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MRI在外伤性脑出血中诊断价值的研究

2021-12-27 23:07侯翠芳陈丙春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侯翠芳 陈丙春

摘要:目的:探讨CT与MRI在外伤性脑出血中的诊断价值,为患者检查准确率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丽江市宁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外伤性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CT检查,观察组采用MRI检查。对两组检查得出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图像对比分析,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96.67%)明显比对照组(66.67%)的诊断符合率高(P<0.05)。观察组(MRI)检查对于患病部位中脑挫伤、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及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不同分期的检出数量比对照组(CT)检出的数量更多。结论:外伤性脑出血患者检查观察组(MRI)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T)的诊断符合率,在外伤性脑出血诊断中CT与MRI诊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关键词:外伤性脑出血  CT  MRI  诊断符合率

外伤性脑出血常因车祸伤、跌伤、高处坠落等引起,起病急、一些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发展迅速,治疗预后差,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96%的患者都需要住院治疗,重者进行手术治疗,给医疗事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也给许多群众带来了生命的希望。而如何做好更好地前期以及全程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及检出技术,是当下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本研究通过实验,希望能够对外伤性脑出血检查方式、影像学表现、病变特点以及图像质量的对比,得到更优越的检查方式,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为外伤性脑出血的诊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1.资料

選取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丽江市宁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外伤性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龄18-55岁。本研究已取得患者本人以及其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2.方法

本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CT检查,观察组为MRI检查。所抽取的60例患者均行CT与MRI检查,检查结束后,对两组检查得出的图像清晰度和外伤性脑出血不同时期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图像中不同时期的外伤性脑出血患者对哪一组图像的质量更清晰,诊断符合率更高。

2.1 对照组

CT检查设备使用德国SIEMENS(西门子)Somatom 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 扫描范围:自颅底(枕骨大孔处)至颅顶, 仪器参数:管电压120kV, 管电流200mA,层厚5mm,层间距5mm,矩阵256×256。

2.2 观察组

设备选用德国Skyra 3.0T超导型MRI成像仪,8通道头颅线圈,矩阵320×224。

3.结果

3.1 两组检查对患病部位的比较。

两组患者60例外伤性脑出血患者均经过对照组(CT)和观察组(MRI)检查后,其具体患病部位如下:

从以上表所知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MRI检查出的数量相对于CT检出的例数多,急性期CT检查出的例数比MRI检出的例数多,由于MRI在定性和鉴别诊断外伤性脑出血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而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CT检查出的例数比MRI更低。

3.2 两组患者图像对不同分期诊断符合率的比较

60例外伤性脑出血患者均经过对照组(CT)和观察组(MRI)检查后,最直接其不同分期见表3-5:

从表3-5中可以看出,两组检查在急性期的诊断符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对照组(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比观察组(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 两组检查关于患者患病部位进行分析

由表3-1、3-2、3-3、3-4、3-5可知,对外伤性脑出血患者,MRI检出的患病部位明显比CT检出的多,外伤性脑出血CT检查通常在出血6小时左右发现头颅内有异常高密度影,在结合临床症状的表现就可以作出初步的诊断。本研究中,在一些处于急性期脑出血的患者,CT检查能准确出血的部位,而在MRI检查中急性期脑出血没有明显的异常变化,还有可能与脑梗死混淆。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外伤性脑出血患者,在MRI图像上能清晰的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以及大小。而在CT图像上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脑出血都呈低密度,难以区分,因此MRI的检出率明显比CT高。

现CT与MRI检查应用于临床越来越广泛,为人体各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MRI检查的诊断效果比CT理想,它能准确病变的部位、形态与周围软组织之间的关系,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辅助意义,能为临床医师提供重要的指导意见,值得继续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龙,宋振强,钟敏,等.脑梗死与急性脑出血的磁共振DWI、SWI诊断价值评估[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34(10):33-38.

[2]王恒禄,王超,李泽福,等.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0,4:256-603.

[3]彭东,何承勇,徐华.对比分析磁共振成像与CT对脑出血鉴别诊断的价值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3):47-50.

[4]郑穗生,刘斌,等.MRI诊断与临床[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