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市杂交榛子栽培管理技术

2021-12-24 03:28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14期
关键词:榛子侧枝农家肥

白 英

(山西省晋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山西 晋中 030600)

榛子为桦木科榛属植物,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为木本油料树种。果仁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糖类和各种维生素,如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同时富含各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60.5%,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更易被人体吸收。榛子不仅仅可作为零食,应用领域还扩大到糖果、冰淇淋、乳制品、焙烤等食品加工行业,每年世界榛子贸易总量约43.27 万吨[1]。杂交榛子在晋中市的种植面积为3.5 万亩,具有广阔的市场和产业化发展前景。

一、栽培地选择

尽量选择背风向阳、土壤透气性好、土层厚度在40 cm 以上并且易于排灌的地块。

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500 mm 以下,建园地需有充足水源,以保证灌溉。要建防风林,防止春季大风抽干枝条和雄花序。做好肥培管理工作。寒冷地区冬季雪覆盖达4 个月以上,需选用最耐寒品种。

二、授粉树配置

榛子是异花授粉植物,为良好授粉需有2 个以上授粉品种,每个园地应选择4 个主栽品种,各个品种的花期应相同或相似。

三、苗木选择

选择2 年生苗木为好,优质壮苗木质化根在8~10 条以上,根长15 cm 以上,须根较多,根茎充实,枝芽饱满,高60 cm以上,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

四、种植地整理

水平地要进行30 cm 深翻,山地要修筑台田、梯田。先按栽植密度拉绳定点,再以定植点为中心用机械挖直径50~60 cm、深度40~50 cm 的定植穴,表土和心土分开,以南北向为宜。深施底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磷肥为辅,每穴施腐熟农家肥10~20 kg。回填时,先将表土与肥料混拌均匀回填,再填心土。

五、栽植管理

栽植时期一般在春季土壤解冻后,约4 月上中旬,也可在秋季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栽植。栽植时采用大坑中心植苗法,根颈与地面平齐或略低于地面5 cm,埋土深度6~10 cm。苗木放入穴内填土,轻轻提两下再将根部土压实,做到根系舒展、苗正,然后将心土在栽植穴周围围成树盘[2]。栽植后及时浇透水,渗下后用土薄薄覆盖1 层,在树盘内覆盖地膜或地布,以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地温,确保苗木成活率。秋季栽植后要及时埋土越冬。

一般栽植密度为2 m×3 m,约110 株/亩。在水平地和土壤肥沃的地块,栽植密度可为3 m×3 m 或3 m×4 m,即74 株/亩或56 株/亩。坡度较大的地方或土壤贫瘠的山地栽植密度为2 m×3 m,即110 株/亩。栽植方式以品字形为主,山地栽植依地形而定。

六、种植管理

1、定干

秋季栽植,定干高度为40~60 cm,能用土埋住为宜;春季栽植,定干高度可略高,水源充足的地方也可稍高。

2、除蘖

榛子树根蘖力强,栽植后要剪除多余根蘖和萌蘖,避免树体营养浪费。

3、越冬管护

当年定植幼苗要加强水肥管理,立秋后摘心,使其木质化程度良好,防止徒长。秋季落叶后培土防寒,培土达植株1/2 即可。秋季栽植的树体,定干后用土埋住,翌春撤去防寒土,一般第2年起不再培土防寒。

4、整形和修剪

(1)整形

一般杂交榛子树形有少干丛状形、单干形或多干丛状形3 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树形。

少干丛状形。第1 年栽后定干,干高30 cm,重剪苗干促进基生枝萌发。第2 年选定3~4 个不同方向的基生枝做主枝,剪去枝条的1/3,剪口留饱满外侧芽,从基部剪掉其余基生枝。第3 年轻短截选留的主枝与延长枝,主枝留2~3 个侧枝,轻短截,形成开心形树冠。主枝上距地面40 cm 高的枝条从基部剪掉,及时除去萌蘖枝。第4 年继续短截各级主侧枝的延长枝,使树冠继续扩大。第5 年丰产树形已基本形成,树高2.5 m 左右。

单干形。土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宜修剪为单干树形。第1 年栽后定干,干高60~70 cm,剪口处饱满芽发生新枝用于培养主干和侧枝。第2 年在主干以上,先留不同方位的3 个主枝形成第1 层;第3 年留不同方位2 个主枝形成第2 层[3]。第4 年上部不再选留主枝,为自然开心形,轻短截主枝的延长枝,树冠基本形成,树高2.7 m 左右。第1 层每个主枝上有2 个侧枝,侧枝着生点要略偏下。第2 层主枝根据需要和树体情况安排,无侧枝,直接着生枝组。第1 层主枝与中干夹角50°左右,第2 层主枝与中干夹角40~45°。

多干丛状形。第1 年栽后干高30 cm,重剪促进基生枝萌发。第2 年选定3~4 个不同方向的基生枝做主枝,剪去枝条的1/3,剪口留饱满外侧芽,从基部剪掉其余基生枝。第3 年轻短截选留的主枝与延长枝,每主枝留2~3 个侧枝,轻短截,形成开心形树冠。主枝上距地面40 cm 高的枝条从基部剪掉,及时除去萌蘖枝。第4 年继续短截各级主侧枝的延长枝,使树冠继续扩大。第5 年丰产树形已基本形成,树高2.5 m 左右。

(2)修剪

冬季修剪在休眠期进行,夏季修剪在生长季节进行。

幼果期树修剪。冬季榛子幼树一般有3 个左右主枝,一般健壮主枝都保留。主枝上的侧枝,一般留下健壮、向外生长的枝条,剪掉枝条顶端1/3,剪口处保留饱满的外侧芽。向外生长的枝条方向要错开至少30°,同一主枝上的2 个枝条同向时,保留生长健壮、位置适中的枝条。及时剪除向内生长、过密、有病虫害、细弱枝条。夏季修剪主要选留向外生长的枝条,过长的延长枝适当中短截,剪除向内生长、直立枝条,使树体内膛开阔,通风透光[4]。

盛果期树修剪。盛果期内短枝不进行修剪,留做结果母枝。各主、侧枝的延长枝短截,主干枝的侧枝剪掉1/3 或1/2,促进萌发新枝,剪除树冠内膛的小枝、下垂枝、细弱枝、干枯枝、病虫害枝,其他枝条可以不剪。

老树要进行回缩重剪,更新结果枝组,复壮树势。

5、人工授粉

雄花花序伸长后未散粉时摘下,室内摊在纸上干燥,花粉散出时收集在瓶中,置于冰箱备用。雌花柱头全部伸出时进行人工点授。

七、土壤管理

1、中耕除草

土壤解冻后,结合春季浇水进行1次树盘深翻,深翻后及时覆盖地膜,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地温。以后每月进行1次中耕除草,夏季适当增加次数。

2、施肥

幼树阶段施肥以农家肥和尿素为主,盛果期以农家肥和氮磷钾复合肥为主。秋季施基肥,花期、结果期、果实膨大期追肥。

2~3 年生树每亩施农家肥1500~2000 kg 做基肥,随着树龄增大,施肥量逐渐增加。施基肥采取沟状、环状沟施肥法。在树冠外围枝垂直投影处用小型机具开沟,沟深30~40 cm,将农家肥和切碎的秸秆施入沟中,用土覆盖。或在树冠外围枝垂直投影处挖宽30~40 cm、深30~35 cm 的环状沟,将农家肥和切碎的秸秆施入沟中后用表土覆盖。

幼树主要追施尿素,每株施肥量0.2 kg,2~3 月追肥1次。6 月开始结果时,追施磷钾复合肥1次,施肥量每株0.3 kg 左右。6 月中旬~7 月,果实膨大期追施1次复合肥,施肥量每株0.3~0.4 kg;该阶段喷0.3%磷酸二氢钾2~3次,对提高果实含糖量和色泽有良好效果。追肥采用点状、环状、放射状沟施肥法。以树体为中心,在四周由里向外呈放射状开沟,将氮磷钾肥施入沟中,表土回填,混拌均匀后覆土。

3、灌水与排水

通常施肥后都要灌水。一般栽植后前3 年,根据降雨情况全年灌水4~5次,春夏灌水3~4次,越冬前灌水1次。随树龄增加、结果增多,需在发芽前、开花期、幼果膨大和新梢生长旺盛期灌水,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再灌1次封冻水。

采用树盘内浇水法,浇水量以浸湿榛树下土壤40~50 cm为宜。浇水后及时松土,有条件的地方可安装节水灌溉装置。

榛子树不耐涝,树盘内不能积水,降雨量大时要注意排水。

八、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树木的抗病能力、树势、生长环境、周围环境、经营管理水平等,需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采取绿色、环保的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选择优质抗性强的品种,适时施肥、修剪,保持树势强壮。剪除病虫枝,清除枯枝落叶、病果杂草等。清理树干、树枝和树梢上的越冬虫卵,移出田间集中焚烧或深埋。深翻树盘,杀灭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

2、物理防治

立冬、立夏时用生石灰涂白,春分前后、白露后喷石硫合剂。果园安放频振式杀虫灯、色板和糖醋液对害虫进行诱杀。利用害虫的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捉、灭卵、除茧,或采取器械阻止、草把诱集、振落等手段消灭害虫。

3、化学防治

病害防治。榛子树病害较少,管理不善时,幼树阶段易发生白粉病。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可能侵染枝梢、幼芽,使叶片变黄、扭曲变形、枯焦、落叶。染病后及时清除病枝,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

虫害防治。榛实象鼻虫成虫取食榛叶、果苞和嫩芽,严重影响榛子产量,5月中旬到7月上旬喷60%菊酯类药剂300倍液毒杀成虫。金龟子成虫危害期,可在榛树树冠下洒药毒杀;成虫上树后可人工将其从树上振落,掉落后触毒死亡。介壳虫少量发生时,人工刷除枝干上的越冬虫或雌虫;发生普遍时,应在早春(北方在4 月上旬)越冬虫尚未危害前刮除老树皮及翘皮,使缝隙中的虫体暴露,然后喷3~5 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柴油乳剂。木蠹蛾防治可在5~10月用40%乐果乳剂25~50 倍液灌注蛀孔,用黄泥封闭毒杀幼虫。

九、采收和贮藏

1、采收

8 月中下旬至9 月上旬,果苞和果壳颜色由白色变成黄色,果苞基部出现1 圈黄褐色,果苞内果实一触即可脱苞时采收。可人工摘下或敲下后收集。

2、贮藏

脱苞。把采收后带苞榛子放置在干燥通风的晒场上晾晒,然后用木棒敲击脱苞,脱不下的人工脱苞。

除杂。将已脱苞的榛子用扬场机使坚果与果苞分开,然后将坚果送入清选机或“风车”,清除碎果苞片、枝叶等杂质,以及空粒、虫果。

干燥。把处理后的果实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利用阳光晾晒,每天翻动1~2次,含水率降至5%~7%就可以收集贮藏了。

贮藏。选择低温、低氧、干燥、避光、温度15~20℃、空气相对湿度60%~70%的环境贮藏。

十、结语

榛子栽培要科学选择栽培地,配置授粉树,选择健壮苗木,整地后植穴。栽植时期、方法、密度、定干、整形、修剪需根据品种特点、树体情况与当地环境确定。果园管理中适时中耕除草、灌水施肥、除蘖、人工授粉,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成熟后及时采收,晾干后贮藏,以确保榛子的产量与质量。

猜你喜欢
榛子侧枝农家肥
真人榛事
如何发酵农家肥
农家肥堆腐要适度过度腐熟危害不小
昆明烟区农家肥的基本特性与安全性现状研究
浙江楠幼树生长节律研究
银杏树冠结构对主干直径和干形的影响
榛子的猫猫图鉴(上)
西红柿侧枝什么时候疏除好
火星丁丁当·农家肥
松鼠采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