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

2021-12-16 12:14贾宇恒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小九善念鸟儿

贾宇恒

“啾——啾——啾——”几声清脆的鸟鸣。坐在院子里的我抬起头。“小九?小九!”我惊喜地呼喊,小鸟拍打着翅膀,一双澄澈如水的眼睛紧盯着我。我沉醉在清脆的鸟鸣里,思绪缓缓飘向了一年之前……(开头先声夺人。小鸟为何名为“小九”?又何以对“我”一往情深?文章开头的这些描写正是为了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那是一个微风吹拂的九月。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淘气地以踢球的脚法踢着从树墙上剪下的枝叶,欣赏它们从高处飘落的姿态。“啾——啾——啾——”几声脆弱的鸟鸣飞到耳畔(照应开头),声音显得焦急和无奈。循着声音的来处,我低头寻找,终于发现了一只小鸟……

它躺在树墙的下面,右侧翅膀上的几根羽毛拧在一起,其中的一条腿蹭破了一块皮。看见我,它想要振翅飞离,但是受伤的翅膀,似乎已经成为飞翔的累赘。我小心翼翼地将它托起,感觉到它的心跳就像电流,每一下都从我的手心贯穿我的全身(感觉描写细腻传神。善良的本性、对生命的同情,这是“我”成长的基础)。

回到家,我将小鸟放在书桌上的一个小垫子上。妈妈拿来了纱布,我拿来了清水,滴入几滴酒精,为它清洗伤口。“啾——啾——啾——”鸟鸣声似乎比上次多了一些希望,它好像强忍着痛,让我放心治疗……

两周的治疗,一个受伤的生命有了希望。我亲切地唤它小九(为什么取名“小九”?应当交代一下原因)。喂食,清理鸟粪,查阅鸟儿习性(这一句的顺序应调整,只有先了解习性,再喂食等等才合理)……我从一个被照顾的孩子,逐渐学会了照顾其他生命(从“被照顾”到“照顾其他生命”,这是一个关键的成长点)。

那天的生物课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鸟儿有感情吗?”我一下就想到小九,连日来,它好像离不开我了,每天都会用清脆的鸣叫声欢迎我回家。我想:鸟儿一定是有感情的……(深刻体会到了万物有情,这又是一种心灵的成长)

第二年,小九长得更加壮实了。我把它转移到阳台上的竹笼里。它在笼子里盘旋(盘旋一词不恰当,那该需要多大的鸟笼),一停下来就会看向窗外,看着窗外的天空和太阳(此处最好添上一句“对笼外的世界满含向往”,为下面的情节作铺垫)。

一天,我正伏案读书,忽听得“啾——啾——啾——”一阵鸟鸣,我扭头看向阳台,看见一只大鸟披着金黄色的羽毛,尖尖的蓝色的喙上衔着一只大青虫。我想:一定是小九的妈妈来给小九喂食了!

这样的场景又出现了几次。每当大鸟离开,小九就冲着我拍打翅膀,似在哀求:“放我出去吧,我要找妈妈。”看着窗外的太阳和天空,我想那里才是它应该去的地方!此刻,小九的叫声不再动听,而是充满凄惶。我毅然决然地打开窗子,又徐徐打开鸟笼,依依不舍地对小九说:“飞吧,飞到你要去的地方!”小九回头看了我一眼,似乎不敢相信,又似乎有所不舍。我鼓励它:“飞吧,飞到有太阳的地方!飞到有光的地方!”(最好再加一句:“飞到你真正的家”。这部分是故事的高潮。小鸟完成了身体上的成长,“我”则完成了精神上的成长。共同的成长让“我”作出了可贵的抉择,让小鸟重获自由的天空)

这个周末,我在院子里看书,小九回来看我了!站在竹竿上的小九,让我陷入沉思:地球是一个村子,人禽都是近邻(最好再添上一句:“而且可以成为最好的朋友”)。

低下头,看到书上的一行文字:当你心存善念,善待身边的生命,意味着你已经长大(卒章显志,巧妙地借用书上看到的一句话点明主题:善待生命,是“成长”的重要特征)。

这是一则有关“成长”的故事。成长,有身体的成长,有心灵的成长;有学识的成长,有能力的成长;有情感的成长,有意志的成长……这篇习作讲述了一位少年救助了一只受伤的小鸟,在小鸟伤好后又将其放归大自然的故事,表现了少年情感、理念方面的“成长”。文章运用倒叙的方法,先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再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小鸟与我同成长”的内涵;结尾呼应开头,借助心理描寫和“书上的文字”彰显了人类应当心存善念、关爱生命的主题。文章结构安排合理,描写细腻生动,主题有时代感,而且除结尾外,基本都是靠记叙描写传达意旨,无强加的议论——这是一篇优秀记叙文所必备的特质。作为高一新生,展现出了比较高的写作水准。

当然,这篇习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故事内容不是很新鲜,描写中还存在一些疏漏,遣词造句略显粗糙;在情节设计上,在故事开端可以设计一些细节或通过心理描写适当对“我”欲扬先抑,这样可以更好地突出“我”的“成长”,也使故事更有波澜。

猜你喜欢
小九善念鸟儿
是真的不想理, 你说气不气
善念,亲切如友
花脚蚊
让内心充满善念
做一个常持善念的人
鸟儿排排站
回声
阿赋和他的狗
小九
嘘——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