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问题反思与优化建议研究

2021-12-27 12:12张玉珊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优化建议应用题教学小学数学

张玉珊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用题教学可以说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但是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又是非常普遍的,为了加深小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了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应用题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一定要正确认识应用题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及时的将这些问题进行优化和改良,以此来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数学应用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优化,进而提高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问题反思;优化建议

众所周知,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应用题训练的时候,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学生对应用题的掌握情况和理解程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反复练习应用题还可以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但从目前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将这些问题进行优化,以此来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一、浅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虽然应用题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但是应用题却能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题的教学是一项综合性运用过程,它涵盖了很多数学知识,如:概念、法则、公式等等,因为涵盖的知识点相对较多,所以在教学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我将经常遇到的问题给大家做一下阐述和分析,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课堂教学枯燥,学生不感兴趣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既抽象又枯燥的学科,而作为数学中最有难度的应用题来说,更是让学生琢磨不透、难以理解。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是一板一眼的为学生传递知识,整节课都采用“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的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或者对学生实施题海战术反复练习,其实这种死记硬背、机械式的学习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了。因为这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会让学生觉得非常的枯燥和乏味,慢慢的就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对学习数学应用题不感兴趣,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更会大大降低教师的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应该将枯燥的教学氛围变得活跃起来,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如此才能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1]。

(二)缺乏教学情境,影响学生理解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教学环境对于学生而言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数学这门枯燥的学科。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会让学生更感兴趣,也会让学生更容易、更轻松的去理解和掌握数学应用题的运用。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缺乏教学情境,没有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无论是他们的情商还是他们的智商都尚未能发育成熟,所以教学环境对于他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提高成绩,所以每节课的教学基本都是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境中,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对于所学的知识根本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反思,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2]。

(三)教学太过拘束,师生缺少互动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太过拘束,也就是课堂没有进行完全的开放。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基本都是“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教师在讲台上将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远远不够,如此不仅会让学生丧失对学习数学应用题的兴趣,还会让教学课堂变得更加拘束。虽然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很久,但是很多教师仍然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了加快教学进度、为了将更多的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一整节课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讲,殊不知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会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还会让学生慢慢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果让学生长期处在这样缺少互动的教学环境,不仅不会让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运用能力,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探究小学数学应用题在教学中的优化建议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发展,大多数的学校和教师已经做好了教学改革的准备,但还有一部分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在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传统的教学模式能为学生带去大量的知识,但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目前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情况来看,应用题的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想要让应用题能够让学生熟练的掌握和应用,我们必须重视以上所出现的问题,并将以上问题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此来提高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效率。

(一)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自己感兴趣了,才会认真的、积极的、主动的去做这件事,但如果这件事是被要求去做的,自己毫无兴趣,那么这件事及时完成了也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学习亦是如此。所以,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全新的教学模式展示给学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3]。

例如:在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采取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就是将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和次等生,然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进行指导和教学,如此就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怀鼓励,同时也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教学情境,加强学生理解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想要让学生能够快速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应用题,我认为教师一定要为学生营造教学情境,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教学情境的引导和老师的指导,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如此既能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遇到应用题“买8支铅笔需要1.6元,买同样的铅笔20支需要多少钱?”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为学生营造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去理解这道应用题的含义。教师可以让一个学生充当超市的卖货人员,再让一个学生充当买货的人员,这样学生就会轻而易举的算出来买20支铅笔需要4元钱。

(三)采用开放教学,增加师生互动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课堂变成开放性课堂,并且要鼓励学生积极的、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只有课堂教学开放了,才能让学生和老师之间有所互动;只有师生之间有了互动,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教学中,只有学生真正的融入到了教学中,才会更好的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当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然后将自主思考后的结果和教师进行叙述。让学生带着问题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思考能力对于解决应用题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提高应用题的运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形式、营造教学氛围、将教学课堂开放等形式入手,以此来提高应用题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周尊亮.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J]. 中华少年, 2019(15):57-57.

[2] 杨杰.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问题的优化策略[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05):151.

[3] 柳瑜. 淺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问题及优化[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 No.1196(03):44-44.

猜你喜欢
优化建议应用题教学小学数学
关于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
我国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的意义
浅谈金华EMS网运能力优化建议
等待·自主·探究
浅谈小学应用题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核电厂电气贯穿件密封性监测方法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