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兽医学国际化教学模式初探

2021-12-23 08:43麻武仁,卢德章,董强,张欣珂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效果

麻武仁,卢德章,董强,张欣珂

摘要:为提高动物医学專业学生临床兽医学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2016—201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邀请国外知名大学的4位教师进行全英文授课,并在教学动物医院进行相关内容的临床实践教学指导。随后对参与授课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全英文授课的效果,为将来的类似课程提供参考。结果显示,71.4%的学生对教学质量非常满意,28.6%的学生满意;约2/3左右的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能力以及内容的理解有一定难度,1/3的学生认为较容易;65.9%的学生认为对今后的就业和学习非常有帮助,31.9%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帮助。针对调查结果,认为邀请外籍教师进行授课,有助于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但需要加强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训练。

关键词:小动物疾病学;外籍教师;英文授课;效果

聘请外籍教师(简称外教)授课最早出现于语言专业课程,现已逐渐扩展到其他专业。在科技部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下称“本校”)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的支持下,笔者从2016—2019年邀请到4位分别来自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的临床兽医学外教,为本校动物医学院的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全英文讲授并指导临床实践教学,课程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外教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现将结果进行总结并分享,以期对未来临床兽医学的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1  课程概括

4位外教讲授课程的详细信息见表1。由于所有的课程均为临床兽医学专业课程,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背景,因此课程仅面向大四、大五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同时,由于所有课程均采用全英文授课,所以参加课程的学生需通过全英文面试,以确定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从而保证教学质量。授课形式分为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环节在教室进行,临床实践教学在本校西安教学动物医院进行。听课人数101人,学员组成类型见表2。课程结束后,发放101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调查问卷91份,本文所有的数据分析均基于收回的91份调查文件。

2  效果分析

项目邀请到的外教均来自兽医学科的前沿国家,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快速提高本校临床兽医学的教学水平,符合OIE2016年在曼谷召开第四届大会提出推动全球兽医教育协同发展,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提高兽医行业专业水平的宗旨[1]。也符合引进先进临床兽医诊疗技术的理念,并且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详细的调查结果见表3。

101名学员中,有本科生73人(72.3%),研究生22人(21.8%),教师6人,占5.9%。中国工程院沈建忠院士在接受《兽医导刊》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大学扩招的情况下,兽医专业的师资和硬件条件并没有相应的增加,教学软硬件资源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下降[2]。因此,除了鼓励学生参加外,同时鼓励教师参与,无疑有利于短期和长期提高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改善教学软件资源。

在课程满意度方面,71.4%的被调查者非常满意,28.6%的被调查者满意,不存在对课程不满意的情况。这些课程的共同特点是有大量的病例辅助说明所讲授的内容,加深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印象,以及指导学生如何在临床中使用相关知识。另外,外教往往采用问题导入式的教学方法,并在相关知识点讲授结束后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能够知道所学习的知识点如何运用到临床中。这种授课方式受到学生的欢迎,授课效果良好,值得借鉴。

对英文授课的理解方面,34.1%的学员认为容易,65.9%的学员认为较难,王宵燕等人在《猪生产学》中采用全英文教学后的调查发现,约57.4%的学生能够听懂[3],偏高于笔者这几次课程的调查结果。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课程开始前对有意参加听课的学生进行全英文面试,合格后方可参加,因此保证了听课的学生都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故不存在学生完全听不懂的情况。同时,由于英语非听课学生的母语,所以也不存在学生认为非常容易的情况。65.9%认为较难的学员中,进一步的了解发现主要难在专业词汇上,提示在以后的课件制作中应适当增加专业词汇,以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对教师课堂上所使用例子的理解方面,有63.7%的学生仅部分理解,并存在一定的难度,36.3%的学生较易理解。对该问题的回答与英文授课的理解水平相近。学生对课堂中例子的理解基于两个方面基础:一是英语听力,二是临床知识背景或者临床经验。尽管参加听课的学生经过了全英文面试,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相应的临床背景知识。本校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临床实习为大四和大五之间的暑期,因此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学生为大五本科生和部分曾经到动物医院实习的硕士生或大四本科生。该调查结果所反馈的信息是:从保证教学效果的角度考虑,尽量让大五及有相关临床背景知识的学生参与;从培养学生的角度考虑,可招收少数大二及以上的本科生参加。

在与外教的交流互动方面,30.8%的学生认为基本无障碍,69.2%的学生认为有困难,均不存在完全没有障碍和完全不能交流的情况。与外教的互动交流对学生在英语听说能力和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更高,听懂外教所讲授的内容。所有的课程存在一个现象,开始授课的第一天,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间休息,师生间互动极少。随后有英文能力好的学生开始在课间休息跟外教讨论,到了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已经具有在畜主和外教之间充当翻译的能力。此外,与外教互动交流比较活跃的学生,并在课程结束后与外教有比较频繁的邮件往来。提示邀请外教讲授专业课在培养国际性兽医人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每节课的时长方面,有65.9%的学生认为太长,31.9%的学生认为较长,仅有2.2%的学生认为是适中,认为短的学生没有。这些课程的授课时长为50分钟/节,有97.8%的学生认为授课时间过长。究其原因,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注意力相对都很高,如果持续50分钟维持这么高的注意力,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将来的外教授课过程中应结合学生学习的规律性,适当调整每节课的授课时间,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在问及课程对将来就业或学习方面的帮助时,65.9%的学生认为非常高,31.9%的学生认为较高,仅有2.2%的学生认为一般。也就是说有97.8%的学生认为外教讲授专业课对他们的将来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帮助,换言之,绝大部分参与这些课程的学生认可外教授课的质量。

3  外教讲授专业课带给我们的启示

3.1  外教授课的优势

外教给我们带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外教在授课方法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比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都值得我们借鉴[4]。外教授课的特点是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氛围活跃、活泼清新,学生能够亲临其境地感受教师授课的内容。以第一次外教授课为例,为了清楚说明动物发生异物性肺炎时常发生的肺叶,在课堂上找几位同学模拟支气管的入口位置,清楚而深刻地说明了心膈区肺叶是最容易发生异物性肺炎的部位。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了解并掌握老师的上课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有助于提高临床兽医学专业教师的师资质量。一方面是上文提到的外教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可以为我所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这些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分成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两部分,中方教师不仅可以学习外教的授课方式和内容,还可以学习其临床诊疗思路及其临床教学方法,从而拓宽和加深中方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临床诊疗能力、专业英语水平、国际沟通能力、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等。这些方面正是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所追求的内容。

3.2  外教授课有待改善之处

外教授课模式带来很多好处,但也存在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主要是不熟悉学情,包括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基础两个方面,这是邀请外教授课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5,6]。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方法可以考虑:①邀请固定的外教或与某所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样便于掌握学情,并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课程;②加强双语甚至纯英语授课范围,便于学生提前了解某些专业术语,为参加外教授课奠定基础;③加强学生与外教的互动,包括在课间和课后举办一些让更多学生参与的活动,加强外教与学生的相互了解,同时让低年级的学生提前预热,为将来的授课做铺垫。

从調查结果可知,本校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具备有接受外籍教师授课的能力,这种授课方式有利于提高中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理论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短期和长期而言均有利于提高兽医人才培养质量。如果课前能够对学生进行英语实用能力的训练,则可以更大程度实现外籍教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林湛椰,高胜普,李文合.国际兽医教育的新动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兽医杂志,2019,55(10):124-125.

[2] 沈建忠.当前我国兽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7):2-3.

[3] 王宵燕,宋成义,胡继娟,等.《猪生产学》全英文教学问卷调查报告[J].家畜生态学报,2020,41(11):91-93.

[4] 王立,黄清贵.外教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10,97(1):93-97.

[5] 李继.浅谈外教教学特点与外教教学管理[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5):59-60.

[6] 李欣.外籍教师与本籍教师课堂教学特点对比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4):63-64.

猜你喜欢
效果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当上课忘了带笔……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小画匠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慢跑是有成果的
巧手DIY家用吊灯
事关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