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甜瓜蔓枯病的识别与防治方法

2021-12-16 07:47朱文革王胜军雷雄浩曾学军杨绍丽
湖北植保 2021年6期
关键词:西甜瓜子叶分生孢子

朱文革 王胜军 雷雄浩 曾学军 蔡 翔 杨绍丽*

(1.武汉市蔡甸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湖北武汉 430199;2.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湖北武汉 430065)

蔓枯病,又称茎腐病、黑斑病、黑腐病、褐斑病等,是西瓜、甜瓜上最重要真菌病害之一。其病原菌为Stagonosporopsisspp.,包含S.cucurbitacearum、S.citrull和S.caricae三种病原菌,这三种病原菌在培养形态上无明显差异,均能危害大多数葫芦科植物,包括西瓜、甜瓜、黄瓜、葫芦、南瓜等。近年来,武汉市蔡甸区西甜瓜种植面积稳步扩大,蔓枯病也呈现日益严重的趋势,在一般西甜瓜田块发病株率为15%~25%,严重时高达60%以上,病害流行时会出现大量死藤,减产达30%~50%,严重影响到西甜瓜产业发展。本文依据近年来的研究与实践经验概述了西甜瓜蔓枯病的症状识别、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以期为武汉地区的西甜瓜蔓枯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 症状识别

蔓枯病在西甜瓜的整个生育期地上部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蔓,重时还侵染果实,全生育期都可发生。其发生期集中在植株生长的中后期,一般从孕蕾期时便逐渐表现出症状,在开花以及挂果后症状明显加剧。

1.1 幼苗受害

幼苗染病极易死亡,多在子叶分叉处发病,初呈水浸状,后变褐坏死并缢缩,病部产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子叶受害,病斑初呈水渍状小点,逐渐扩大为黄褐色或青灰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斑,不久扩展至整个子叶,引起子叶枯死。但苗期蔓枯病往往发病率较低,可提早补苗,造成损失较小。

1.2 叶片受害

蔓枯病害在甜瓜上以茎蔓受害最重,而在西瓜上则以叶受害最重。发病初期,叶片边缘会出现水渍状的小型病斑,后期逐渐发展为直径1~2cm,具有同心轮纹的不规则圆斑或以“V”形病斑的形式蔓延至叶片中部,老病斑逐渐干枯后呈星状破裂,其表面散生黑色点状分生孢子器(图1、2)。

图1 西瓜蔓枯病叶部症状

图2 甜瓜蔓枯病叶部症状

1.3 茎蔓受害

植株茎蔓开裂处或伤口部易被蔓枯病菌侵染,初期呈现水渍状病斑,病斑可沿茎蔓表皮扩展,后期病斑呈油渍状,表皮裂痕有琥珀色胶状物流出,干燥时胶状物变为赤褐色,病斑上出现无数个针头大小的黑色点状分生孢子器。蔓枯病发生严重时亦可导致果实发病,病斑一般出现在果实近地面,初期为水渍状小点,不久变为暗褐色,中央部位呈褐色枯死状,而后内部木栓化,表皮呈星状开裂,严重时可导致果实腐烂,腐烂表皮密生黑色点状分生孢子器(图3、4)。蔓枯病与枯萎病的区别是发病较慢,病斑处有黑色点状分生孢子器,不危害维管束,全株不枯死。

图3 西瓜蔓枯病茎部症状

图4 甜瓜蔓枯病茎部症状

1.4 瓜果受害

瓜果染病初形成不定形水浸状褐色坏死小斑,迅速发展成近圆形灰褐色水浸状坏死大斑,随病害发展病瓜腐烂,最后在病斑表面产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

2 病害循环

蔓枯病菌一般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的形式随病残体越冬。依环境湿度不同,可存活3~8个月。待第二年条件合适时,病原菌可随雨水、灌溉水及病土传播,可从叶部气孔、水孔或茎部伤口进行初侵染,在产生分生孢子后借由雨水、灌溉水迅速扩散,进行再侵染。另外,亦有种子带菌的报道,带菌率一般为5%~30%,病菌存活时间可达18个月以上。种子带菌则在播种后引起子叶和嫩茎发病。

温度和湿度是造成蔓枯病流行的主要因素。该病在10~34 ℃的温度范围内均可发病,温度越高病斑蔓延的速度越快。而在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 %时,蔓枯病的发生率激增。因此,在高温多雨的年份,蔓枯病发病快,流行广。另外,田间管理也会影响蔓枯病的发生,温室和大棚栽培条件下,种植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缺肥和生长势较弱,都可导致蔓枯病发病重,发展快。

3 防治方法

3.1 种子处理

由于蔓枯病菌可由种子携带,因此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可有效预防蔓枯病的发生。具体操作为:采用20 %三环·多菌灵悬浮剂100倍液或50 %甲基硫菌灵500倍液浸种0.5~1小时,晾干后直播,可有效控制幼苗发病。或采用2.5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 mL对水2 mL后加入125 g种子搅拌均匀,晾干后再播种对蔓枯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3.2 农业防治

瓜苗定植时应避免茎秆紧贴地膜,并用土压实,减少发病。气候变化时,应及时调节棚内温湿度。苗期温度保持在22~25 ℃,伸蔓期温度保持在25~28 ℃,结瓜期温度保持在30~35 ℃。遇到湿度大于80 %时,应加大通风力度,降低棚内湿度。

蔓枯病发生频繁的田块提倡与非瓜类作物进行3~4年以上轮作。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优质复合肥,切勿偏施氮肥。田间管理应采用深沟高畦栽培,忌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可在座瓜后适当追肥,防止植株早衰。另外,应及时清理严重病株,以防扩大传播。

3.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持续防治的理念。移栽前可用8000 UI/mL枯草芽孢杆菌水剂或1000亿芽孢/g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根30 min,移栽时则用100亿孢子/g哈茨木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上8000 UI/mL枯草芽孢杆菌水剂或1000亿芽孢/g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灌根,每株150~200 mL。花期时,可用8000 UI/mL枯草芽孢杆菌水剂或100亿芽孢/g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施叶面。注意生物制剂不可与杀菌剂混合施用。

3.4 药剂防治

化学防治强调早防早治,多在高温时观察瓜田,以便及时发现病株。移栽前3 d可用50 %多菌灵悬浮剂50倍液喷雾,带药移栽。苗期四叶龄前用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200倍液,或75 %敌磺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发病初期可选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或50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喷雾,严重时可采用30 %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00~150倍液或25 %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涂抹病部。各药剂可交替使用。

猜你喜欢
西甜瓜子叶分生孢子
陕西渭南蒲城县:拓展宣传路径 擦亮西甜瓜品牌
锦绣大地瓜飘香
鸡 妈 妈
暗色丝孢菌中国一新记录属
白僵菌Bb38菌株小米培养基与SDAY培养基培养耐热性状差异研究
戴照义:心系万千瓜农,义满天下人间
黄花蒿离体再生体系优化研究
甜瓜红心脆和早皇后再生体系的建立
茄子遗传转化植株再生体系的优化
83增抗剂防治西甜瓜两种病害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