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特点及发展策略

2021-12-27 00:34李国辉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李国辉

摘要: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对道路交通运输实际状况的提前预判,施工人员根据规划建设的交通运输工程能够充分满足通行车辆的需求,从而支持交通运输事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量的概念对于交通事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没有对一般地区预期交通运输量的正确评估,相关工作人员就没有可以依靠的数据和数学变量来进行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其规划的结果就可能脱离该地区交通运输实际,不适应地区发展需要。

关键词:交通运输工程;工程规划概念;工程规划特点;工程发展策略;

1交通运输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解析

1.1基础设施规模是高质量交通运输的基本条件

交通运输体系是重要的国家基础设施,中国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世界领先。在铁路为骨干,公路为基础,充分发挥水运,积极发展航空运输,适当发展管道运输的总方针指导下,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趋完善。一批重大工程陆续建成投用,交通运输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新模式不断涌现。中国的交通运输供给总体上已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具备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的基础条件。

1.2一流服务品质是高质量交通运输的根本追求

提供一流服务是高质量交通运输的根本追求,要求在满足全社会运输需求的基础上,提供更加安全、便捷、快速、舒适、绿色的运输服务。针对需求总量的增加和多样性的变化,调整运输产品供给总量,建立结构完善、层次丰富、价格合理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客运服务更加舒适化、高速化、便捷化;货运服务更加专业化、高效化、大型化、重载化。针对非常态的运输需求,需要通过经济手段、多服务方式、行政手段等多途径满足。

1.3适配经济发展是高质量交通运输的重要表现

运输供给适配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是交通行业综合能力的体现,交通服务经济发展的同时适度超前引领经济发展很关键。对中国交通运输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客运量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增长,货物运输需求量同样与经济发展成正比关系。

2.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特点

2.1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系统性比较强

就一般的建筑工程而言,其所要花费的时间成本与资金成本要比道路交通运输工程低,所以其建筑的实际难度一般也要低于道路交通运输工程。但是道路交通运输工程就不同了,其所需花费的资金较多、建设周期比较长,其涉及到的环节和单位也比较多,所以其工程特点本身就与一般的建筑工程相区别。规划人员在制定一般的建筑工程规划与道路交通工程规划时,所要注意的难点与特征也存在差别。为了更好实现对优良道路交通工程的建设,规划人员应该对交通运输工程内容进行详尽研究,通过规划提升待建设的工程运输量上限,提升该交通运输工程的运输量承载能力,进而促进我国交通工程系统服务能力的提升。

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系统性是比较强的。首先,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制定需要各方单位在参与工作时具有一定的组织性。规划人员在制定交通运输工程规划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待建设地区的详细交通信息等资料来进行。交通运输信息的搜集与整理的工作对规划的制定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只有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工作等具有组织与系统性,才能充分保证信息的有效性。规划人员应该搜集待建设地区的交通设施与运输情况的信息,搜集交通运输保养措施的信息,搜集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可能情况等信息,以此来作为制定优良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重要参考。

2.2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综合性比较强

交通运输工程规划需要规划人员考虑到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多重因素,其需要规划人员拥有综合性思考能力。交通运输工程规划工作本身的综合性属性比较强。具体而言,规划人员在制定交通运输工程规划时,不能仅仅考虑到影响交通运输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还应该考虑到其他方面的能够影响到交通运输工程规划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等的因素。一个交通运输工程的建设不能够仅仅被当做是一个交通运输的工具来对待。规划制定人员在制定交通运输工程规划时,还应该考虑到该交通运输工程规划对周围生态、人们的生活便利性、生产发展等多方面的影响。一个优良的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考虑因素是综合性的,不但能够提升交通运输工程本身的运输效率,还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施工人员在依照规划进行建筑施工时,应该保证其施工环节对当地造成的环境破坏尽可能小于当地环境承载力,并实现对环境破坏程度的尽可能降低。

2.3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政策性比较强

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制定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性与技术性工作,其受到政策的影响比较大。交通运输工程的建设应该服务于政府政策规划。一般的建筑工程只牵扯到经济上的利益和相关方的利益,但是交通运输工程的设计环节和单位比较多,涉及到了众多主体的利益,因此,在制定交通运输工程规划时,规划人员应该考虑到政府的利益平衡需求与当地民众意见等。一个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情况改善的交通运输工程规划固然是良好的,但是如果其政策属性不强,其规划的施行就会遭受到众多困难,其施行效果也不会良好。

3.运输工程规划的发展策略

3.1重视交通运输数据的收集

要想实现我国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良好发展,规划人员应该首要重视交通运输数据的搜集工作。基础性的交通运输量数据被搜集整理过后,规划人员应该对交通运输数据进行科学的数据处理,包括对具体的运输系统的数据处理工作,对交通运输设施情况的数据处理,对工程施工建设前的交通运输数据处理等。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科学性是实现交通运输工程规划正确性的前提条件。没有良好与丰富的交通运输数据,规划人员就无法开展规划的具体制定工作,其规划的制定就会流于表面,不能提高工程的交通承载能力,不能支持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进步。

3.2明确交通工程规划的目标

要想实现我国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良好发展,规划人员应该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具体目标,以此提高規划的准确性。规划人员应该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利用科学的综合性手段制定工程规划内容,确定一个具有实际效果的工程建设目标。在制定规划内容与目标时,明确规划所要解决的具体交通运输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确定交通运输工程的具体目标。

3.3分析交通工程规划可行性

要想实现我国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良好发展,规划人员应该在明确规划目标的基础上做好分析交通运输工程可行性的工作。规划人员在分析规划内容可行性之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工程的总体资源准备情况,具体抗风险能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风险因素等。规划人员应该从交通运输工程的建筑成本与收益的双面角度来综合考虑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可行性。

4.总结

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效益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其属于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国家交通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更高要求的重要途径,是塑造城市形态、提高城市活力的重要手段。要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效益,就要尊重市场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相关人员就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下的交通运输量变化测量结果与预估结果来实现对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精确制定,充分保证交通运输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马乐.绿色交通理念下的交通运输规划探讨[J].智能城市,2020,605:129-130.

[2]吴娇蓉,陈法安,朱启政,刘诣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五年发展规划编制解析[J].城市交通,2015,1306:1-8.

[3]钱俊杰.绿色交通理念下的交通运输规划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09: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