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2-21 14:42蔡婧蓉
河南教育·高教 2021年11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蔡婧蓉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兼职辅导员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生力军。2009年以来,厦门大学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形成了三大特色,并处于“三重关系”中,具有“三种角色”,发挥着“三大作用”。本研究针对厦门大学兼职辅导员聘任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三大对策。

关键词: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问题;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多次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的中坚力量,是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兼职辅导员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兼职辅导员作为联结大学生与党政、团支部工作者之间的桥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加强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提升高校学生思想工作质量的关键一步和重要保证。

2009年,厦门大学开始试行《厦门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试行)》(厦大学〔2009〕47号),把兼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落到实处。

笔者对2009年以来厦门大学选聘及任用兼职辅导员的整体情况进行梳理,并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了解兼职辅导员上岗工作的基本情况,一方面,试图发掘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阶段性特色成果,肯定角色价值;另一方面,试图找出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厦门大学兼职辅导员选聘及任用现状

厦门大学自2009年实施兼职辅导员的聘任及上岗工作。截至2020年12月底,学校共聘用兼职辅导员1450人,聘用单位涉及近30个学院,聘用人数呈两段式发展趋势。第一阶段在2009年至2014年,整體呈增长态势:兼职辅导员的聘用人数逐年增加;第二阶段在2015年至2020年,2015年和2016年小幅度回落后,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从录用兼职辅导员的院系来看,2012年以前,文科类院系的录用人数明显高于理工科类院系;从2013年开始,理工科类院系录用人数则高于文科类院系。从兼职辅导员的身份来看,2009年至2019年间,聘任的辅导员主要是学生、教职工、党政人员等。其中,任聘人数以学生居多,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均为推荐免试攻读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但并非所有的兼职辅导员都从用人学院内部聘任,聘任具有兼职辅导员所属单位与用人单位不一致的情况。笔者主要以学生兼职辅导员队伍来探索厦门大学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二、厦门大学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阶段性特色成果与意义

根据2009年至2020年厦门大学兼职辅导员聘任情况的统计数据,综合各方反馈,笔者发现,厦门大学的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形成了三大阶段性的特色。

(一)合理增聘,科学优聘,大胆跨聘

从2009年至2020年厦门大学聘任兼职辅导员的总数来看,学校对兼职辅导员的聘用人数并不是一味增加、毫无控制。2009年,厦门大学首次招聘并任用兼职辅导员。经过一年的实践及经验积累,学校开始合理配置人数,不断满足逐年增长的招生人数。2015年,兼职辅导员与学生人数比例严格按照1∶200配备,实现“用”与“管”的合理配置。

2009年至2020年间,厦门大学的兼职辅导员聘任不断实现科学优聘,合理保持对文科院系管理人才的投入,不断重视并加强理工科院系管理人才的配备。学校在聘任中始终把学生利益放在首位,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

在兼职辅导员的聘任中,学校打破“本院本生”聘任模式,实现“跨院跨系”的人才互动机制,加强人才交流,促进全校人才资源共享。文、理、工科各院系培养的学生虽然在专业知识、思维逻辑、为人处事等方面有所区别,但知识是相通的,管理亦是共融的。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人才各有优势,一个学院聘任来自其他院系的兼职辅导员,可以取长补短,实现管理效率的最大化。

(二)专兼协作,两肩共挑,教学相长

厦门大学兼职辅导员的上岗工作秉承“学徒制”原则,即一名专职辅导员配备一名兼职辅导员。在专兼协作的过程中,对于专职辅导员来说,兼职辅导员分流了专职辅导员大量烦琐的学生事务,缓解了专职辅导员学生工作的压力,使专职辅导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课题或学术研究;对于兼职辅导员来说,大量的学生事务成为他们了解学生工作基本情况、积累基层学生事务工作经验的契机。

兼职辅导员一肩挑学习,一肩学辅导;专职辅导员一肩挑辅导,一肩专科研。两两双肩挑,共同促进自我教育与学生教育。对于兼职辅导员来说,一方面,作为学生,要努力学习,完成学业;另一方面,要认真工作,积累经验。对于专职辅导员来说,一方面,作为管理者,要辅导、引领兼职辅导员的工作;另一方面,作为教师,要投入学术科研,攻坚克难,二者均在教与学中相互促进。

(三)桥梁嫁接,储纳人才,扩大队伍

兼职辅导员的任用使得高校学生工作更加便捷顺利地开展。作为拥有双重身份的兼职辅导员,学生身份使之能够更加快速和便捷地将学生事务工作传达到学生群体中,而学生群体中的各种问题及情况,也能通过兼职辅导员更加及时准确地反馈给管理者,从而实现双向积极的沟通。

从学校选取大量兼职辅导员,使自我教育成才的学生成为自我管理的教师,可避免人才外流,储备可靠可信可用的人才资源,扩大辅导员队伍,提高学生工作质量。

三、厦门大学兼职辅导员的角色价值

厦门大学兼职辅导员的角色价值主要体现在“三重关系”“三大作用”“三种角色”之中。

(一)学生的身份与教师的职责

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者。而厦门大学兼职辅导员以在校学生为主,他们既是学生,也担负着辅导员的部分职责。双重身份决定了他们起着自我教育与教育学生的双重作用。

(二)兼职的身份与专业的责任

厦门大学兼职辅导员实行坐班上岗的管理制度,每周3~4个半天的值班时间。在岗期间,他们需配合专职辅导员或者独立完成各类专项工作,如学术科创、志愿服务、文体活动、宣传等。他们在兼职中发挥专长,锻炼技能,而管理者从中不断发现人才,扩大队伍。

(三)学生的联结与学校的桥梁

学生与辅导员的双重身份是兼职辅导员做好上传下达工作的优势。他们在积极联结学生的同时,搭建学生与管理者之间信息传达的桥梁,构建了上下畅通的沟通机制。

厦门大学兼职辅导员的“三重关系”“三大作用”决定了其扮演着信息传达者、沟通者及教育者的“三种角色”。

四、厦门大学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兼职辅导员管理的失衡

1.“跨院、跨学科”人员配置的单一性

从厦门大学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2009年至2020年间,各学院兼职辅导员的聘任大体上以本院师生为主,跨院、跨学科聘任呈逐步增长的趋势。“跨院、跨学科”人员聘任的最大特色就是将各院系培养的具有各类学科优势的学生优化配置,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显现出专项工作人才培养技能的单一性,部分兼职辅导员仅完成专项的工作,可以说,“专项专人负责”模式培养出来的只是具有单一性技能的兼职辅导员人才,而非综合性人才。

2.“学徒制”培养模式的被动性

兼职辅导员的培养模式是“学徒制”,即一名专职辅导员配备一名兼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的工作大部分是协助性质的工作。笔者在访谈中发现,大部分兼职辅导员与专职辅导员相处的模式是“听从吩咐”,兼职辅导员主动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工作方法相对较少,主动性不足,缺乏教育职责意识。

(二)兼职辅导员身份的窘境

1.双重角色的错位,两边不是“人”

以学生群体为主的兼职辅导员并不能真正成为学生群体的“意见领袖”,“领头羊”实际上沦为“沉默的羔羊”。究其原因,一方面,大部分兼职辅导员做着一般学生助理的工作,跑腿送材料、打印文件、张贴海报等,这与一般学生助理并无差异;另一方面,在学生群体中,兼职辅导员的身份似乎又成为学生与其真心沟通的隔阂,虽说同为学生,但似乎有着另一重“临时教职工”的外衣,就很难与其他学生无话不谈了。笔者在访谈中发现,一部分学生会称呼兼职辅导员为“老师”,但在兼职辅导员自身看来,这种称呼带着戏谑、调侃的意味。

2.“跨院、跨级”的落差,吃力不讨好

有相當一部分兼职辅导员跨院聘任,并且有些兼职辅导员所带的班、所处的年级与自身所处的年级不对称。兼职辅导员一般为大四保研本科生或研究生,他们在择业、实习与保研期间与低年级本科生或者高年级研究生的接触处于“真空期”,从而产生与院级和年级的接触隔阂,这也是兼职辅导员带班、下班的频次少甚至没有的重要原因之一。“离乡背井”与“越级管理”,使兼职辅导员的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3.学习与工作的交错,一心难二用

访谈对象普遍反映,兼职辅导员常常面临课业繁重与兼辅工作琐碎的双重困境。虽然聘任的兼职辅导员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但是他们在协调处理学业与工作时仍显经验不足。原本对兼职辅导员的工作要求是每周3~4个半天坐班,不同学院有不同的要求。除此之外,还有不定期的专项工作。“坐班制”会与学生自身课业学习时间安排产生冲突。聘任的兼职辅导员大部分是大四保研本科生与研究生一、二年级学生,他们既忙于撰写毕业论文、调研课题,又面临课程压力。因此,他们在原本就琐碎的兼职辅导员工作中难以面面俱到、亲力亲为。

五、解决兼职辅导员队伍问题的对策

针对厦门大学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症结,笔者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结合学校实际特点,提出三大对策。

第一,继续发扬“跨院、跨学科”的聘任模式,实现各类人才的互动,在尊重学科优势的基础上,调动兼职辅导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对兼职辅导员综合能力的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保证这支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各院系在选拔及聘任兼职辅导员时,应充分发现各院青年学生的优势及特长,在尊重学科人才优势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委以其他工作,以锻炼兼职辅导员的各项业务技能;在安排工作时,应改变“事事吩咐,差遣交代”的方式,转向“适度引导,大胆放手”,并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各类创新工作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充分尊重兼职辅导员的身份,善于发挥兼职辅导员双重身份的优势,积极培养学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兼职辅导员教人育人前更应该先把自己这个“人”做好,树立榜样,真正发挥兼职辅导员的双重身份优势。对于专职辅导员来说,一方面,大部分兼职辅导员既是同事,也是学生,要充分尊重兼职辅导员的身份,积极沟通,营造和谐融洽的同事关系,让兼职辅导员有归属感;另一方面,要让兼职辅导员言行一致,在学生群体中树立一定的威望,正确引导兼职辅导员既要把握好教职工的身份,“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也要做好学生“意见领袖”的角色,真正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

第三,合理规范兼职辅导员上岗工作机制,打破“坐班制”,小范围试行“自由兼职辅导员”制度,“因院、因人、因时制宜”,推动兼职辅导员队伍的长效机制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兼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更要全面贯彻这种精神要义,做到“因院、因人、因时制宜”。

在面临学业与工作的冲突时,大部分兼职辅导员很难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并且他们通常会舍弃兼职辅导员的工作,把重心放在学业上。如何提高兼职辅导员平衡学业与工作压力的能力,需要从机制做起,打破“坐班制”,小范围放大兼职辅导员流动性的特质,实行自由职业者特质的兼职辅导员制。自由兼职辅导员,即不坐班,不打卡,灵活安排时间,定量完成工作,定期汇报工作,及时反馈问题,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择优奖励。对不同学院、不同人才在不同时期进行试点尝试,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经验。只有建设并完善高质量高素质的兼职辅导员队伍,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贯彻落实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及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统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引反响[EB/OL].(2016-12-10).http://news.ifeng.com/

a/20161210/50395238_0.shtml.

[2]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教师慰问信精神[EB/OL].(2013-

09-13).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

8/201309/t20130913_157398.html.

[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http://news.qq.com/a/2016

1208/033976.htm.

[4]习近平: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续写新光荣[EB/OL].

(2013-06-21).http://cpc.people.com.cn/n/2013/

0621/c64094-21919731.html.

责编:红 茶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