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红色经典与大学生思想构建

2021-12-16 08:50王丽邹征玉
阅读时代 2021年12期
关键词:红色课程学生

王丽 邹征玉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高校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等要素都在创新和变化。但在高校选修课程的选择上,现阶段学生实用主义倾向比较突出,印证了大学教育中过度专业化和商业化的问题。学生更热衷选择像公务员考试、计算机软件编程等工具性质较强的课程,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技能,解决未来工作生活中可能会面临的难题。一些文史哲类人文学科和经典书籍的阅读,逐渐变成非主流,甚至边缘化。狭隘的专业化诉求,导致学生有知识无思想,有文凭没文化,专业领域的知识不能顺畅转化为思想和能力。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育的使命是为学生“立心”,不能为学生立心,怎能为天地立心?从媒体转型到高校几年,我一直在思考这三个问题:“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培养我国未来的新闻人才,首要在于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信仰追求,拥有家国情怀和新闻理想。媒体人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学生时代就要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而阅读经典则是克服上述弊端的直接途径之一。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为什么要读经典》这部书中提到:“经典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容易将时下的兴趣降格为一种背景的噪音。”“只有具有伟大心灵作者的作品,才特别值得你去倾听”。经典给予大学生超越专业的思想源泉,提供人类高层次的精神养分。

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可以纯粹读书的时间且越来越少,更别提思想的建构。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钱理群在和学生的交谈中,经常讨论到一个或许是更为根本的问题,就是“价值理想重建,信仰重建”的问题。很多青少年都为自己信仰的缺失,生活失去目标,人生动力不足而感到困惑。

人才培养需要重视对学生价值理想和信仰的建构,阅读经典中的“红色经典”可以达成目标。红色经典是中华优秀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教材。由于红色经典与学生之间的代际鸿沟,他们在课余缺乏主动性阅读,传统红色经典课程对学生吸引力也不够。假如有一门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新颖独特,呈现方式生动活泼,且搭载积淀丰厚的经典内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吗?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开设《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课程,创新沉浸式“走读红色经典”,把课堂搬到了嘉兴红船旁、陈望道旧居和洪湖水岸边!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鸿召教授在陈望道旧居与大学生共读《共产党宣言》,中央广播电视台著名播音员杨波在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前领读《狼牙山五壮士》,经典名篇《可爱的中国》被同学们以情景剧的方式呈现在方志敏烈士陵园。就这样,在铿锵诵读声中红色文化活化起来。

“沉浸式”是一个热词,多指因为“在场”或“在线”有强烈代入感,可以触发内心情感的体验。而在这门课程合作教学体验之后,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马梅教授说:“这是一种现场教学和情境教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它将书面的和历史的、理论的内容和鲜活的现场相结合,使知识学习变成一个生成的流动的过程,使思政教育变成一个生命体验的旅程,使价值观养成变成一个情感浸润和回到历史现场的寻根历程,从而使教育从单向传播成为双向的走进。”

在沉浸式学习的地理地标地如何呈现红色经典内容?首先,在红色标志地点阅读经典有穿越时间的力量,可以瓦解时间带给青少年对内容和人物的疏离感。红色经典多为那段难以忘怀的历史回溯,结合遗迹,大量的实景细节让今天青年得以重新回望,那些在政治课上死记硬背的东西,如何被无数先辈当作毕生的理想信念去奋斗和牺牲。再听韩英扮演者马娅琴在瞿家湾现场演唱《洪湖水浪打浪》,那些曾在课本上反复出现的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形象鲜活出现在眼前。其次,阅读经典可以构建思想,培根也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红色经典经历战火和鲜血的淬炼,可“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学习阅读红色经典,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也在慢慢改变心中的小我,在心中开始探讨人生更多价值可能性。当再读到遍地哀鸿满城血之时,可以有一念以救苍生的信仰,而非穷则独善其身的狭隘。红色经典既是过去的留影,现实的关照,更有对未来的预判,给予人信心与支持。红色经典文献《共产党宣言》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预判——无产者联合起来,挣脱锁链后将获得的是整个世界。百年前,也正是这种对未来的美好预判,才让中文译者陈望道先生蘸着墨汁吃粽子也甘心说甜。

红色经典课程开课前,许多同学也对这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经典阅读课程提出过质疑。谁知道是不是说的好听,走马观花一日游就算上完课了?成效和初心能相符吗?在此特阐明此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创新点是如何确保教学效果,并以最终实践结果加以证明。教学设计与创新点有三方面:一是“沉浸式”,以走读的形式重新设计学习体验。这种走读并非漫游,而是确定好目标,做好充足准备,每一位同学在走读前对相关历史都做了研习;二是“合作式”,集体有意义有目标的阅读实践合作。学生与老师自由组合形成一个阅读与传播实践小隊,一个灵活的有机体,进行多维度多形式的内容输出,实现“1+1>2”的教学效果。这种合作突破传统课堂中老师与学生的单边关系,形式有名家导读、师生共读、校际合读、大学生领读,实现不同领域专家、高校学子、中小学生与红色经典文本多边对话关系的建立;三是“探究式”,深入讲述红色经典历史背景、审美价值和传播意义,辅之红色经典文本的深度阅读。在教学内容中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不仅关注知识点本身,更是考虑到知识上面是什么,学科之外是什么,学生能从课程当中带走的,长期的能为其成长奠基的是什么。譬如课程在洪湖的教学,学生记住的不仅是灰檐白墙内陈列的一场场战役的图片,而是懂得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建设年代,亦或是我们的和平年代,正是有着无数优秀的洪湖儿女,洪湖精神才能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而这也正是走读红色经典的意义所在。

走读红色经典类别之一“相约乡读”,大手拉小手,前往孝昌、随州、红安,与渴望阅读的乡村小学生进行互动学习,一起阅读红色经典,传承优秀文化,延伸社会服务功能,让红色文脉薪火相传。同时课程赛教结合,以赛促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在学习中创新,生成自我学习成果。学生作品喜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二等奖。

《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开设两个学期后,从课程形式到内容不断升级,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抢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党史学习教育官微、官网等多家媒体予以宣传肯定。《名家导读红色经典》教材入选教育部2021年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

平顶山学院张宇航同学说:“飞鸿传书、睹物思人,革命先烈也是普普通通的血肉之躯,可他们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颗赤诚的心。这种走读的课堂形式深深触动了我们的灵魂!”华中师范大学温绮雯同学认为:“红色经典形成于具体历史语境,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始终相契合,是永不褪色的文化资源。肩负重担的媒体新闻人,理应用更加积极的姿态推进红色经典的传播发展。作为未来新闻人的我们,也应该学会开拓创新,脚踏实地深入每一处红色学习基地,并与各大媒体联合,形成传播矩阵,使更多人接收到红色文化的熏陶,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红色精神永放光芒!”

电视台演播厅里全体师生朗诵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文:“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在激昂的声浪中,革命年代的热情与信念在学生心中传导,红色文化悄然根植于青年学子心中。

(作者王丽系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邹征玉系华中师范大学学生)责编:王晓静

猜你喜欢
红色课程学生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赶不走的学生
追忆红色浪漫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生写话
自行车的发明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