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药物性疗法对当代高校教师腰肌劳损的研究

2021-12-27 23:07高德胜王煌林娉婷施俊敏郭隆昌王世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教师

高德胜 王煌 林娉婷 施俊敏 郭隆昌 王世芳

摘要:高校教师面临巨大的教学、科研等压力,长时间伏案工作现象普遍,姿势持续固定不变,大多数老师都患有腰肌劳损。多数老师因为工作原因,没有选择及时治疗。等到病情严重的时候,使用一些抗炎镇痛类药物,效果不佳。不仅没有缓解腰肌劳损的问题,同时伴头痛、失眠等并发症。但是老师有充足的假期时间,运用这段时间,可以通过非药物治疗的方法来治疗教师身上的腰肌劳损等问题。该方法不仅效果显著,对身体危害小,能有效缓解高校教师腰肌劳损问题。同时非药物性治疗也对腰肌劳损、肢体僵硬等慢性疾病有更好的预防效果。

关键词:腰肌劳损 非药物性治疗 委中穴 教师

正文:

1.1研究背景

1.1.1非药物性疗法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非药物治疗即利用除药物以外的理化等方法或手段来对疾病进行治疗。例如,用针灸治疗头痛、面瘫,用火罐治疗血瘀、风湿病或者用推拿治疗肌肉痉挛、疼痛。随着人民医疗卫生意识的提高,大家不仅关注药物的治疗效果,更加在意药物的耐药性和有无毒副作用。而针灸、拔罐、推拿等非药物性疗法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固有特色和优势,是传统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对于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没有耐药性和副作用。同时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应用不断拓展,由此可见,非药物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1.2 当代高校教师腰肌劳损的形成与治疗方法

腰肌劳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腰部疾病,主要症状是腰部的一侧或两侧疼痛,病势缠绵迁延而难愈,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腰部劳损占机械性下腰痛的70%,主要发病是由于腰背过度拉伸损伤或椎旁肌肉和肌腱撕裂,腰部肌肉承受的拉力过大,导致肌纤维过度劳损,进而导致肌腱末端附近的肌纤维断裂。腰肌劳损导致肌肉损伤分轻度、中度和重度损伤,可以出现长短不一的腰部疼痛不适。在日常生活中腰部肌群需要承受支撑的压力。若腰部肌肉处于长期紧绷受力的状态,易发生损害,如果没有及时休息和治疗,长时间积累就会造成慢性腰肌劳损。当代高校教师普遍患有腰肌劳损。然而,大部分老师使用消炎药,镇痛药等药物治疗,并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而且容易复发,长期服用对身体也有一定的隐患。1.1.3 针刺、拔罐委中穴治疗腰肌劳损

宋元以来多种歌赋频频提及委中穴主治腰痛。自《琼瑶神书》论述多种腰痛治疗均用到委中穴,更提出“委中二穴(治一切腰腿脚疾等 证)”。《针灸玉龙经》 曰:“ 脊膂强痛泻人中,挫闪腰疼亦可针。委中亦是腰疼穴,任君取用两相通。”以上都强调只要有腰痛之症状,都可以用委中穴来治疗。至明代徐凤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于《针灸大全》中总结出四总穴歌“腰背委中求”。另在《针灸大全》中收录的《灵光赋》也提到“两足拘挛觅阴市,五般腰痛委中安。”所以, 不论虚实腰痛均可选取委中穴采用合适的补泻方法治疗。【1】通过委中穴治疗腰背部疾患的方式有多种,古有针、灸、刺血、拔罐和拿按等,今有小针刀、浮针、电针和穴位注射等。以委中穴临床实用性较强、效果显著而为诸医家广泛应用。【2】通过针刺委中穴可以减轻疼痛,减少炎症物质积聚,稳定肌肉的痉挛,同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炎症物质渗出得到减少,有助于肌肉痉挛的恢复,使腰肌的劳损得到代偿和缓解。同时中医认为拔罐可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舒筋活络、散瘀止痛。对身体起着良性刺激作用。因此,在委中穴拔罐可以治疗腰肌劳损、慢性疼痛等。另外,在日常保健中,通过按揉的方式经常刺激委中穴,能过有效地改善腰背痛、风寒湿痹症状。

1.2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非药物疗法来缓解和治疗当代高校老师的腰肌劳损问题,有利于帮助高校老师选择一种更为安全、高效的方式来缓解疼痛。腰肌劳损又称为腰背肌筋膜炎或功能性腰痛,主要是指腰骶部的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损伤。在临床上并无针对性地药物治疗方法,部分西药、药膏等治疗手段只能从症状入手,暂时缓解疼痛,但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源头上入手。而然通过推拿、拔罐、针刺等非药物疗法刺激委中穴可以疏经通络、减少炎症物质积聚,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对于长期伏案作业、工作量大的患有腰肌劳损的高校老师们可以通过课余时间进行理疗,循序渐进,及时缓解肌肉僵硬、痉挛、损伤等问题,抑制无菌炎症的产生,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2.1.1通过调查高校老师最普遍的慢性疾病。

通过随机抽取我校100名任课老师进行调查,发现有83%的老师患有不同程度的腰肌劳损,其中52%的老师情况严重,由于工作劳累,腰痛反复发作,病程时间不等,一般为3天~14天。同时腰肌劳损程度和年龄存在一定的正比例关系。40岁以下的老师大多出现暂时性的腰酸背痛,经充足休息之后,情况缓解;40岁以上的老师由于肌肉弹性下降,机体组织逐渐衰弱,长期患有腰背疼痛的症状,需服用中成药和消炎止痛药物。同时老师们腰部肌肉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年龄越大,腰肌劳损病发的次数就越频繁,症状就越严重【3】。

2.1.2高校老师们对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和态度。

根据我们发放的100份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老师是服用药物来缓解或者治疗腰肌劳损的,同时一些年轻的老师认为身体还很健康,根本不在乎腰酸背痛的影响。其中很54%老师了解非药物治疗的方法,但是大都没有去体验治疗,感觉浪费时间,见效慢。但是也有42%老师很赞同非药物性治疗,认为非药物治疗的效果非常明显,认为这是治疗慢性疾病的有效方法。教師的态度形成了两极分化,让我们更加坚定推广非药物性治疗腰肌劳损的必要性。

2.1.3.我们比较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

抽取我校“艾尚你”理疗馆及各学院腰肌劳损患者共50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的25例患者中男17例,女8例,年龄在23~45岁之间,病程1~3年:研究组的25例患者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在25~30岁,病程1~3年。对照组采用盐酸乙哌立松片(卫材药业有限公司制造;国药准字H20133175)治疗;研究组在患者委中穴施以推拿、拔罐、针刺等非药物性治疗;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排除两组患者一般状况,具有研究性。

对比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P<0.05)。因此我们得出结论非药物性治疗腰肌劳损比药物治疗更加有效果并且副作用小。通过非药物性治疗的患者疼痛感明显减少,很少出现复发的情况,通过医院的全身检查症状基本消失。但是接受药物治疗的病人疼痛感有所减轻,但有明显的复发症状,且药物对身体的影响很大,经常出现失眠、头痛、身体僵硬,更甚至出现药物过敏。

综上所述,灸法对于穴位的刺激以及传统康复对腰肌的治疗是有效的,并且避免了药物毒副作用对于人体器官产生的不良影响,且非药物性疗法更易于大众信服与接收,故非药物性疗法对与腰肌劳损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乔明 李志伟 黄谦 腰背委中求学术理论溯源[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8,7(02):72-75.

[2]高俊虎 王博仑 刘巍 朴圣爱 基于“腰背委中求”理论浅谈对委中穴治疗腰痛病的认识[J].针灸临床杂志,2020,36(08):91-94.

[3]赵敏 体育教师腰肌劳损的预防和治疗[J].体育风尚,2018(02):118+127.

猜你喜欢
教师
教师作品选登
教师作品选登
《教师节快乐》
在课堂生成中凸显教师引导作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点评教师:祁斌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