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法在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1-12-17 11:09镡秋彧罗童勋田野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合格率医务人员合格

镡秋彧,罗童勋,田野

1.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医务部,广东深圳 518000;2.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医务科,广东深圳 518000;3.南方科技大学医院信息科,广东深圳 518000

危急值也被称之为警告值或紧急值,在临床上特指危及患者生命或严重影响生理机能的检验检查结果[1];从治疗的角度来看,如果医生无法准确获得危急值信息,很容易出现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的事件发生[1-3]。基于其重要性,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中,将危急值的管理认定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核心举措之一[4]。同时,该文件也明确提出医院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危急值的管理制度及具体工作流程[5-7]。PDCA循环管理则是被应用于多个领域的一种先进管理理念,对于质量的持续改进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8]。为了能够做好危急值管理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进而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该院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危急值管理中,对比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于2017年1月开始建立危急值信息预警平台,在危急值管理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拟通过统计学比较的形式,探讨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的危急值管理处置合格率和医务人员危急值知晓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建立危急值信息预警平台并在危急值管理中实施常规管理。

1.2.2 观察组 (1)计划(Plan)。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的相关内容及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详细制订住院及急诊患者的危急值报告和操作流程,明确界定关于病理、内镜、超声、影像及心功能等检验检查项目的危急值、警戒值和报告范围。同时成立PDCA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质控办、医务科、护理部和评审办等人员组成,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及小组内部讨论的形式,从危急值管理流程、人员和制度3个环节着手,找出可能影响危急值报告和登记的风险因素。在流程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点:①报告时的表达不确切;②接到报告时未在第一时间登记危急值。人员方面的影响因素有以下4点:①记录工作不全面或存在随意性;②相关人员对于危急值的管理督查工作不到位;③没有详细掌握关于危急值报告的具体流程;④对危急值的管理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制度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①制度建立的时间较短,不够完善;②监察工作不到位。经对上述问题的综合分析,PDCA循环管理小组认为人员因素是影响危急值管理工作持续质量改进的关键因素,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文献资料,制订了以下方针:①评审办在院内周会上反复强调关于危急值管理的重要性,以提升相关人员对于危急值管理的主观重视程度;②在医院内部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关于危急值的报告制度和具体流程,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并纳入考核;③将科主任或护士长列为科室危急值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统筹科室全局工作。

(2)实施(Do)。为保证计划阶段的改进措施能够具体落实,PDCA管理小组制订了以下方针:①通过专题会议的形式,强调危急值管理的意义和必要性,并通过书面文件让医务人员详细掌握危急值管理不规范的潜在风险。②PDCA管理小组成员深入到各个科室,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关于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操作流程,并要求医技科将危急值的报告流程上墙,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每1名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具体内容。③以科室为单位,明确科室内每1名人员在危急值报告管理中承担的职责,简述如下:护理人员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给主治医师,医生根据危急值给予相应的干预方针,并详细记录;其次,对危急值记录的内容进行精确限定,包括时间、患者基本信息、报告时间等。④重视细节,在进行危急值报告登记工作时,必须保证字迹清晰,仔细核对记录内容,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内容的真实性。

(3)检查(Check)。医务科作为管理部门以月为时间单位,对每个科室既往1个月的危急值管理情况进行追踪检查,分别对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的危急值记录信息进行比较,同时采用抽样调查的形式,对有危急值记录的病历资料就医护人员的危急值管理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并在科室内部工部调查结果。

(4)处理(Action)。重点加强或改善在上一个管理循环中表现较差或改进不理想的项目,并分享不同科室的处理方针,以便于各个科室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以借鉴和处理,由此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时间段的危急值管理处置合格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6年发生危急值2 020例,不合格例数350例,合格率为82.67%;2017年发生危急值2 111例,不合格数262例,合格率87.59%;2018年发生危急值2 338例,不合格数53例,合格率97.73%;2019年发生危急值2 482例,不合格数53例,合格率97.86%;2017—2019年的合格率较2016年均显著提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危急值管理处置合格率对比

3 讨论

PDCA循环管理法是一种先进的管理形式,通过联系紧凑的4个步骤循环,可起到显著的持续质量改进效果,目前也被应用于临床管理和医护工作中[9-13]。在危急值管理中,PDCA循环管理通过小组讨论和文献资料的查阅,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查找影响危急值管理效率的不利因素,包括流程、制度和人员3个大环节,这也是PDCA的初步计划阶段[14-16];其次,在实施阶段重点从提升医务人员的认知水平层面着手,辅以流程和制度的干预,通过分清主次、有步骤地开展,最大程度地提升医务人员对于危急值的主观重视水平[17-19]。相对于其他管理方针而言,PDCA循环管理的又一优势体现在“Check”和“Action”两个环节,即在不断的管理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20-23],然后开启下一个循环,经过时间的累积让相关管理工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满足了时间积累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关键因素[22-23]。研究最终结果显示:2016年发生危急值2 020例,不合格例数350例,合格率为82.67%;2017年发生危急值2 111例,不合格数262例,合格率87.59%;2018年发生危急值2 338例,不合格数53例,合格率97.73%,2019年发生危急值2 482例,不合格数53例,合格率97.86%。2017—2019年度危急值管理合格率均明显高于2016年度的(P<0.05)。这与吕虹等[8]在相关研究中所得出的结论相一致。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一点,一般情况下相关管理工作按照步骤依次进行,若遇到特殊情况,比如在执行时若发现不合理或者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情况时,须跳过“C”直接进行干预处理,以保证后续相关工作能够持续进行。

综上所述,危急值管理的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医院规避医疗风险的能力,从而能够将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最大化,以更好地履行自身的社会职能。PDCA循环管理则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将其应用于危急值管理中,能够充分贴合持续质量改进的需求和标准,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助力,该方案经过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对比,值得借鉴并推广。

猜你喜欢
合格率医务人员合格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我是合格的小会计
做合格党员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