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与探索

2021-12-23 08:43熊朝丽,李星星,徐茂文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抗生素绿色

熊朝丽,李星星,徐茂文

摘要:微生态制剂以其绿色、安全、无药物残留等优点而在畜牧行业中作为一种替抗的无公害绿色添加剂被广泛重视和使用。本文概述了近几年微生态制剂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微生态制剂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并进行小结和展望。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抗生素;家禽生产;绿色

我国是家禽養殖大国,养殖规模逐年不断增加,在生产过程中添加抗生素的情况越来越普遍,随着抗生素长期广泛使用,家禽机体逐渐产生了免疫力下降、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等情况,使家禽产品中的兽药残留情况越来越严重。然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抗生素滥用和兽药残留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减抗和无抗养殖已成为家禽行业的发展趋势。当前,微生态制剂以其绿色、安全、无药物残留等优点在畜牧行业中已作为一种替抗的无公害绿色添加剂而被广泛重视和使用。

1 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是一种在饲料中添加或直接饲喂给动物的微生物或微生物及其培养物,能参与调节胃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刺激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效率的微生物制剂。按国际分类法将微生态制剂分为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合生元(synbiotics)、后生素(postbiotics),其中益生菌又称益生素,常用菌种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光合杆菌、双歧杆菌等多功能菌类;益生元是指一类益于体内益生菌生长繁殖,从而有利于宿主动物健康的功能性代谢产物,包括低聚糖类物质等;合生元又称全生素,是指利用宿主动物的益生菌和功能性代谢产物同时存在时,联合发挥作用的微生态制剂;后生素是指由活菌代谢活动分泌(代谢产物)或细胞死亡溶解后释放的可溶性因子,能够对宿主产生有益的影响。

2 微生态制剂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

2.1 提高生产性能

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在家禽胃肠道内分泌多种消化酶,合成B族维生素、VK、叶酸等供机体利用,同时增强肠道对Ca、P、Mg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增加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摄入,提高饲料转化率,进而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1]。曹阳等[2]选取3个不同比例的新型(降解霉菌毒素)微生态制剂饲喂蛋鸡。试验结果显示与饲喂基础日粮的蛋鸡相比,3个试验组蛋鸡的平均蛋重均显著提高(P<0.05),破蛋率和料蛋比均显著降低(P<0.05)。褚素乔等[3]在370日龄罗曼褐蛋鸡的基础日粮中添加0.1%益生菌微生态制剂(含多种酶类、有益菌及细菌代谢产物,活菌数≥1.3×109CFU/g),在试验后的第10天、20天、30天,产蛋率、蛋重均比饲喂基础日粮的蛋鸡有显著提高(P<0.05),料蛋比均有显著下降(P<0.05)。薛秀忠等[4]选取国内市场上常见的3种商品化肉鸡专用微生态制剂与基础日粮进行分组饲喂1日龄AA白羽肉仔鸡,30d后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品牌的微生态制剂饲喂,均比基础日粮饲喂的肉仔鸡能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P<0.05),降低料重比(P<0.05)。王恒毅等[5]在肉雏鸡的基础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菌及其发酵培养基、代谢产物)后,肉仔鸡存活率较饲喂基础日粮的肉雏鸡提高了0.2个百分点,鸡只平均重增加了0.14kg,料重比降低了0.06,经济收益增加了0.29元/只。

2.2 提高肉蛋品质

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家禽的肉蛋品质,畜禽肉质主要通过肉色、肉的嫩度、系水力等方面测定,禽蛋的品质主要通过蛋壳质量、蛋白品质、蛋黄品质等进行测定。孙得发等[6]研究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菌系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包被型植物乳杆菌、丁酸梭菌、抗菌肽等,≥2,000亿CFU/kg)对817小型商品肉鸡的肉质影响时发现,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组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饲喂基础日粮组(P<0.05),鸡肉嫩度方面也低于饲喂基础日粮组,但差异不显著。曹阳等[2]试验研究表明,添加新型(降解霉菌毒素)微生态制剂饲喂海兰褐蛋鸡较饲喂基础日粮的蛋鸡能显著提高蛋壳厚度和蛋黄比重(P<0.05)。褚素乔等[3]研究试验表明,与饲喂基础日粮的海兰褐蛋鸡相比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的益生菌微生态制剂饲喂的海兰褐蛋鸡的鸡蛋的蛋白高度、蛋黄颜色和蛋壳颜色均差异显著(P<0.05)。林萌萌等[7]研究显示,饮水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益生素饮水剂由高活性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葡萄糖等组成)的试验组蛋鸡比正常饮水的蛋鸡的生产性能、产蛋率和平均蛋重均显著提高(P<0.05),料蛋比和破蛋率明显下降(P<0.05);微生态制剂明显改善了试验组的蛋品质,哈氏单位提高了10%。鹿晓慧等[8]试验选取1,200羽蛋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日粮中添加0.1%微生态制剂(主要包含乳酸杆菌、芽孢杆菌及酵母细胞壁多糖,有效活菌数≥100亿CFU/g)饲喂,试验周期20d。结果表明,鸡蛋哈氏单位和蛋黄颜色在使用微生态制剂后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

2.3 提高机体免疫力

微生态制剂能够激发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分泌调节因子,增强免疫细胞吞噬能力,促进机体产生抗体和干扰素,分泌细胞因子,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1]。王国君等[9]试验表明,在1日龄“京红1号”蛋雏鸡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0g有效活菌为1×1010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屎肠球菌,42d后均较饲喂基础日粮的蛋雏鸡能有效提高ND、H5-Re4、H5-Re5、H9的抗体值。毛云飞等[10]研究在肉仔鸡的饮水中添加不同益生菌组合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分别抽样测定不同时间段鸡群盲肠内容物菌群的数量。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组与日常饮水组比较显著地增加了肠道内乳杆菌、肠球菌的数量,同时显著地降低了肠道内大肠杆菌的数量,增强了机体防御病菌侵袭的能力。孙得发等[6]选用商品肉鸡进行饲喂添加微生态制剂的研究,结果显示饲喂添加微生态制剂的鸡群较饲喂基础日粮的鸡群能够显著改善免疫指标(IgA、IgG、IgM)(P<0.05)。戴维等[11]研究发现罗曼蛋鸡饲粮中添加1.5%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含乳酸菌(≥2×108CFU/kg)、酵母菌(≥3×107CFU/kg))较基础日粮饲喂的蛋鸡的血清T-AOC含量提高了58.22%(P<0.05),添加3%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较基础日粮饲喂的蛋鸡的血清T-AOC含量提高了65.99%(P<0.05),MDA含量降低了14.88%(P<0.05)。鹿晓慧等[8]在300日龄的海兰褐蛋鸡的基础日粮中添加0.1%微生态制剂,20d后较饲喂基础日粮蛋鸡的禽流感(H7N9)的抗体效价显著提高1.3个滴度(log2X)(P<0.05),ND抗体效价提高0.6个滴度(log2X),但差异不显著。

2.4 改善舍内环境

微生态制剂可竞争性降低肠道内的腐败菌群,减少蛋白质转化成氨及胺,降低粪便及血液中氨的浓度,净化空气中的臭味。陆媛玥等[12]在蛋鸡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Q611-200(温包被乳酸菌<鸡源粪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有效活菌含量≥200亿CFU/g),与基础日粮组相比,试验组氨气浓度在试验第10天、15天、30天、50天分别降低15.85%、38.46%、50.15%、58.49%,减少粪便排出体外的致病菌,产生氨等有害气体,改善饲养舍内空气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韩玲等[13]研究表明,在罗曼褐日粮中添加复合微生物,可以有效降低鸡舍氨气浓度和硫化氢浓度。试验组鸡粪中氨气产生量较饲喂基础日粮的蛋鸡明显降低(P<0.01),微生态制剂等对鸡舍空气有净化作用。林萌萌等[7]在蛋鸡饮水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结果显示每日粪便排放量和粪便总排放量较正常饮水的蛋鸡均无显著差异,但饮水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组的单位增重粪便排放量有所降低。王恒毅等[5]将肉雏鸡饲喂微生态制剂,42d后肉仔鸡粪便氨气值为5ppm,较饲喂基础日粮肉仔鸡的7ppm降低了28%;饲喂5d后养殖人员每天通过感官感受综合评定鸡舍气味,鸡舍臭味较饲喂基础日粮的肉雏鸡鸡舍明显减少,蚊蝇数量也明显降低。

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菌种选择不合理

微生态制剂的分类多种多样,使用对象和目的也各不相同。实际生产中大多忽略种属性,而厂家宣传方式多种多样,造成很多使用者认识单一,认为含量高、类别多的就是好产品。然而,家禽消化道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不同种类和日龄对菌种的要求也不同,选择不当时效果会减弱,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了解菌种的性能和作用,选用合适的菌种添加饲喂不同日龄和种属的家禽。

3.2 产品存储易受污染

在养殖场由于饲养人员的知识水平较低、兽药房较窄或没有兽药房等条件限制,存在微生态制剂存储不规范、易受到污染等现象,致使较多的养殖场不能严格保证微生态制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使用时,随着制剂保存时间的延长,活菌数量也在不断减少,其减少速度因菌种和保存条件而异。在生产时,由于厌氧菌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死亡,为此有的厂家对产品进行了包被处理或采用真空包装,进而对购买者的保存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议养殖场户按规范存放和使用,尤其是一次未能用尽产品的最小包装的情况下严格按产品说明书做好保存且尽量避免污染,有条件的也可独立存放,均需在规定的时限内使用。

3.3 使用方式不合理

有效的活菌数是影响作用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产品中必须含有相当数量的活菌数才能达到效果,但添加过量有时会适得其反,而长期应用单一菌种会促使菌种退化,降低使用效果,造成饲料成本上升。部分养殖场因缺少对微生态制剂的相关知识,将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混合使用,致使有益菌数量降低,最终导致优势种群未能及时形成,难以发挥自身作用。由于微生态制剂是活菌,抗生素和化学合成的抗菌剂对其有杀灭作用,因此一般都禁止与之敏感的抗生素如磺胺类或化学类药物同时使用,在选择菌种时一般选择复合菌种,按规定剂量使用。

3.4 产品品质有待改进

在菌种选择时,现今多数生产企业运用分子生物学、辐射技术等先进技术对菌种进行系统化筛选或改良,而经改良后的菌种,大多具有抗药性,使实际生产中运用时不能充分发挥有效作用。在菌种搭配时,部分有益菌的搭配方式与比例不协调,存在部分家禽因服用微生态制剂后产生不良反应的现象。在使用时,很多饲喂全价饲料的养殖场,微生态制剂拌料使用有诸多不便,通常选用混水后通过饮水途径进行大群口服给药,但当下的微生态制剂溶解性较差,容易造成饮水时出现水线堵塞问题,对家禽生产带来不便。建议生产企业加大微生态制剂的研发投入,做好菌种间的搭配和临床试验反馈,养殖场尽量选择拌料使用,不适合拌料使用的养殖场建议每隔3d冲洗一次水线,防止将饮水乳头堵塞造成断水。

3.5 行业监管较难

由于微生态制剂在加工、运输、使用、存储时,极易受环境温度、酸碱度、溶氧等因素影响,加之部分生产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生产产品质量不达标,产品作用与所描述不符,造成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而现今微生态制剂的标准参差不一,标准的检测方法尚未完善,检测步骤与检测方法存在许多漏洞,使产品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而监管部门只通过外观识别说明书、标签等很难发现产品问题,进而给监管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建议加强微生态制剂检测标准的完善,强化监管人员识别假劣微生态制剂产品的培训和监管频次,加大销售和使用人员对有关知识的培训力度,积极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和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宣传,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4 小结与展望

当前,微生态制剂在家禽产业中的运用发展迅猛,在家禽体内主要通过生成一些特殊物质或调节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等方式促进机体生长发育,提升产品质量和机体免疫力,通过降低粪便及血液中氨的浓度来改善舍内环境等,在家禽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微生态制剂在机体内的作用原理机制还未明晰,菌种间的拮抗作用也比较复杂,菌种在机体内定植后对环境的长期影响还有待研究,希望随着科学研究在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和生化技术等方面的不断深入,相信能筛选出性质更稳定,功能更广泛和安全的微生态制劑,促进无抗养殖,成为家禽产业绿色健康养殖的重要助力。

参考文献:

[1] 蒋磊,吕永平,刘敏.微生态制剂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6(5):32-35.

[2] 曹阳,辛瑞祥,王秀云,等.新型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J].家禽科学,2019(9):13-16.

[3] 褚素乔,谢艳华,张瑞华,等.益生菌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影响的研究[J].中国饲料,2019(23):58-60.

[4] 薛秀忠,迟宁.不同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J].动物生产,2019(2):47-48.

[5] 王恒毅,杨生明,马义国. 微生态制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粪便氨气值的影 响[J].家禽科学,2018(12):48-50.

[6] 孙得发,李超,郭志有.抗生素替代品在817小型商品肉鸡日粮中的应用研究[J].家禽科学,2020(12):18-22.

[7] 林萌萌,王永珍,王国琪.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畜牧兽医杂志,2019,38(2):13-19.

[8] 鹿晓慧,谢全喜,侯楠楠,等.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J].现代畜牧兽医,2021(6):53-55.

[9] 王国君,李文斌,向荣.不同微生态制剂对京红1号蛋雏鸡生长性能和抗体水平的影响[J].养殖与饲料,2020(3):17-20.

[10] 毛云飞,兰东晨,高旺.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肉仔鸡肠道菌群的影响[J].农家参谋,2020(6):125-128.

[11] 戴维,薛俊敬,班博,等.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J].饲料工业,2020,41(5):23-29.

[12] 陆媛玥,林莉,王巧红,等.微生态制剂Q611-200对蛋鸡生产性能和环境的影响[J].饲料博览,2020(11):87-88.

[13] 韩玲,马明颖,孟越,等.复合微生物制剂对蛋鸡舍内有害气体、养分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3):85-87.

猜你喜欢
微生态制剂抗生素绿色
微生态制剂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作用
血浆置换术联合口服微生态制剂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抗生素
追踪绿色的秘密
抗生素的使用宝典
抗生素不是坏同志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