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也有“修辞学”

2021-12-15 00:51周振芳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32期
关键词:拟人比喻师生

写文章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方法,能使文章增添不少色彩。把这些修辞手法运用于教学,同样能优化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巧妙比喻

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运用比喻的方法,可让一些“道理”伴随形象驻进学生的心田,发挥积极的效用。如,教学复韵母“ɑi、ei、ui”时,一位老师用“滑滑梯”做比喻,对学生说:“嘴巴滑动,像滑滑梯一样。”听老师这样一说,学生头脑中出现滑滑梯的形象,迫不及待地玩起了“滑滑梯”游戏,由一个音“滑”向另一个音,读出了复韵母的音程。再如,阅读题中常会出现划出符合某种要求的句子的题,“划出打比方的句子”“划出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划出表示紧张心情的句子”等。学生做“划句子”练习出现的常见问题是划得不够精准,不是多划了,就是少划了,反映出思维严密性的欠缺。如何引导学生精准划线?一位老师运用比喻的方法:“这划线如同乘坐公共汽车,哪个站上去,哪个站下来,心里可要有数哦。”“有的学生,人家都已经下车了,他还坐在车上,结果坐过了头。”“当然也有学生,还没到达目的地,半路上就下来了。”学生听后笑了起来,明白了老师比喻背后的用意,以后遇到此类题目,头脑中就会出现乘坐汽车的情景,划线准确率自然提高了不少。

适当夸张

夸张有利于突出细节特征,一些易错字可以用此方法示范给学生看,如“壑”的书写,一位老师板书了半块黑板大小,以夸张的手法让学生看清楚字的笔画组成,把字形牢牢记在心里。有时不把整个字放大,而把字的某个局部放大,如“冒”上面不是“曰”,但看上去像“曰”,因为两横与下框靠得比较近。书写的时候可以把里面两横写得特别短些,以示与“曰”字区别开来。“尴尬”的部首不是“九”,而是“尢”,也可以用夸大的方法让“断开”部分得以凸显。除了字形上的夸张,还有速度上的“夸张”,如“a、o、e、b、p、m、f”等字母,板书时可以以极慢的速度书写,把行笔线路交代清楚,让学生不仅看到书写字母的结果,也看清写字母的过程。“夸张”手法有时还可以为课堂增添一些情趣。于永正老师有一次上课,请一学生上台回答问题,学生从最后一排走到讲台,只说了一个句子,于老师打趣道:“千里迢迢上来,就说了这么一句话,代价太大了!”听老师这样一说,学生开心地笑了。这样的语言智慧,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给了学生很多的启发。

模拟借代

修辞学上还有借代的修辞手法,不讲某人,而用人的特征代替其人,这样的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教学中,也可以运用动作、手势或是约定好的某一说法、名称代替相关要求,让教学过程更为流畅,师生互动更为默契。如,教学内容是“原地往前跳”,教师讲解动作要领,进行动作示范后进入学生练习的环节。教师说:“高人。”学生伸手往上,尽力展开身体。教师再说:“矮人。”这时,学生身体下蹲,两臂尽量往后伸。教师接着说:“超人。”此时,学生用力往前跳。在这里,教师用“高人”“矮人”“超人”代替相关动作要求,以形象代替说教,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会,且兴致极高——谁不想成为无所不能的“超人”呢?

巧用拟人

把一事一物当作人看待,赋予一事一物以生命,这在修辞学上叫作拟人。拟人的比喻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给课堂教学涂抹童话般的色彩。如,拼音中的“ü字变化歌”:“小ü见了jqx,摘下帽子笑嘻嘻。小ü见了jqx,去掉两点还读ü。jqx,真淘气,从不和u在一起。”“er歌”:“er,er,er,真淘气,不跟声母在一起,只跟声调做游戏,独自注音就可以。”再如字母b、p的教学,师:“b大哥有个大肚子,p二哥有个大脑袋。”书写时老师说:“把b大哥安全送回家。”配合着课件,学生看清楚了该字母在四线格中的位置。特级教师钱梦龙在谈到教学风格时说,教学风格有两种:一种是硬风格,一种是软风格。他还说,小学生更适合软风格。在笔者看来,具有“软风格”的老师是一位长大的儿童,他们有一颗童心,他们富于想象,善于用拟人化的方法,他们与孩子的心靠得很近。在他们眼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一切都可以交流和對话。“生字宝宝”“太阳公公”“喜鹊姐姐”,一听就让人觉得可爱。“浪花不仅带来了海螺、贝壳,还带来了两个生字。”经老师这样一说,眼前的生字似乎就有了生命,可以与之交流和对话。

智慧设问

只问不答叫反问,有(自)问有(自)答叫设问。课堂上也可以来些有问有答的“设问”,而且不由教师包办“问答”,让“问”与“答”发生在师生之间,以更好地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如:

师:“金,金,什么音?”

生:“金,金,前鼻音。”

师:“金,金,怎么写?”

生:“金,金,这样写。”

师:“一笔——”

生:“撇。”

师:“二笔——”

生:“捺。”

师:“三笔——”

生:“横。”

…………

这师生一问一答的“设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这类“设问”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提问,它是一种呼应,一种感应,是心有灵犀,是心心相印。它更侧重于形式,经过反复使用形成了固定的方式,有利于师生间默契的达成。一节课中,若能设计几处这样的设问,不仅能有效地组织起课堂教学,有时还能掀起小小的教学高潮。

课堂教学是师生智慧互动的过程,常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课堂上的“修辞手法”无疑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实施的需要,不时加一点富有创意的做法,以此来点缀课堂,修饰和美化课堂,让教学这篇“文章”文采飞扬,吸引学生愿读爱读,百读不厌。

(周振芳,常熟市教师发展中心,215500)

责任编辑:贾凌燕

猜你喜欢
拟人比喻师生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拟人手法真多情
买椟dú还珠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麻辣师生
学习用拟人的方法
比喻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