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剧现状与前景的思考

2021-12-27 00:34刘益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发展前景现状

刘益

摘要:苏州最具代表性的戏剧就是苏剧,苏剧的表演风格带有很强烈的地方色彩以及特点,依托于苏州的方言,并且苏剧也被收录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但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以及进步,苏剧作为传统戏曲表现出了逐渐衰弱的趋势。与其他地方戏剧种类进行对比后,不难看出苏剧在不断的成长以及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才会逐年呈现出衰弱的趋势。因此,本篇文章针对苏剧的现状以及前景进行思考,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一些有利于苏剧发展与传承的借鉴。

关键词:苏剧;现状;发展前景

引言

苏剧是由“苏滩”演变而成,苏剧起源于苏州,迄今为止已经有了三百多年的历史,也逐渐成为了苏州地方戏曲剧种。针对于唱腔来说,苏剧有着其独特的味道,其温和细腻、优雅又朴实,音乐部分有昆曲曲牌、南词以及滩簧曲调这三部分组成。在苏剧的表演中,旋律以水磨调为主,细腻圆润,唱一声就有三声叹息,唱得如诗一般优美,加上一些对白,使苏剧在表演风格上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充满了地方戏曲的特色。由于苏剧的唱腔和曲调贴近自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曲调中混杂着大量的太平曲调、昆曲曲牌、民族小曲等,也可以说苏剧是由多种文化、多种特色、多种曲调的组合而成的。

一、现阶段苏剧面临的问题

(一)针对于继承队伍而言

针对于苏剧的继承队伍来说,现阶段面临着人才大量流失的问题。长时间以来,大多数的苏剧演员都是昆剧演员,并且在苏剧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昆剧技巧,对于演员来说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胜任,这就导致了单一的昆剧演员严重流失。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世界的多元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不断涌入的多种新型音乐形式对传统戏曲的演员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更多的传统戏剧演员逐渐转向了现代化戏剧形式的表演中,这非常不利于苏剧的传承与发展。苏剧的衰弱可以追溯到九十年代后期,从那时候开始,专业的创作人员以及演员就在不断的减少,从而导致苏剧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重要人才的流失,进而使苏剧在人才创新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二)针对于剧目创新而言

针对于剧目来说,因为缺少特色剧目的支撑,从而导致苏剧难以根据时代的变化而进行创新。难以突破创新形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苏剧本身就缺少自身的特点,因为在表演形式上来说,其主要的依托是昆剧,虽说苏剧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史,但是在曲目上来说,很难创作出具有苏剧特色的曲目,这也是苏剧为什么不断衰弱的最重要的原因。在对苏剧的曲目进行不断创新的同时,还要遵循苏剧中昆曲的特点来进行编曲,这样确实有着很大的难度,因此,在剧目创新方面,苏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除此之外,怎样才能创作出具有苏剧自身特点的、能被广为流传的曲目,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针对于传承而言

苏剧是民族戏曲中比较重要的曲目之一,同时苏剧作为苏州地方特色文化的法院以及傳承之地,理论上来讲,必须要受到地方政府的庇护。但是根据近年来苏剧呈现出的趋势来看,苏州地方政府对于苏剧的传播以及保护的力度显然是不够的,并且严重缺乏完善的保护措施。现代苏剧在传播以及表演的过程中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在苏州本地,只有苏州市锡剧团每年会组织与苏剧表演活动,但是这对于苏剧的传承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这也充分的体现了苏州当地政府以及苏州人民严重缺少对苏剧的传承以及保护。

二、苏剧前景的思考

(一)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寻求创新

不管是对于苏剧的传承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都必须要通过理性的分析后,深入分析苏剧的特点以及艺术品格,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其艺术文化本身的特点以及优势,创作出深受大众喜爱的剧目,同时还能够满足现代观众对地方文化的依托以及年轻人们的审美标准。在戏剧创作方面,与昆曲相比较苏剧有着更大的优势,完全可以大胆的拓宽苏剧的戏路和思路,但是为什么苏剧会走到如今这种地步,值得认真反思。因此,苏剧在创新方面可以借鉴昆曲的传承以及创新的方式,也就是可以适当的展开表演等一系列活动,例如:高雅艺术校园、戏曲走进大学生等活动。通过在各大高校中表演苏剧后,可以进一步的起到苏剧的宣传作用,培养更多的苏剧观众。

(二)培养苏剧传承演员

改革开放以来,苏剧培养过很多优秀的演员,但是老一辈的苏剧艺术家已经退出了舞台,怎样将老辈艺术家的宝贵艺术财富更好地传承下去,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苏剧能否很好被保护以及被传承,培养苏剧传承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措施,其核心就是传承人。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苏剧传承演员:首先,完好保存“继”、“承”字辈艺术家的舞台资料,以供年轻演员学习;鼓励青年演员树立勤奋奉献、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通过青年演员的刻苦学习,使老艺术家的精湛技艺得以延续,逐步形成一批能够支持苏剧类型的著名演员和表演者;学校应吸取以往培养的苏剧学生就业后几乎全部流向昆剧演出的教训,明确学科培养的方向,集中教育资源,办好苏剧班。一旦传承人的作用发挥出来,苏剧的表演量增加,其艺术魅力感染了大众,那么苏剧这个剧种就会被更多的人接受和了解。

(三)拓宽苏剧的生存空间

经过实践证明后,各级艺术节不仅是展示艺术成果的大舞台,而且有助于提高城市质量,促进城市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在各类节庆活动中,整合苏剧等地方文化资源,充分发挥节庆活动的延伸效应,形成具有苏州特色、辐射范围比较广泛的文化品牌。因此,苏剧要敢于自我宣传,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创造条件走出家门,参与周边城市的文化活动。当然,从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节庆活动只是一个方面,苏州在苏剧复兴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内外著名旅游城市,近年来文化旅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苏剧融入苏州旅游,将极大地丰富苏州文化旅游的内涵,凸显其特色。同时,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高度的运作。它是现代社会的主要信息提供者。苏剧表演可以在电视和广播上安排,以提高苏剧艺术家在群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让观众了解和喜爱苏剧。希望苏剧能通过以上途径突破进入市场的“瓶颈”,逐步走出一条“演出多”的道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苏剧作为我国传统戏曲中比较重要的剧类之一,解决苏剧现阶段面临的困境迫在眉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复苏苏剧任重而道远,但是仍然可以坚信,按照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推进文艺组织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艺术生产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艺术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并且经过苏州地方政府对苏剧的加强重视,苏剧这枝枯萎的花将会重新绽放。

参考文献:

[1]何明昭.浅析苏剧的衰微与发展[J].青年文学家,2021(02):161-162.

[2]董酌交.从“苏剧”看“剧种”的“产生”和“消亡”[J].戏剧艺术,2019(06):87-97.

[3]冀洪雪.苏剧现状与前景的思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9(03):29-32.

猜你喜欢
发展前景现状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运用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之我见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