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2021-12-17 19:17宋昀地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农业

宋昀地

摘要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等影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我国人口众多,是一个农业大国,气象对农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据统计,我国经济损失中,气候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科学的气象服务能为种植户提供准确和及时的气象信息,帮助农民有效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深入讨论了基层气象服务在农村防灾减灾系统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气象工作在基层农业方向上的应用水平,减少经济损失,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基层气象服务;农业;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8–0066–02

Application of Grass-roots Meteorological Service in Agricultur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SONG Yun-di (Heishan County Meteo-rological Bureau, Jinzhou, Liaoning 121000)

Abstract Most areas of China belong to temperate continental monsoon climate. Affected by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topographic factors, the climate types are complex and diverse. China has a large population. China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Meteorology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in China's economic losses, the annual losses caused by climate disasters account for 70% of the total losses of natural disasters. Scientif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can provide accurate and timely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for growers and help farmers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This paper deep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grass-roots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in rur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syste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level of meteorological work in grass-roots agriculture, reduce economic loss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Key words Grass roots meteorological service; Agricultur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现象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气条件,農民没有足够的抗灾能力,天气条件比较差可能导致产量下降,严重时颗粒无收。为了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发展造成的影响,有针对性地研究气象服务,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农村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影响

气候条件及其变化对农业生产成本和投资会产生重大影响。在防灾减灾过程中,大多数农村地区的防灾减灾能力不足,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很多农村基础设施不发达,灾害管理能力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与科学管理。在管理运行中,受技术、经济、体制等条件的限制,农业基础设施脆弱。

(2)部分农民防灾意识薄弱,发生自然灾害时的自救和救灾能力有限。近年来,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加上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农民文化水平有限,科技意识普遍不强,防灾抗灾意识薄弱。许多农民无法提前做好防灾准备,对政府救济产生依赖心理。在生产生活中,很多农民很少主动防灾减灾,存有侥幸心理,缺乏主动自救意识及灾后恢复能力。

(3)农业应急保障机制薄弱。农业保险起步较晚,尚未建立灾后救助机制。大部分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没有专门的灾情检测和灾后培训、指导,在气象灾害发生前,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不够重视气象,在监测和预防方面也面临着很大挑战。

2 气象条件对农业农民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很久以来都有“靠天吃饭”的说法。在当前形势下,尽管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重要性,但农业防灾减灾避灾能力极其薄弱。而一些地区,如四川省洪雅县瓦屋山镇,由于持续降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地表径流附近的稻田收成很少。

台风、暴雨、大风、低温、高温、干旱、雷电、霜冻等气象灾害天气都有可能给农业带来损失,受气象灾害影响导致农业减产事件不计其数。有经验的农民可以通过云的变化来判断天气,但当气象灾害发生时,农民抵抗风险的能力依然较弱,农民靠天吃饭的困局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因此,气象服务应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3 防灾减灾中气象服务的应用

3.1 气象预警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系统中的运用最重要的是气象预警,加强防灾减灾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是预警。天气预警是农业气象实践的中心方向,也是气象服务最重要的工作方向。目前,除天气预报外,基本建立了综合气象观测自动化系统,数据采集基本实现自动化,气象卫星是天气预测和灾害监测的有效手段。“风云三号口”气象卫星成功发射,与其他“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组网。数字天气预报数据更新时限由发射前的6 h增加到4 h,其中90%以上的数据更新时间为2 h,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

3.2 气象信息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民不能及时有效地接收到气象信息,基层气象部门通过建立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平台,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等多种显示形式,有效地解决了气象信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通过使用农村大喇叭、电子信息屏、微信、微博、新媒体等多渠道信息发布手段,使得气象信息在短时间内覆盖绝大多数人,推动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指导作用

加强农村防灾减灾工作建设,国家正在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防灾减灾实质上也是为现代农业服务,即利用气象服务指导农业生产。利用气象服务指导农业生产,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气条件、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以及不同作物的不同需求,开展精细化气象服务。

4 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应用的措施

4.1 加强对气象研究的支持

基层气象台站必须充分认识到气象观测的重要性,重点关注农村地区的气候变化监测,研发相应的气象监测技术。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气象研究的支持。为了预测未来天气变化和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农民需要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目前,许多基层气象服务面临的问题是专业人员短缺、分配困难和资金问题。基层气象服务部门应加强气象与农林等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以专业技能为基础,提高防灾减灾措施的有效性。

4.2 增强气象部门的专业性

各部门相关气象信息专业人员和服务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業务水平,及时跟进国内外先进预报技术,使预测数据变得更加准确,提供有效数据。此外,相关部门可定期举办培训活动,增加技术和设备的投入,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预防和预警的能力,增强气象灾害检测和预测的能力。

4.3 加大气象科普的宣传

基层气象台站气象科普宣传目前也在向公众宣传气象知识,使其能够更加有效面对灾害,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可通过互联网宣传相关知识,加深农户对“红色”和“橙色”预警等基础气象知识的理解,明确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此外,还可以通过下乡展览、发放气象信息海报和手册、微信等,与农户进行“一对一”交流,提高农民的农业防灾减灾意识,有效地发挥气象灾害防护作用。

4.4 加大基层农业气象科研力度

准确、超前的气候趋势预测能为农民选种和播种适宜期预报以及制订农业防灾减灾对策提供有利的决策依据。基层气象部门应做好中期趋势、短期预报预警工作,并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重点区域的风险评估及预测。加强对暴雨、干旱、地温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措施的研究,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防御对策。

气象工作对农业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要加强气象条件建设,优化相关资源,提升气象人员工作水平,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探索经验,充分发挥农业在气象服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加强观测站建设,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预报体系,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应对体系,积极推动农业气象系统的发展,预防和减少气象灾害。

5 结束语

面对频发的极端气候与自然灾害,气象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完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提高气象部门对极端天气的监测能力、预报水平,增强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加强基层体系建设 注重公众科普宣传 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J].中国减灾,2013(9):30-33.

[2] 石姣姣,彭亮.气象科技服务现代农业新模式及其特点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15):240,243.

[3] 顾品强.突出气象科普宣传 提升气象服务“三农”能力和水平[J].上海农业科技,2013(3):9,11.

责任编辑:黄艳飞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张北“未来农业”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防灾减灾科普要从孩子抓起
我国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人工影响天气在防御气象灾害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科学
设施农业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