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分析及管理

2021-12-27 00:34顾祥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

顾祥

摘要:伴随着中国特色经济体系的不断健全,中国加入全球化建设中的脚步不断加快,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受到挑战。随着境内国际金融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危机开始出现,国际汇率也在不断变化,我国商业银行要想保持长期稳定良好的发展局面,就需要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本文将分析的重点落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并对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分析及管理

引言:

在中国经济重要战略机遇期背景下,国有银行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负债业务作为银行的主营业务,存在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只有对银行风险进行把控,才能将风险的发生率降下来。经济发展与金融的发展息息相关。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促使金融业稳定持久运行。

一、金融风险分析

(一)市场风险

银行供应链融和价格风险以及汇率风险关联密切。价格风险是指一种物品市场价格发生变动的风险,也称为利率风险,国债的市场利率变化对债券价格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商品价格变化是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商业银行较为常见的风险就是这种风险。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波動而引起价值波动。

(二)法律及操作风险

法律法规的设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法律法规越完善对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越具体。法律风险也可以称为市场风险。供应链信贷金融业务作为目前新型的商业金融服务,与之前传统的商业金融服务在发展模式和应用特点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采用供应链进行融资主要指的是中小企业所拥有的私有财产。一般来讲,供应链金融所带来的法律风险也是抵押品出现的法律问题。首先是物品的所有权问题,其次是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法律出现漏洞。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不善的管理而给银行造成重大的损失。银行供应链金融作为现代社会环境下推出的新型金融服务项目,在自身保有多样性的同时,在市场中缺乏交易对手或缺乏愿意与之合作的伙伴,导致银行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应有的交易。这种流动性风险不仅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还可能导致银行倒闭。

(三)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作为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中常常可以见到的风险之一。它的成因是因为交易一方不履行合同而造成经济损失。供应链金融与传统的银行信贷不同,它是新时代的产物。在以往的银行贷款业务中,银行会评估和检查单个企业的信用状况。在供应链金融中,许多企业同时被检查;企业参与各方面,最后,它可以创造一个新的发展局面。这导致了供应链金融中信用风险的增长,使得银行对信用风险的管理出现了瓶颈。不良信用风险出来存在于贷款中,还存在于其他投资产品中,像是抵押品、证券投资、金融投资等。

二、金融风险管理

(一)建立预警机制

贷款风险预测分析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贷款风险首先需要存在于银行风险管理决策中,只有进行风险决策分析,才能准确地把握个人信贷资金的实际收益情况。因此,建立一个反应迅速的业务风险预警机制显得十分必要。我国首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一级法务人员制度和总行和分行制度,目前的改革趋势是由以往粗放式的资本管理方式向集约式的经济管理方式转变。贷款风险综合分析主要基于当前国民经济经营风险和中小企业外部风险两个方面。

(二)建立风险保障机制

分散、转移和分期贷款风险是金融银行部门较为常规而有效的管理策略。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和完善行政审查与贷款信息分离的制度,提高企业贷款决策水平。推行银行抵押产品贷款,提高银行抵押产品贷款服务有效性。国有商业银行账户应当及时留足一笔坏账准备金。尽快推动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是当前市场经济国家分散管理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合法利益、稳定提高存款人投资信心的成功实践。随着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市场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应积极考虑尽快推动建立银行存款养老保险制度。

(三)转变金融业的增长方式

从我国微观经济角度来看,对我国现有的高风险金融资产应继续采取“差异化对待、本金保护、利息收入、一企一策”的风险管理办法。在明确履行风险管理信贷资产义务同时,要进一步规范风险信贷资产回收运行机制。首先可以开展征信工作,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加强企业贷款情况调查体系建设。它主要包括银行贷前贷后调查考核制度、审计考核制度和借前贷后财务检查考核制度。其次,建立企业贷款监管责任制。贷款责任制是赋予信贷员一定的权利,明确其工作职责和奖惩要求,实现权责利益统一的贷款管理制度调整信贷结构,优化资金投入。通过加强成本风险控制,增加利润,提高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管理能力。

(四)建立动态的监测机制

目前,我国的所有金融监管工作是由中央银行间接承担的,由金融监管直接承担的,这种监管的实施力度还不够。在经济体制转型、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的情况下,要积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动态的金融风险管理和市场监控长效机制。中国人民银行不仅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大型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审计上,还需要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审计和其他行政监督部门应将财务风险纳入财务审计和监督检查主要内容。

(五)实现产融结合

从企业财务风险与中小企业经营风险的相互关系角度来看,产品与融资的结合无疑是一种可行的战略选择。首先,依靠现金持股和固定资金实现市场资金有效组合。要通过实现信贷产品与融资相结合的简单形式,使其他金融机构直接参与金融企业生产经营,减轻金融企业的短期利息债务负担,减轻还贷压力,使商业银行和金融企业都能长期健康受益。最终,将银行参与中小企业资产经营管理,作为实现产业与融资相结合的重要基础。银行企业参与外资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出发点不是否定参与企业的合法性和管理服务能力,而是需要强化参与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总结

综合上文,在金融市场竞争的大趋势下,银行机构作为大型的金融机构,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是常见的,但需要管理者采取一些措施来防范后续出现的风险。国有商业银行要以正确的态度和管理方法保证资金的正常流通。针对已经存在的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应采取一系列手段来进行规避,使资金不会出现单一化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陆慰.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银行金融风险管理措施分析[J].财经界,2018,No.477(09):11.

[2]李思斯.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究[J].商讯,2018(12).

[3]柳林.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银行金融风险管理措施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10):12-14.

[4]陈思妤.浅析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地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对策[J]. 金融经济,2016,12(22):25-26.

猜你喜欢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汽车集团财务公司的产业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新常态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与防范研究
试论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
防范金融风险之解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文化构建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盈利状况分析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盈利状况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浪潮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