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儿童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

2021-12-23 14:44青先友
健康之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残疾儿童福利心理健康

青先友

儿童福利机构独特的服务对象和工作环境决定其工作的特殊性。工作人员在保障儿童安全和最大利益的同时,身心也承受着巨大压力。如果不及时对这些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会形成更大的“心结”,甚至影响到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

1做好工作人员心理疏导工作的必要性

儿童福利机构的服务对象是弃婴、弃童、孤儿等残疾儿童,以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等,其中绝大部分是重病重残的残疾儿童。工作人员长期面对这样的儿童,服务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短时间内成效不明显,因此在工作中的获得感、成就感往往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会对工作缺乏热情,对工作的满意度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进而出现紧张、焦虑、敏感、抑郁、失眠等负性心理问题。所以,为了缓解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做好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工作,能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聪明才智、奉献精神,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工作,为孤弃儿童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2如何做好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

2.1 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

儿童福利机构要做到以人为本,理解和关心工作人员,能够换位思考问题,与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其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的难题。与此同时,儿童福利机构要主动建立、健全工作人员评估体系,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效进行点评,使其获得较强的荣誉感和获得感。运用优胜劣汰的模式,营造一种竞争的工作氛围,促使工作人员时刻保持积极状态,不断学习和发展。

2.2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工作管理中,充分运用“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面对工作负荷大的夜班,残疾儿童数量多、残疾率重时,适当增加工作人员,加强团队协作,使超负荷工作的现状得到及时改善。根据工作人员的能力、工作强度及资历等合理调配工作人员,注意新、老员工搭配,尝试适合福利机构的弹性工作制度,在排班上尽量做到满足工作人员的要求,体现人文关怀。

2.3 提高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境能持久影响整个工作人员的精神活动及情绪状态。机构可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 “心理健康”讲座,定期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可开展个别心理辅导。机构还可定期组织开展团建活动,通过运动和游戏等方式,以增强凝聚力、舒缓压力。作为工作人员自身,在日常的工作之余,要加强心理训练,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对心理压力的调节能力。一旦在工作、生活中受挫折,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时,能及时应用所学心理健康知识进行自我调节。如对有些心理问题感到无能为力时,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

2.4 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

一是领导关怀、同事支持必不可少。如领导应多主动关心工作人员的工作与生活,经常沟通交流,了解工作人员的内心世界,掌握他们的喜怒哀乐变化的原因,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妥善处理工作、学习、家庭之间的关系。二是社会各界在关爱福利机构孤残儿童的同时,更要理解、支持与肯定默默无闻爱心奉献的工作人员。因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让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感到被关心、被理解、被尊重,从而真正体会到工作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3结论

对于那些失去父母和亲人的孤残儿童,他们的生命很脆弱,渴望被爱。为了使得儿童福利机构更好地承担起关爱孤残儿童的使命,作为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人员,平时要关心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使其正确认识自身价值,从而在平凡的岗位中融入真情、奉献愛心。

猜你喜欢
残疾儿童福利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给这些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宝鸡对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农村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保障的问题与对策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少水平低
清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