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脂异常诱导的急性胰腺炎13 例临床分析

2021-12-25 14:46叶丽萍龚四堂
临床儿科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乳糜甘油高脂血症

叶丽萍 陈 涣 龚四堂 杨 敏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广州 510120)

儿童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欧美国家最新研究估计儿童AP 年发病率为1/10000[1]。儿童胰腺炎病因复杂,胰胆管系统疾病、药物和全身性疾病是儿童AP的主要病因,但约30%病因不明,称为特发性AP。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改变,由高脂血症引起的AP已成为AP的第二大主要原因[2]。高脂血症引起的儿童AP 报道不多,缺乏系统分析资料。国外报道,约1/3血脂异常儿童继发AP,以女性(76.92%)居多[3]。国内报道的均为成人资料,尚未检索到儿童病例。本文回顾性总结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血脂异常诱导AP的临床特征。

1 临床资料

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AP患儿62例,其中由血脂异常引起的13例,占20.97%。

本组患儿AP的诊断标准参照儿童胰腺炎国际研究组织标准[4],AP诊断需要至少符合以下3项特征中的2 项:①与AP 相符合的腹痛症状;②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在正常值上限3 倍以上;③腹部影像学检查符合AP影像学特征。血脂异常标准参照2009年《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标准[5]的临床分类法进行分类:①高胆固醇血症,指空腹血浆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高于正常;②高三酰甘油血症,指空腹血浆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水平增高;③混合性高脂血症,指除空腹TC 升高外,TG水平亦高于正常值;④低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血症,指空腹血浆HDL-C水平降低。

排除其中明确有其他病因所致AP者(包括感染5例、胰胆管系统疾病13例、系统性疾病1例、药物1例及外伤1例、特发性28例),最终入选的13例患儿均符合AP诊断标准,且伴有血脂异常。

13 例患儿中,男10 例、女3 例,中位年龄6 岁,年龄范围2~15岁。病程≤7天7例,病程>7天6例。13例患儿均有腹痛,腹痛以脐周或上腹痛为主,性质描述不清,多数患儿疼痛可忍受,无需服用止痛药;8例有恶心、呕吐;3 例发热;4 例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2例肥胖;1例糖尿病;1例有休克表现;1例伴脂肪瘤,肝脾肿大,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均下降。

参照2012年日本改良儿童AP严重程度评估标准(简称儿童JPN评分)[6],符合以下3项及以上为重度:①碱剩余≤-3 mEq 或休克;②室温动脉血氧分压≤60 mmHg或呼吸衰竭;③血尿素氮≥14.3 mmol/L或血肌酐≥176.8 μmol/L或少尿< 0.5 mL/(kg·h);④LDH≥正常值上限(245 U/L)的2倍;⑤血小板计数≤100 × 109/L;⑥血钙≤1.875 mmol/L;⑦C反应蛋白≥150 mg/L;⑧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评分≥3分;⑨年龄<7岁和/或体质量<23 kg。13例患儿中,轻型AP 12例,重型AP 1例。

13 例患儿中,3 例患儿的父亲或母亲有高血脂病史;其中2 例确诊为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家系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结果提示LPL基因变异,1 例为C.835C>G 杂合变异(来自父亲)及C.1060_1061delAG杂合变异(来自母亲),另1 例为C.835 C>G 杂合变异(来自父亲)及C.779T>G杂合变异(来自母亲)。3例患儿家庭高脂饮食,起病前有明显的高脂饮食诱因3例。

13 例患儿中,6 例血淀粉酶升高3 倍以上;11 例血脂肪酶升高3倍以上,其中高三酰甘油血症4例、高胆固醇血症4例、混合性高脂血症3例、低HDL-C 2例;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均下降1例;血糖升高1例(既往有糖尿病史)。

13例患儿均行影像学检查,异常10例。其中腹部B超提示胰腺炎改变9例,表现为胰腺形态增大和/或回声异常;1例肥胖患儿伴有脂肪肝。MRCP检查12例,8例异常,表现为胰腺体积增大。

13 例患儿均获得临床缓解,其中10 例经饮食管理、抑酸及生长抑素治疗获缓解。除上述治疗外,2例患儿静脉滴注左卡尼汀及口服烟酰胺片控制血脂水平,其中1 例重症AP 经历抗休克治疗。1 例糖尿病患儿需要胰岛素治疗。饮食管理中,禁食时间最长72 小时,逐渐过渡至低脂饮食。3 例患儿经导管喂养(2例为鼻空肠管喂养,1例为鼻胃管喂养),采用高浓度的中链脂肪酸配方,中位住院时间11 天,范围10~39天。

13 例患儿出院4 周后恢复低脂高膳食纤维日常饮食,复查血尿淀粉酶及脂肪酶无异常,血脂无异常。1例患儿进食大量鱼汤后复发。2例经基因检测确诊为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患儿中,1例于2年后出现肝脾肿大,脂肪瘤,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控制血脂水平后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恢复正常,肝脾肿大缓解。

2 讨论

目前,成人高脂血症AP 已成为仅次于酒精性AP 和胆源性AP 的常见病因[7]。大多为继发性高脂血症,如继发于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药物、酗酒、妊娠、高脂饮食等。原发性高脂血症如家族性脂蛋白酶缺乏和家族性apo-C Ⅱ缺乏少见。成人高脂血症AP的定义为:具有 AP 临床表现,且TG≥11.30 mmol/L,或在5.65~11.30 mmol/L 且血清呈乳糜状,排除其他AP 原因[8]。儿童高脂血症AP 诊断指标尚未明确。本研究参照2009年《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标准定义高脂血症。研究期间收治的62例儿童AP中血脂异常诱导的13例,占20.97%,说明血脂异常诱导的AP 并非罕见。本组儿童高脂血症AP以男性多见(76.92%),有异于国外报道的女性(76.92%)为主。

本组13 例患儿中7 例TG 升高,占53.85%。高TG 血症诱导的AP 机制包括以下几方面:①三酰甘油被胰酯酶分解为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损伤血管内皮和胰腺腺泡细胞,产生持续的缺血和酸中毒环境[9]。同时游离脂肪酸激活胰蛋白酶原消化胰腺腺泡,引起胰腺的自身消化[10]。②高TG血症时血小板被激活,血栓素A 2 大量释放,引起胰腺微循环障碍[10]。③高TG 血症引起细胞膜和细胞器膜脂质过氧化、脂肪酸含量以及构成发生改变,继而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出现异常,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而高钙离子浓度激活胰腺酶,启动胰腺炎的细胞坏死过程[11]。④基因变异[12]。

血脂异常等代谢因素和药物是引发儿童AP的重要因素之一[13]。文献报道,在36 例血脂异常儿童中,13 例诱发AP;患儿血脂异常继发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器官移植后药物(如L-天冬酰胺酶、皮质类固醇、西罗莫司)治疗15例、糖尿病10例、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综合征5例[3],因此建议糖尿病或接受药物治疗(例如L-天冬酰胺酶,皮质类固醇和西罗莫司)的患儿应密切监测血脂。本组患儿中,有高脂血症家族史3 例,其中2 例基因检测确诊为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肥胖症2例,糖尿病1例,有明显的高脂饮食3例,另4例未找到致血脂异常的因素。

本组高脂血症AP患儿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导致的AP类似,以轻型AP为主,1例重型AP,占7.69%。患儿以临床急性起病为主,也可表现为慢性病程,最长达1年。患儿主要症状为腹痛和恶心呕吐,伴或/不伴发热。84.62%患儿血脂肪酶明显升高,46.15%血淀粉酶明显升高;影像学检查示76.92%有胰腺炎表现。

成人高脂血症AP 除常规治疗外,同时要求绝对限制脂类饮食,使用降脂药物和低分子量肝素、胰岛素等药物治疗。当上述措施效果不佳时,血浆置换或连续性血液滤过可快速降低血清TG水平[14]。而儿童高脂血症治疗主要以饮食管理、改变生活方式、减轻体质量、控制继发因素等为主[15]。本组患儿住院期间给予无脂或低脂饮食,抑酸及生长抑素治疗。2例患儿的三酰甘油显著升高,需静脉点滴左卡尼汀及口服烟酰胺片控制血脂水平,基因检测均为LPL基因变异,确诊为原发性高三酰甘油血症Ⅰ型;其中1 例表现为AP反复发作,三酰甘油显著升高,最高为19.62 mol/L,血清呈乳糜状,曾有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四肢冰冷、血压低等休克表现。所有患儿经治疗临床症状缓解,平均住院天数为11天。

原发性高三酰甘油血症Ⅰ型,又称为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是一组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于脂蛋白脂酶(1ipoprotein lipase,LPL)-Apo C Ⅱ系统基因缺陷导致富含三酰甘油的乳糜微粒代谢障碍所致,至少与5种基因(LPL、Apo C2、Apo A5、LMFl、GPIHBPI)变异有关,其中以LPL变异最常见。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以严重的高三酰甘油血症及反复发作的AP为临床特征[16]。

高脂血症AP患儿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后均需饮食指导,从无脂或低脂饮食逐渐过度到日常饮食,保证优质蛋白质及高膳食纤维素供应,维持正常生长发育。本组患儿随访6个月至4年余,除1例外出就餐进食大量鱼汤后诱发AP复发,其余均未出现复发。1例患儿在随诊2 年后出现肝脾肿大,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及脂肪瘤,三酰甘油最高达30.1 mmol/ L,除饮食控制外,口服左卡尼汀及烟酰胺片治疗,肝脾肿大及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恢复,血脂波动于6.7~12.6 mmol/L,未再出现AP。

综上,儿童高脂血症AP 并非罕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良好。AP 患儿应常规检测血脂水平,详细询问饮食及家族史,必要时行基因检测;治疗应包括饮食管理。

猜你喜欢
乳糜甘油高脂血症
无偿献血者的乳糜血浆对抗-HCV 检测影响研究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乳糜漏的临床分析
尿液过于混浊 鉴别三种可能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Auto—focus Eyeglasses
“隐身”的小瓶子
两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60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治高脂血症
白豆中提取的α-淀粉酶抑制剂调节高脂血症的研究
当甘油遇见高锰酸钾,火星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