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合下的二外日语教学研究

2021-12-27 09:48图雅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课程思政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工作者应重点关注的任务。并且现阶段,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除了要掌握英語外,日语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门语言。文章将以此为背景,对如何在课程思政视角下推进二外日语教学活动进行分析。

关键词:课程思政;二外日语;教学研究

前言: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并就整体的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希望。2020年,我国推进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并明确表示要将该思想融入到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中。所以在二外日语课堂上,教育工作者也需要适当的融入课程思政思想,借此进一步改善日语课堂的教学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改善教学目标

高校教育工作中开设二外日语课堂的主要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在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之后,教师则需要对教学目标加以进一步的改善,要立足于现代教育思想,打造三维教学目标体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内涵。

首先,基于价值目标角度上分析来看,基于课程思政,二外日语课堂应达到以下5点要求。第一,能够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之产生文化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第二,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专业素养;第三,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认识,并能够促使其健康发展;第四,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使之在面对外来文化时正确选择;第五,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其次,基于能力目标分析来看,基于课程思政视角下的二外日语课堂,应达到以下4点要求。第一,促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日语表达方式,能够完成简单的听力交流与生活交流;第二,能够应用日语表达一些简单的想法;第三,能够翻译一些简单的日语句子;第四,能够初步了解中日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方面存在的差异,并产生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认识。

最后,基于知识目标角度上分析来看,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日语课堂应达到以下4点要求。第一,掌握二外日语课程中700个左右单词;第二,掌握二外日语课程中50个左右的常用词组及句型;第三,掌握基本语法;第四,掌握句法结构。在完善的目标体系下,为课程思政能有效渗透奠定保障,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素养。

二、整合教学资源

(一)培养爱国情怀,提升文化自信

首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日语的发展历史与产生历史。例如在古代,日本民族是没有文字的,只有语言。日语的起源根本是汉语。汉字传入日本民族后,逐渐促使日本民族衍生了一套完整的文字体系。并且汉字对日本民族所形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对其自身的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程度的积极影响。所以,教师需要将这一部分的历史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其次,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可推进文字反输入教育。例如,在提及思想社会文化一类的词汇时,教师可以明确的告知学生,最早是中国人以日本为主要端口接收并传递了一些信息,而后历经多年发展辗转反侧后中国方兴未艾,而这些词汇又重新返回到中国领土。通过这一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之能够对日语形成更加客观的认识,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与责任主义[1]。

(二)培养人文意识,提升专业素养

首先,可以适当的提及与日本礼仪有关的文化信息。比如,在刚刚带领学生开展二外日语学习活动时,如果直接引入专业的语言知识,很容易会消耗学生的热情。所以,教师可以先从一些生活化的信息入手,带领学生了解日本人在初次见面时打招呼的一些方式方法,并鼓励学生以此为基础,分析中日双方在此方面有什么样的不同。比如中国人在初次见面时会习惯握手,但是日本人在现代社会会更加习惯于鞠躬。而教师也可在学生掌握这一区别之后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并适当的穿插一些语言信息,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组成小组相互交流。或者教师也可渗透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作揖礼,甚至可以鼓励学生以实际生活为基础,想一想在生活中与他人交流打招呼时是否存在不文明的行为。教学时间允许的话,教师也可为学生介绍一些日本的良好行为文化,比如日本人在扔垃圾时会十分注重垃圾分类。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当的提及日语罗马字。罗马字是日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通过这一部分信息的介绍,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与日本职业、日企文化相关的内容,全面渗透课程思政思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就业认识,培养其就业观及择业观。

(三)培养价值观念,提升身心健康

二外语言课堂中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所以在日语课堂上,学生经常会接触一些比较实用的日语。在学习与购物有关的日语知识时,教师可基于课程思政,渗透一些与消费主义相关的内容。很多学生由于还没有真正进入社会,人生阅历还比较匮乏,所以消费观方面会存在一定的问题,甚至会存在超前消费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身的价值观及人生观,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未来发展。对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价值观念,使之能够摆脱虚荣对自己形成的束缚,能够真正的提高自信,发挥课程思政的核心价值。再比如在讲解与办公室日语有关的信息时,教师可以适当的拓展教学范围,引导学生基于现在比较流行的社畜文化、996文化进行日语交流,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心理思想,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使之意识到只有自身的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使之学会如何自我调节自我优化,避免压力过大,影响到自身的身心安全。

(四)培养思辨能力,提升文化认识

在二外日语课堂上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选择这门课程的主要原因都是自己喜欢一些日本动漫或者日本游戏。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会发现自己对于动漫中一些比较简单的台词对话已经可以达到理解的状态。此时,教师便可为学生介绍与这些有关的日本文化,比如肯定日本动漫在世界动漫上的地位以及所发挥出的影响力[2]。在当前社会上,的确也有很多具有宣传价值的日本动漫。如宣扬了热血与梦想的海贼王,宣扬了梦幻与温暖的夏目友人帐。但是在学生喜爱这些日本动漫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正视自己国家的动漫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并且,很多日本动漫中所涉及的价值观、所宣扬的文化思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我国的形象。对于类似的错误文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规避,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及判断能力。

结论:总而言之,在二外日语课堂上,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且整体的现实意义也相对较高。当代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紧跟这一发展趋势,及时的将语言教育与课程思政思想相互整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其人文素质、思辨能力、健康心理及国家安全意识,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前提下,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进一步实现。

参考文献:

[1]李芬.从“文化自信”角度谈二外日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J].知识文库,2020(21):136-137.

[2]徐媛媛.基于课程思政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二外日语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43):95-97.

作者简介:

图雅、1985年生、女、蒙古族、内蒙古人、研究生学历、凯里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学与日语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课程思政
智慧课堂下如何实现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基于“重点·难点·关键点”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研究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