、体育节、艺术节等;有坚持了十余年的少年军校活动;有儿童银行、青苹果超市等校内体验基地,提供了多样的岗位供学生体验,让学生了解社会,担当责任。

学校有数量众多的学生社团,从文学、艺术到科技、体育,再到舞台表演、家政生活,四十余个社团供学生自主选择,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提倡学校音乐、美术、体育课在期末评分时增设一个加分项,提供一张观赏画展、观看运动赛事、欣赏音乐会的票根便可加分。小学教育就是种子教育,在学生心里播下一颗颗爱与责任、兴趣与钻研的种子,总有一天它们会破土而出。

一个暑假,我和儿子去欧洲旅游,在法国卢浮宫参观时看到一位老师带着一队学生来参观。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前,因为游客众多,我们只能远远地看上一眼,却有老师带着学生在离画作最近的地方开展教学。没有学生嬉戏打闹,他们以舒展的姿态席地而坐,静静听老师介绍。发达国家的博物馆众多,并且已成为学生学习的好资源,日本针对儿童的展览还会准备具有很强互动体验感的项目、参观手册。由此我想到,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也有很多博物馆,但家长很少带孩子去;即便去,也缺乏对孩子的指导。于是,2018年,我们开发了“虎踞龙盘话金陵”博物馆校本课程,通过挖掘文化名城南京丰富的博物馆资源,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索发现的学习方式,了解家乡文化,增强文化认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爬明城墙,寻迹六朝博物馆,造访江宁织造博物馆,参观民国总统府,在历史的长河里徜徉,在老师的引导下合作完成学习探究任务,获得丰富而生动的体验。

(仲岚岚,南京财经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210003)

责任编辑:杨孝如

猜你喜欢
读书节教研员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沐浴书香,喜迎新年
做慧眼识珠的教研员
苦练内功强素质 务实求精促发展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以创新思维指导开展图书馆读书节活动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