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与综合防治

2021-12-23 17:15李淑芬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奶牛防治措施

李淑芬

摘要:奶牛养殖是我国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奶牛的健康状态则直接影响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在奶牛养殖中,产后瘫痪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奶牛养殖的发展。明确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疾病预防与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介绍了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与诊断、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几方面,以期为预防和治疗该病发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奶牛;产后瘫痪;防治措施

我国是养殖大国,其中奶牛的养殖发展备受关注,截至2019年,我國的奶牛存栏量达到742万头,产奶量达到了3,201万t,较2018年分别增加了0.21%和0.04%[1]。随着奶牛规模化养殖的不断发展,对牛奶的需求量仍在不断增加,但高产奶牛出现产后瘫痪的情况仍然是影响养殖业经济利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奶牛产后瘫痪是多发于经产奶牛围产期的一种常见的营养性代谢紊乱疾病,又称为产乳热或者产后风,低血钙症还会增加奶牛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和子宫脱出等疾病的发生,对奶牛健康养殖带来极大难度。相关报道显示我国奶牛养殖中生产瘫痪的患病率为2.88%。部分养殖场的发病率甚至高达25%~30%。因此,了解奶牛产后瘫痪的疾病特征,合理防治对提高奶牛养殖效益十分重要。本文就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降低奶牛产后瘫痪发生提供参考。

1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

1.1 血钙浓度过低

奶牛产后瘫痪主要是由于血液中钙浓度过低引起的,怀孕母牛妊娠末期胎儿发育迅速,所需母体提供的钙量较大,并且胎儿占据母牛腹部空间,挤压肠道,影响母牛消化道对钙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其次,经产奶牛泌乳期的产奶量非常高,导致母牛体内大量的钙、磷经由乳汁流失,血钙浓度通常降低为原来水平的50%以下。此时机体需要大量的钙维持生长,但奶牛产后往往食欲下降,采食量降低,肠胃功能也大大减弱,导致钙元素的吸收量急剧减少,由于血钙浓度过低极易引起瘫痪。

1.2 钙元素的动员能力降低

母牛生产过后甲状旁腺等机能会出现减退,导致奶牛机体动员骨骼钙的能力下降,机体血钙降低后不能得到及时补充,低血钙症状得不到缓解。这也是造成奶牛产后瘫痪的因素之一。

1.3 饲养管理不当

经产奶牛在各产奶期所需营养水平的变化较大,特别是在产奶高峰期,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和调控还没有完全恢复,若此时饲料配比不当则很可能造成母牛血钙浓度降低。饲料中饲草的比重过大,则会影响机体对钙的吸收;饲料成分配比不当或者饲喂母牛高钙的饲料,钙、磷和VD的缺乏,均可造成母牛血钙浓度水平降低。此外,母牛分娩后自身营养代谢紊乱,分娩又耗费了大量的体力,这使得奶牛对钙等矿物质产生吸收障碍,很容易引起奶牛的产后瘫痪。

1.4 其他因素

经产奶牛的年龄越大,其发生产后瘫痪的几率也越高,这可能与高龄奶牛的消化、吸收能力以及钙转化的能力下降有关。奶牛产后经常会出现贫血等症状,造成脑部缺氧,从而影响正常的运动,造成瘫痪。

2 临床症状

产后瘫痪一般在奶牛产后6d内发生,病程由轻度到重度一般分为3个阶段,前期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摇头磨牙、乱动紧张、排便、排尿停止等。病情继续发展则表现为神经敏感,不停发出哞叫,食欲降低,四肢无力、站立困难,有些会出现麻痹症状,无其他身体异常,对发病奶牛进行血液检测,会出现低血钙症。发病后期,则会出现精神沉郁,反射功能下降,无法保持自身平衡等运动障碍、呼吸困难、口吐白沫等神经症状,最后患畜卧地不起,出现瘫痪症状[2]。

此外,患病母牛还会出现体温降低、四肢冰凉、心率下降等症状,进行颈静脉压迫发现不易鼓胀。由于患畜脑部缺氧,还会出现呼吸缓慢,瞳孔散大,对光的反射消失,意识下降、昏睡等昏迷症状。此时,患畜的肛门、胃肠道等器官出现松弛、麻痹等现象,容易继发瘤胃臌气等疾病,体温则维持在35~36℃。随病程发展,患畜心跳越来越微弱,最终死亡。

3 临床诊断

除了经产奶牛缺钙引起的产后瘫痪,其他一些因素如:奶牛酮病、低血钾、镁、外伤等也可能引起奶牛产后瘫痪。此外,若奶牛患有弓形虫病也会出现瘫痪症状。因此,对患畜进行专业的临床诊断、对症治疗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首先,奶牛酮病、低血钾症、低血镁以及外伤、寄生虫病与生产瘫痪的发病原因不同,但严重时均可导致患畜瘫痪。这时,就需要针对饲养管理、病理筛查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发病原因,确定病症。对患牛进行血清钙含量的测定,若在8mg/100mL(正常应在9~12mg/100mL之间)则可确诊为低血钙症。其次,奶牛酮病发病时一般不致瘫痪,重症者瘫痪前期则表现为极度兴奋。机械外伤感染则发病严重,局部刺激明显。低血钾、镁发病前则无明显症状。弓形虫病则表现为前期精神沉郁,挣扎站起时躯体前倾。最后,患不同病症奶牛的体温变化有所不同,患酮病时奶牛体温会有0.5~1.5℃的略微降低,通常基本保持不变。低血钾、镁症通常降低1~2℃。外伤感染和弓形虫一般会导致体温1~2℃的升高[3]。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加强饲养管理

合理设计饲养场地,增加奶牛运动量,充足阳关照射,以增加奶牛对钙、磷的吸收。改善妊娠期与干奶期奶牛的饲料配比,改善奶牛体质,注重粗饲料的比重。重点是加强机体对钙的吸收与转化,保持体内血钙平衡是关键。注意对奶牛分娩时的助产以及母牛的产后护理。

4.2 药物治疗

主要是快速补充体内血钙、血磷浓度。可以静脉滴注10%的葡萄糖酸钙、复方氨基比林、30%安乃近或者静脉滴注10%葡萄糖、碳酸氢钠、复合维生素。在用药时要注意钙制剂对血管的刺激,控制好注射速度。1次/d,用药3d。也可以使用中药方剂灌服治疗,常用的有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此外,乳房送风也是缓解产后瘫痪的有效措施,可以增加奶牛乳房内的压力,降低泌乳量,减少母牛体内钙磷的排出,乳房送风时应注意消毒清理工作,首先洗净乳房,用酒精消毒后再进行乳房送风,防止感染发生,造成其他继发疾病。

4.3 做好产后护理

母牛生产后机体各项机能还没有完全恢复,开始挤奶量不宜太高,注意观察母牛状况,适量挤奶。对于高龄奶牛和曾经患病的奶牛可以适量补充葡萄糖酸钙、磷酸二氢钠和碳酸氢钠,避免机体缺钙引起产后瘫痪发生。

5 结语

生产瘫痪是奶牛养殖中的常见病症,对奶牛的生长、繁殖等造成严重的危害。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搭配日粮,保证奶牛机体钙磷的平衡稳定,可以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养殖中密切关注奶牛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疑似患病的奶牛,应立即进行诊断,明确病症,对患畜及时进行对症治疗也可以有效降低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张明成.奶牛产后瘫痪预防控制[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7):117-118.

[2] 王丹.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20(3):121-122.

[3] 李树志.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20(10):108-109.

猜你喜欢
奶牛防治措施
小奶牛便签夹
奶牛印印印
奶牛吃草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奶牛的家》
美味奶牛
奶牛坐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