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产品快速检疫检验技术的应用研究

2021-12-23 08:43赵元基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技术应用

赵元基

摘要: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会直接影響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为将安全的动物产品提供给广大民众,需通过检疫检验工作的开展,切实保证动物产品的品质。其中,快速检疫检验技术由于效率较高,目前在动物产品检疫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工作人员需明确各类检疫检验技术的适用范围与优缺点,科学应用于日常工作当中,切实提升动物产品的检疫检验水平。

关键词:动物产品;快速检疫;技术应用

注水肉、病害肉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严重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对肉类交易市场的稳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而通过应用快速检疫检验技术,能够准确发现不合格的动物产品,避免在市场中流通。因此,相关人员需充分重视动物产品快速检疫检验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动物产品检疫检验水平。

1 动物产品快速检疫检验技术

就现阶段而言,病死肉、变质肉、病害肉等依然存在于肉类产品市场交易当中,严重阻碍到肉类产品市场的发展。为保证动物产品检疫检验工作质量,工作人员不能够单单采取感官检查方式,还需要将更加高效、准确的检疫检验技术应用过来。

1.1 病死肉快速检验

具体来讲,由疾病导致死亡的肉类食品即为病死肉。在病死肉的判定过程中,可结合应用感官检查与理化检验方式,不需要对畜禽所患疾病种类进行判明。受疾病因素的影响,畜禽将会大量消耗体内的肌糖,相较于正常肉来讲,病死肉中只有较低的含糖量,存在着较高的pH值。因此,工作人员在判定过程中只需对动物产品的pH值进行测定即可[1]。

1.2 病害肉快速检验

和病死肉相比,病害肉具有更大的危害。由于病害肉中含有较多可致病的病原,容易向人类传播寄生虫、病毒类疾病,如布鲁氏菌病、禽流感疾病等。针对此类动物产品,在检验过程中可将特定的检测试剂应用过来,这样不仅检验准确性得到保证,操作便捷性也可得到增强。

1.3 黄疸肉和黄脂肉快速检验

单从感官层面而言,黄疸肉和黄脂肉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但却有着本质性的差异。前者指的是中毒性、传染性疾病等感染到动物,影响到动物的胆囊功能,出现胆汁排泄障碍症状,导致向血液中分泌大量的胆红素,进而造成组织黄变问题。后者则是因为人员向动物所供给的饲料含有过高的黄色素,或受遗传、饲料等因素影响,动物组织内沉积大量的黄色素。人们采取相应技术安全处理过黄脂肉后,一般不会影响机体健康,而黄疸肉的危害性极大,禁止人们食用。在检验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将氢氧化钠-乙醚法应用过来。胆红素过高是黄疸肉的主要原因,而钠离子、胆红素之间会有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有可在水中溶解的钠盐生成,这样液体将会向黄绿色转变。色素沉积是黄脂肉的主要原因,色素与氢氧化钠之间并不会有化学反应产生,但能够在乙醚中溶解,进而转变乙醚颜色,一般保持为黄绿色状态。工作人员只需对有色液体的位置进行观察和分析,即可对肉类食品进行准确判断。

1.4 注水肉快速检验

具体来讲,注水肉指的是向肉食品中注入一定的水,以便促使肉食品的重量得到增加。由于注水肉具有较高的水含量,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将会增大注水肉的腐败几率,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也会威胁到其身体健康。在检验过程中,单从感官层面即可有效分辨注水肉。相较于普通肉食品,人们通过轻轻按压注水肉,即会流出一定的水,且注水肉的肉质不具备良好弹性,需较长时间方可以恢复。将注水肉切开之后,可发现有冰层存在于肉内,肉质纤维的光泽丧失,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胀大。此外,工作人员也可将红外线水含量分析仪应用过来,快速检测动物产品中所含的水分子量。或借助于滤纸浸润法,对注水肉进行快速检验。

2 加强动物产品检疫监管的措施

为切实保证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在做好快速检疫检验工作的基础上,还需要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对动物产品生产源头、屠宰、投入品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控,避免有问题出现。

2.1 加强屠宰检疫监管

在动物及其产品检疫体系中,屠宰检疫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开展情况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大力建设屠宰检疫队伍,对检疫人员的能力素养等进行提升,以便促使屠宰检疫任务得到高质量完成。新时期下,动物疫病形势逐渐严峻,多种疫病混合感染几率显著增大,单单依靠肉眼难以进行鉴别和诊断,因此,需对检疫化验设备进行完善,为屠宰检疫工作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支撑。同时,要广泛宣传动物防疫、检疫等方面的法律政策,促使消费者、养殖户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主动监督举报各类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主管部门需将具有过硬技术的检疫队伍组建起来,对现代化检疫仪器设备等进行配置,以便将存在问题的动物产品快速检出来,促使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合格率得到提高。

2.2 加强可追溯系统建设

通过构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能够全程监控动物养殖、屠宰、销售等一系列环节,促使动物产品的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过去由于动物养殖的分散性较强,导致可追溯系统的建设步伐缓慢。近些年来,规模化、集约化养殖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散养模式,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因此,相关部门需加大建设力度,积极引入现代技术,将功能丰富的可追溯系统给建设起来。基于系统的支持,能够有效采集、录入动物养殖、运输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消费者借助于移动设备即可对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和了解,这样不仅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可以得到提高,消费者的信心也可得到增强,有助于推动动物产品市场的发展[2]。

2.3 健全风险评估体系

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具有较广的涉及面,安全隐患存在于生产流通销售的各个环节。通过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开展起来,可对各个风险点的信息进行综合,客观评估潜在风险问题,帮助相关部门制定监管决策。在具体实践中,需将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综合利用起来,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监管策略的落实,促使动物养殖、屠宰等各个环节的安全隐患得到消除。同时,要完善责任机制,对各环节相关人员的主体责任进行明确,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这样动物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等主体的质量意识、法律观念能够得到增强,促使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动物产品检疫检验是保证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手段,需引起充分的重视。在检疫检验实践中,工作人员要积极应用快速检验技术,在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基础上,提高检疫工作效率。同时,要加强动物产品的监管工作,严格监管动物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这样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才能够得到根本性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文辉.动物检疫技术与应用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10):165.

[2] 马华娟.动物检疫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兽医导刊,2019(22):37.

猜你喜欢
技术应用
新媒体技术在广电行业的应用研究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车辆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痕迹检验技术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应用
数据库技术在云计算背景下的应用
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探析
办公自动化中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