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碳中和的新能源汽车创新与发展分析

2021-12-27 00:34纪浩荣李谦乐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碳中和新能源汽车创新

纪浩荣 李谦乐

摘要:2020年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年份,该时期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了新能源汽车规划目标的收官,同时也是新能源汽车投入市场的一年,特别是国家提出“2030碳达峰”以及“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所以需要从该角度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本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讨论动力电动化的新进展与能源低碳化的新要求,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关键词:碳中和;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两个目标。不过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依然存在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问题,其中汽车排放的尾气占有很大比重,这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今后我国需要继续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并且通过多项措施引领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热潮,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社会现状

如今我国依旧面临着大气污染问题,特别是碳排放问题,所以环境保护形势依旧严峻。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发现,汽车尾气是影响我国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一些碳化合物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需要汽车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新能源汽车重视起来,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发展。如今我国推出了诸多的新能源汽车购买政策,比如零利率贷款、零首付买车、以旧换新政策都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空间。在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汽车也成为了很多家庭可以购买的消费品,而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多,让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又一个发展机遇[1]。

(二)产业政策现状

工信部在2019年出台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2020年又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改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在《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更是提出了将财政补贴政策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

(三)心理角度

有研究人员发现,用车体验、感知价值与顾客满意度都在正向影响着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其中顾客满意度和感知价值等心理因素对消费者的购买有着直接影响,生活方式与经济环境等环境因素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起到间接影响。此外,国家继续对外开放与打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都有利于优化投资环境,增多新建纯电动汽车企業投资项目,比如我国积极加强新能源汽车的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充电基础设施[2]。

二、国外新能源发展动态

(一)美国

从世界范围看,美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政策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奥巴马任期内通过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展政策制定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2013年《电动汽车普及蓝图》中也提出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技术的发展。据统计,2017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1282辆,累计销量达到142471辆。

(二)日本

日本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将绿色税制、购车补贴、分层次建设充电设施作为主要政策,早在2013年,日本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经完成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的目标,其中2014年的《氢燃料电池战略规划》中提出2020年国内电动汽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2025年日本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200万辆[3]。

三、影响大众购买新能源汽车因素

(一)个人因素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来看,与消费者有关的因素包括个人收入、受教育程度以及环保意识。有研究发现,高收入以及高学历消费者更加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消费者除了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强。与此同时,消费者收入水平也会影响购买汽车的档次,而高收入消费者自身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重视绿色消费。

(二)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消费者的从众心理主要体现在个人以他人行为当做参照,然后和多数消费者具有相似的消费意愿,一旦周边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容易让潜在的消费者产生消费倾向,而消费者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循环反应,有利于推广新能源汽车。

(三)市场政策

在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为了保护本地区企业出现了影响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的阻力,还有部分地区对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和类型进行规定,然而部分地区未能出台相关政策加以限制,由此说明市场准入政策发展期间目前尚不完善。

(四)价格因素

正常来讲,当消费者水平达到一定状态,市场上某种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小。反之,需求量上升。目前的市场中商品价格偏高时,人们一般会较少选择或者不购买该类商品,而是通过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商品替代,所以说市场价格也对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产生了影响[4]。

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要求

(一)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宣传

其一,提升消费者的认同感。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了企业产业的发展,也关系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需要消费者具有前瞻意识,在满足消费需求的过程中发挥新能源汽车的节能优势;其二,针对年轻人加强宣传。在今后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针对青年群体加强宣传,这是由于青年人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并且技术偏好明显,通过宣传可以发挥示范效应;其三,改善政府采购模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期间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由此在消费群体中树立良好形象,引领消费热潮,从当前来看各地政府和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采购型号没有提出明确要求,所以新时期需要政府加大新能源汽车采购力度。

(二)加强技术研发

其一,设立专项资金进行整车开发和品牌建立。各地政府要结合实际情况设立专项资金,加强纯电动汽车以及混合电动汽车的研发,并且要对满足发展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提供经济和政策支持。此外,需要加强外部合作打造品牌,完善整车开发流程,发挥电动汽车安全性、适用性的优势;其三,建立纯电动汽车集成仿真技术平台。我国需要基于动力平台硬件设施完善纯电动企业技术体系,在利用相关系统平台过程中全面提升能源效率和能源回收率,还要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结构创新体系,掌握核心技术,在降低整车重量的同时保证汽车安全性。

(三)完善充电设施

其一,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必须加强充电桩的建设,完善城市公共充电网络,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比如在住宅、单位形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主体,逐渐完善功能;其二,提升配套电网保障能力。要求加强充电设施建设,得到各地政府支持,结合地区发展情况以及建筑物配建充电基础设施的要求提升建筑物用电设计标准。与此同时,要求电网企业为充电基础设施接入电网提供便利,并且由电网提供无偿服务[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过车中,新能源汽车无疑是当前的热门行业,在碳中和的目标下,需要积极推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国家在政策、技术与资金方面还需要继续支持,通过减少汽车尾气有效改善人们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长令.推动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应用与发展,助力中国实现碳中和[J].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1,22(6):28-30.

[2]孙俊杰.特锐德:充电网+新能源汽车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路径[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23(4):66-69.

[3]武双贺,王攀,李龙辉.基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分析[J].时代汽车,2021,22(9):101-102.

[4]李云燕,宋伊迪.碳中和目标下的北京城市道路移动源CO2和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效应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21,13(3):113-120.

[5]程梁.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潜力:来自中国市场的实证研究[J].中国航班,2020,12(34):7-8.

猜你喜欢
碳中和新能源汽车创新
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概况和发展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旅游风景区碳估算与碳中和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