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氟中毒的分类及诊疗措施分析

2021-12-23 17:15申红梅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氟化物中毒诊断

申红梅

摘要:氟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氟中毒分无机氟化物和有机氟化物中毒两类。通常所称氟中毒一般指无机氟化物中毒,有机氟化物中毒则主要有氟鼠酮中毒。本文分析了氟化物中毒对猪场的影响,分析了造成猪出现氟化物中毒的常见几种情况,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氟化物;中毒;诊断

我国是世界上养猪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养猪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全国拥有规模大大小小的养猪场数以万计,养猪是很多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但是在养殖过程中有很多突发情况,都会给猪场带来巨大损失,比如中毒,可以对整個猪群造成比较大的伤害,严重者引发猪的死亡,造成的损失更为巨大。氟化物中毒在很多地方较为常见,常表现为慢性发病过程,也有少量急性发病病例,多数都是氟化物摄入身体过多造成。具体如何应对,本文论述如下。

1 无机氟化物中毒

猪的无机氟化物中毒,顾名思义就是猪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大量摄入了含有无机氟化物的物质而导致身体发生中毒的现象,自然界中很多物质都会含有氟化物,这些氟化物可以通过饲料或者是溶于水而被猪所食用,甚至是在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含氟颗粒,进而进入到猪的身体内部,造成猪出现急性或者慢性的中毒症状。其中比较急性的中毒情况,主要表现为猪出现呕吐腹泻,以及短时间内快速的死亡,这种情况在生产中相对较少,容易与其他中毒症状相混淆,所以要进行准确的诊断;慢性氟中毒这种情况最为常见,大多是猪场,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对猪群饲料品质或者水源检查不够科学完善认真,导致猪长时间、大量地摄入了超过身体正常承载力的无机氟化物而出现骨骼、牙齿黄斑发脆易损等为特征的中毒情况,而且一旦发作,往往是整个群体发作,且在某个地区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发病特点,因此要保持适当的关注。

1.1 病因

造成猪出现无机氟化物中毒的因素有很多,通常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水土中含有大量的氟化物,另一方面是周边存在生产氟化物的企业而造成污染,下面就对这两种情况分别进行具体阐述。

地方性高氟:我国地理幅员广阔,有着非常复杂的地质环境,比如有些地区曾经存在火山喷发导致该地区存在萤石、磷矿等,虽然是优秀的矿产资源,但其土壤中往往含氟量比较高,因此其周边的水源以及在土地上所生长的饲料作物也常常含有大量的氟化物,长期食用可以导致中毒。

工业氟污染:在含氟量比较高的地区,由于对矿产资源的相关性开发比如磷肥厂、钢铁厂、炼铝厂、陶瓷厂、玻璃厂、氟化物厂等相关企业,没有在生产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排放管理措施,导致其所排出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无机氟化物污染周边的农田、饲料、饮水,以及造成空气传播,特别是一些粉尘产生较多的企业,危害最为明显。

除上述两种情况外,在猪的饲养管理过程中长期使用没有经过脱氟处理的过磷酸钙进行饲料补充,也可导致本病发生。

1.2 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1) 主要症状:急性氟中毒临床症状较为明显,常常在大量食入无机氟化物半小时之后即可出现各种相应的症状,可以看到猪出现明显的厌食行为,并不停呕吐和腹泻,伴有强烈的腹痛,之后开始出现呼吸不畅,并逐渐窒息,四肢出现强直性痉挛,然后死亡。慢性氟中毒通常以群发性为主,猪多数有异食癖,包括啃食其它猪的猪毛、护栏、器具等,牙齿和骨骼较为松脆,存在不规则的黄色斑块,且年龄越大症状越明显。

2) 病理变化:急性氟中毒主要呈出血性胃肠炎病变;慢性氟中毒除牙齿的特殊变化外,以头骨、肋骨、挠骨、腕骨和掌骨变化显著,表面粗糙呈白奎样,肋骨松脆,肋软骨连接部常膨大,极易折断,骨膜充血。骨质增生和骨赘生长处的骨膜增厚、多孔。有的病例下领骨、骨盆和腰椎变形。

1.3 诊断要点

根据猪的骨骼、牙齿病理变化及其临床学症状、群发性发作等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要进一步确定致病源,则需要对周边的企业进行调查以及通过当地气象部门或环境管理部门获取本地水文环境资料,并应进行尿氟、饮水氟及骨氟含量的测定。

1.4 防治措施

本病治疗较困难,首先要停止摄入高氟饲料或饮水,并给予富含维生素的饲料及矿物质添加剂。

2 有机氟化物中毒

有机氟化物在生产中应用较多,过去主要有氟乙酰胺、氟乙酸钠及N-甲基-N-萘基氟乙酸盐(MNFA)等,这类药物药效非常明显,性质稳定,作用快速,使用方便,常用来做灭鼠灭虫剂,但容易导致大量的残留,其中如氟乙酞胺等已经被国家列为禁用药物,但市场上偶有出现,目前主要的含氟灭鼠药为氟鼠灵。这里对氟鼠灵中毒进行分析。

2.1 病因

氟鼠灵也称为氟鼠酮,白色针状结晶,无臭无味,化学性质稳定,几乎不溶于水,猪的耐受程度相对鼠类较高,但依然可以引发中毒,常见致死剂量为43.75mg/kg·bw。养猪场中鼠类活动猖獗,需要经常投放氟鼠酮等灭鼠剂,但也容易被迁移或者运动的猪所误食而引发中毒。

2.2 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1)主要症状:猪的中毒情况主要取决于猪误食氟鼠灵量的大小,临床症状差距较为明显。一般来说,如果猪只是误食少量的氟鼠灵,其发病时间较长,短则3d,长则7d,表现为采食量下降,不喜动弹,腹胀腹痛,结膜苍白,并有肌肉的震颤,随着病情的持续深入,开始出现神经中毒症状,比如转圈,或者四肢做划水状,体温没有明显异常,但可触摸到耳尖发凉,粪便中存在少量的血丝或血块,呼吸较为困难,并逐渐衰弱死亡[1]。如果猪误食了大量的氟鼠灵,在数小时之内即可发病,常为突然死亡,体内有大出血。

2)病理变化:一般情况下尸僵迅速,血液呈酱黑色;胃肠臌气,胃内充满难闻的液体和气体,胃底部潮红;肝、脾肿大,色深或淤血;心脏扩张、心肌变性,心内、外膜有出血斑点;脑软膜充血、出血;肝、肾淤血、肿大;胆囊壁增厚,胆汁黏稠;肺淤血和水肿,或有出血点;脑充血、出血。

2.3 诊断要点

依据临床症状不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还需要对饲料、水源以及血液、内脏等进行进一步检测。

2.4 防治措施

1)治疗措施:①及时使用VK1注射解毒,静脉、肌内注射0.5~1mg/kg,肌内注射时可配合使用适量的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稀释以减轻局部疼痛,分2~4次注射,首次注射为日量的一半,连续用药3~7d。若没有VK1注射液,亦可用乙二醇乙酸醋(醋精)100mL溶于500mL水中饮服或灌服;或用5%酒精和5%醋酸各2mL/kg·bw,内服;②痉挛严重者,肌内注射2.5%盐酸氯丙嗪注射液0.04~0.08mL/kg·bw;呼吸困难者,肌内注射25%尼可刹米1~4mL或12.5%氨茶碱2~4mL;脱水严重者,静脉注射0.9%的生理盐水200mL和10% VC 20mL。

2)预防措施:注意鼠药管理,特别是在农业发达的平原地区,因为粮食作物丰富,便于鼠类生长繁殖,这种地区的鼠患也往往较为严重,灭鼠药的使用更为频繁,要与使用者做好沟通,而养猪场鼠药使用频率也较高,一定要定点投放,做好管理,防止猪误食。

3)诊疗注意事项:①诊断时,注意与士的宁、有机磷和铅中毒相鉴别;②治疗时,尽量不要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

3 结语

氟化物中毒在养猪生产中并不少见,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农药和鼠药只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原因,当地的水文环境条件和周边环境污染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因此对于养猪场来说,规划建设之前选址极为重要,在场址确定之前一定要首先勘察周边的土壤及水质是否含有氟元素超标的情况,另外周边是否存在化工厂等污染源,以及提醒养猪场周边居民在进行药物使用的时候尽量控制使用的规范性,这是预防本病发生的重要预防措施。同时氟化物中毒与很多疾病有诸多类似之处,一定要注意进行鉴别诊断,另外进行治疗处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药物的使用频率以及使用浓度,可以尝试几种不同的方法交替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艳民.家畜有机氟中毒的发病机理、症状与诊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4(7):192.

猜你喜欢
氟化物中毒诊断
大阪地下水有机氟化物超标110倍
中毒
宫斗剧重度中毒
天哪!我中毒了!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西游记》中毒记
国内主要生产厂砖茶中氟化物含量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