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奋其力自得其美

2021-12-16 01:50丁勇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语句审题教学活动

丁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对学生而言,更是如此。随着招生考试制度的变革与深化,语文教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写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教师难以找到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和策略,“无奈、少招、轻教、低效”的现象很常见。如何有效提升作文教学的质效,笔者基于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从批改角度,提出了讲求“短、平、快”的“自评互改”式作文批改法教学策略。

一、“冷宫”中的“贵族”教学活动再认识

经常听说“最能考查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及能力的莫过于作文”,结合近年来中、高考语文考查的特点及变化趋势,特别是一度热议的“八省联考”的试卷结构和题型特点来看,这话实不为过。众所周知,写作,包含对学生基本的语言积累、语言表达运用的能力、叙事及论证思维等多方面的考查。现实中,一个能读、会说、善写的学生,是多么令人羡慕,而善写,似乎就是最高境界。回到教学活动中看,作文教学,在系统而又板块繁多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其涉及面广,对师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极高,“含金量”不啻为第一。把它比作“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贵族,并不为过。

然而,现实中这一“贵族”,令很多教师“高山仰止”,望而却步,闻而生畏。教师的全方位写作指导、精批细改、面聊反馈,每一次写作周期,前后持续多日,但总是收效甚微,努力难见成效,精力耗费太多,教师近乎“无计可施”;学生“被动受训”,但“无话可说”,写作就像“海绵里的水”,全靠“挤”。为了应付每一次考试,教师只能从“技”的层面要求学生强行入轨,结果是千文一面,千篇一律。然而,这也只能让普通的学生简单应付眼前的小考小测,无法从容应对高规格严规范的联考统测。长此以往,作文教学终被打入“冷宫”,岂不悲哉。

二、尴尬的“精批细改”式作文批改法再剖析

传统教育理念认为,作业批改,只能是教师的事,如果下放给学生,似乎就是教师的失职,教师是在“偷懒”。在作文批改方面,也难逃这种窠臼。尽管的教师在批改方面绞尽脑汁,以期寻得简便、易行、有效的批改方法和策略。但残酷的现实束缚着教师,教师一直在“精批细改”的园囿中四处碰壁。

一名语文老师承担一个或两个班级的教学任务,班机学生少则50人,多则上百人。老师把作文收上来后,习惯性地对每一篇学生作文慢慢批阅,圈点勾画,找错字、修病句、润词句、看结构、品素材、写评语等,快则3天,慢则可能要5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一次作文批改。不得不说,这一传统的作文批阅形式,确实有其好处,老师以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代价,对班级全体学生的写作情况有细致的了解。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这一批阅方式,也存在明显的缺陷,概括讲就是周期太长,教师精疲力尽,谈文色变;学生全程“无我”,被动受训。具体地说:一、时效性不高,作文写完,到作文批阅完,反馈到学生手里,耗时近一周,时效性大打折扣;二、反馈讲评环节浮于表层,重点不突出,不深不透,教师很容易出现草草处理,抓紧结束的做法,毕竟每天都有新的教学任务,不得已,老师或主动或被动地把一些共性的问题、浅层次的问题简单说一说,而文章的素材选择、审题立意、篇章布局等,只能谈得很少,甚至避而不谈。对于学生而言,从上交到反馈,周期之长,长到对自己的作文写了什么,为何那样写,写得怎么样,全然陌生化,没有新奇感。最终,学生收获的可能就是干巴巴的分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

三、“自评互改”式批改法的实施策略

鉴于“精批细改”的作文批改法所处的尴尬境地,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大胆尝试一种“短、评、快”的“自评互改”式作文批改法,让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受训”转为“主动自训”,同时也能把老师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作文教学研究。

所谓的“短、评、快”的“自评互改”作文批阅,即:短,缩短学生完成写作和结果反馈之间的时长,及时批阅,缩短写作和反馈的周期;平:点对点平面式地自评互改,是学生之间或小组内部的自评互改;快:节奏快,是把工作下放给学生,结合“作文评价标准”,通过几个简便、明确的环节,有序组织,把以往几天要做的工作浓缩在同一时段或一节课中,让学生“自评+互改”,完成作文批改,不拖泥带水,追求作文批改的“温度感”和时效性。

具体来说,就是:作文收上来,老师从考试角度,快速给每篇作文打一个等级(假设满分60分,A:52分以上;B:45分—50分;C:45分以下),在第二天,抽出一节课时间,分三个环节点评反馈。其一,学生自评+生生互评(10分钟)。老师提前列出互评的要求,小到字词书写,大到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等,再让学生画出文中写得比较好的语句,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的语句,富有哲理的语句,承上启下的语句等等,最后引导学生写出旁批和总评。其二,交流展示(15分钟)。学生把自己在批改其他同学作文过程中发现的亮点读给大家听,并附带优点和不足方面的点评。其三,老师点评(15分钟)。老师针对学生展示的情況,选出不同等级、不同水平的作文,进行点评。重点放在审题立意、素材选择、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这种批改策略,环节合理,任务明确,师生互动实实在在,真正做到了“短、平、快”。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莱辛说:“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获得真理的能力,那我宁可要获得真理的能力。”笔者提出这一作文批改法,或许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学生,获得方法,能够发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并努力避免,同时学习借鉴同学作文的优点和长处,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教师,教为不教,很好地调动了作为写作主体的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其写作思维,形成学生主动的作文自训机制。坚持下去,作文教学的质效必将得到明显提升。

猜你喜欢
语句审题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基本算法语句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