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慢城理念的养老社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策略初探

2021-12-24 18:12王凯
绿色环保建材 2021年12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养老老年人

王凯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也发生了变化,渐渐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因此,在养老社区景观规划设计中,要以老年人“养生、悠闲、宜居、自乐”的生活理念为根本,优化环境设计,放慢生活节奏。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内在和外在这两个方面,为老年人打造节奏较慢且舒适而又人性化的养老社区。

2 慢城理念分析

2.1 慢城理念概述

“慢城”(SlowCities)这一词汇,兴起于意大利,在我国现阶段具有悠闲舒适、规模适中和低碳绿色的生态特点,是新型城市模式之一。在养老社区景观设计中,应该依托本地资源和经济优势,通过空间规划和环境设计,降低老人的孤独感、失落感、抑郁感,并拓展其生活圈,为其提供必要的交流场所和娱乐环境,保证其生活惬意度和居住满意度,这种生活方式与年轻人的快节奏生活截然不同。

2.2 慢城理念与养老社区之间的关系

促进慢城与养老社区进行有效联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市化养老社区的建设水平。主要是因为慢城理念与现代化养老社区之间存在较强的契合性。

2.2.1 慢城理念与养老社区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慢城理念与养老社区的本质和目标是一致的。养老社区的主要建设目标是建立健康养生社区,这与慢城理念是一致的,对社区的发展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并且在慢城理念应用以及养老社区建设过程中,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慢城理念和养老社区的基本要求是相似的,都提倡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鼓励慢行交通方式的快速发展,增加开放的公共交流空间,为社区居民提供和谐轻松的生活氛围。这些都是促进城市养老社区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养老社区以慢城理念为基础进行建设,能够为社区的总体规划和建设指明方向,突出在养老社区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在慢城理念应用过程中,重视健康养生的理念,能够为城市居民的健康活动和养生提供更加科学的实施方式。

2.2.2 慢城理念与养老社区具有较强的相融性

社区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康养生的养老社区是慢城理念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体现。新型的社区建设方式能够为慢城注入新鲜的血液,也可以将养老社区变成“慢社区”。慢城理念与养老社区是相互融合的,能够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居住品质。

3 养老社区景观规划设计中慢城理念的作用

3.1 慢城理念应用到养老景观设计的优势

慢城理念虽然起源于意大利,但是这一名词对于我国来讲,并不算纯粹的“舶来品”。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很多关于“慢生活”的描述,比如闲庭信步、欲速则不达、从容不迫、慢条斯理、稳扎稳打等词汇,都是文人雅士常用的褒义词汇;在《醉翁亭记》、《兰亭集序》这样的文学名篇中也能体现出欧阳修、王羲之的休闲逸乐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看到“慢生活”的影子,比如“请慢用”、“慢走”等常用语,都显示出中国人的“慢”哲学。因此“慢城理念”与我国的“慢”哲学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慢”文化在中国同样有着深厚的根基和土壤。将慢城理念应用到养老景观设计中具有明显的文化优势,这种优势成为慢城理念的重要理论依据,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大众基础。

3.2 慢城理念应用到养老景观设计的作用

3.2.1 实现城市生活与社区生活的平衡

慢城理念与养老景观设计之间的融合,可以让老年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散步和休闲。安逸闲适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态度。在城市化背景下,老年人对于当前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节奏存在多种不适应,再加上老年人已经进入退休年纪,不再有工作需要,如果不能保证其基本社交活动,将直接引发心理问题,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将“慢城理念”与养老景观设计相融合,通过空间营造、园林绿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可以为老年人营造慢生活的舒适环境,帮助其找回健康的生活状态。

3.2.2 实现公共空间与舒适度之间的平衡

“慢”生活与老年生活之间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养老社区作为老年人的主要居住依赖,将慢城理念与养老景观设计相融合,凸显了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理念,满足了老年人对环境空间、生活空间、居住空间的需求,提高了老年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增强其舒适度和社会参与度,缓解了当前城市发展建设与居民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提供了老年人生活便利,避免他们与社会脱节,让他们形成自己独有的生活节奏,真正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居、老有所得、老有所享。

4 实践策略探究

4.1 整体规划理念与规划方法

在基于慢城理念开展养老社区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城市文化特色,充分发扬文化与自然环境优势,将养老社区与周边城市功能区进行有效衔接和融合。这样才能在提升周边地块城市空间综合品质的基础上,推动区域的整体发展,为社区居民提供宜居、宜乐、宜游的养老社区。在整体规划中需要对社区的地块进行科学划分,将每一个单元作为整体进行单独设计,根据不同功能区块的设计要求完成养老社区设计方案编制。在确保养老社区有完善的服务设施以及公共活动空间之外,还要增加社区内部的步行便捷性,对社区内的公共空间进行有效串联,形成慢行系统,促进居民交往。在设计中要根据社区的绿化、商业等空间,利用生态性、立体化的原则进行设计,体现出养老社区的人文特色,保证社区的设计品质。

4.2 自然环境的设计与规划

慢城理念还应该体现在自然环境景观设计中。在养老社区的选址上,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不能选择坡度过大、地形陡峭的区域,方便老年人的出行和日常活动。在植被种植方面,要将现有植被和新增植被统筹考虑,结合落叶植被和常绿植被的特点打造组团种植效果。还可将观赏林和农作物相结合,增强整体色彩构成,增添开花色叶与果实景观,扩充植被多样性,达到四季有景可观的效果。在绿化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净化功能,选择保健性、吸附性较强的植被,比如香樟、葱兰、紫薇、薄荷、除虫菊、丁香等,增加老年人与自然景观接触的机会,真正实现亲近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在自然环境合理修复的基础上,使用人工技术,添加人造景观,比如假山、人造湖等,增加环境美观度,调节老年人身心健康。在水体方面,要增加观赏鱼的种类,提高水生植物栽种率,还可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设置垂钓区,好让老人们体验垂钓这一与慢理念充分契合的活动。这样在体现水景灵动性的同时,丰富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内容,将“慢”融入到景观设计的各个方面。

4.3 情感空间的设计与规划

慢城理念与养老景观设计的融合,不能仅仅停留在基础建设和空间布局上,还应该回归以人为本的规划本质。体现出人文关怀,增强社区归属感,注重社区文化的营造。比如休憩区的设计要符合视域开阔、活动范围广的特点,具有围合性、遮阳性、舒适性,场地内部设施的布置方式应该以社交性为主,采取组团式、对坐式设计方式,方便老年人在休憩过程中开展交流。修建亲子空间,这种亲子关系不仅仅是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情感维系,还包括老年人与孙辈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养老社区可将老年休憩区与儿童活动区毗邻设置,让老年人在交流的同时,也可以关照儿童。此外,还应该营造文化氛围,组织社区合唱团、合唱室,修建健身广场,创办戏曲团,让老年人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调养身心,增强邻里感、场所感、氛围感,在“慢生活”中增进家庭和睦,体现生活娱乐性,将公共空间私人空间科学融合,营造慢生活式的社区空间。

4.4 人工环境规划与设计

在养老社区建设过程中融入慢城理念时,需要重视人工环境规划与设计工作,人工环境是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人工环境的设计效果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然环境的整体建设水平。在人工环境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需要将其与自然环境进行有效连接。

4.4.1 要加强社区园林环境建设

慢城本身是追求生活品质为基础的城市模式,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重视设计与规划的自然性以及人性化比较突出的园林景观。要尽可能提升社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多样化,保证社区园林景观能够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在社区园林设计过程中要保持其对人的开放性,要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考虑,使园林景观与周边建筑相互协调,能够形成有机的整体。因为人的参与活动在不断增加,在社区内还要重视园林景观设计的功能性。在社区园林环境设计中可以配合使用多种娱乐休闲设施以及健身器材,保证能够满足老年人的锻炼需求。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景观小品的细部特征以及局部功能设计,打造温馨的养老居住环境。

4.4.2 加强在人工环境设计过程中的道路交通设计

在慢城理念的影响下,养老社区道路设计过程中也要贯彻慢交通的理念。道路设计需要以自然曲线形式为主,同时要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俗特色,利用优美的道路景观环境丰富老年人的慢行乐趣,提升老年人的景观体验。还要建设适合老年人锻炼的塑胶健身步道,增加养老社区的健康氛围。人行、车行道路必须分流,减少机动车的危险系数,方便老年人休憩和出行,人行道坡度要小于10°,铺装平整,符合老年人步行特点,建立无障碍道路,方便乘坐轮椅的老年人单独活动并增加社区内的安保设施。

4.4.3 要利用科学有效的建筑小品对养老社区的人工环境进行有效规划

在营建建筑小品时,要以社区的具体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为基础,对多种环保技术和设计方法进行有效应用,提高社区的建筑小品设计效果。可对社区内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或者地域价值的建筑进行修缮或者保留。还可以修建亭廊、茶室等,为老年人提供休憩放松的场所。在对茶室和亭廊进行修建时,要更加重视景观的休闲功能,要保留充足的公共空间,才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交流空间以及休憩场所。在建筑小品布局设计中,要保证其布局的合理性以及便捷性。例如要以老年人的活动特征和游览特点设置亭廊与道路入口,一般入口与亭廊不能距离太远,同时要尽可能保证亭廊在景观视野比较良好的地方建设,为老年人观赏社区内的自然景观提供场所。还要根据不同规模的社区对活动空间进行科学设置,利用不同的尺度的建筑小品提升养老社区的整体建设效果。

5 结语

将慢城理念应用到养老景观设计,在我国具有明显的文化优势,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大众基础。因此,养老社区景观规划设计应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环境规划,情感空间营造,将“慢”融入到景观设计的各个方面,提升老年人的居住安全性和便捷性,增加环境美观度,调节老年人身心健康,增进家庭和睦,体现生活娱乐性,让老年人拥有真正属于他们的慢城社区家园。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养老老年人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