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2021-12-27 06:34蒋秋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创新与实践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

摘要:通过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保障实验实习教学、加强实践队伍建设、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抓好实习实训落实、提升毕业设计质量。不断创新与探索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企业经营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与实践

应用型高校一般指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办学定位以应用型为主,而不是科研型,旨在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级应用型人才。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实验实训条件,则是办好应用型高校的关键。因此,在“新工科”专业建设的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探索尤为重要。随着现代教育科学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断更新,实践教学越来越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以及科技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应用型高校着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其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多元化要素构成的。基于人才定位的角度考虑,主要涵盖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基于人才培养的参与主体考虑,主要包括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双导师制)和学生主体;而基于高校实践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考虑,则主要由认识实习、社会实践、军事训练、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现场实习(企业或科研单位等)、课程设计、专业大实验、毕业设计(论文)、以及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实践等教学环节构成。依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基本思路,统筹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基础训练、专业训练、综合训练、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突出特色。以下针对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提出如下拙见。

一、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应用型高校着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

和创业能力,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因此必须以新工科理念为导向,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调整和优化培养方案,以培养出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具备实践能力的高精尖应用型人才。

1.增加人才培養方案中实践教学比重。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对实践教学学分应提出明确要求,理工科、艺术类专业实践学分应占总学分的30%及以上,文科类专业实践学分应占总学分的25%及以上。

2.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目标为引领,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实践能力,强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施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指导制度,提高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指导实效。工科专业学生在企业完成工程技术实习答辩的比例应不低于50%。

3.在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理工类专业安排两个以上综合性的课程设计或大型综合实验;文学类、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应设置“学年论文”环节,应完成一篇及以上论文或调查报告;艺术类专业设置跨学科专业综合性设计环节。积极引进企业优秀课程,强化实践教学课程与企业实际生产的配合度。

4.强化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后期答辩等环节的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推进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双导师制”,并通过毕业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检测,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5.以项目制、科技创新俱乐部、校企合作基金等形式建设“全生命周期”工程训练室(中心)、创新创业实习实践基地;鼓励引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科技创新项目、创业训练计划,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等,推进校内竞赛活动更丰富、更活跃。

6.以创业学院为载体,系统设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等教学环节,着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方案中,专门设置创业基础课必修学分与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实现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全覆盖,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保障实验实习教学

学生经过系统学习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与实习,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融会贯通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提高技术技能,才能将所学知识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因此,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应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分重视校内外实践平台建设,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建设一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造创意能力、创新创业意识、企业家素养、人文精神和素质等各类实践教学基地与平台;通过校企合作更新、升级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及校内模拟生产实践场景,推进自制实验设备的研制工作,改造升级传统型实验项目,将综合性、设计性、研创性三性实验项目比例提高到70%及以上。

三、加强实践队伍建设

为切实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创新精神和能力,高校首先要立足于既有理论知识更要

有实践基础的创业师资团队,其次还可吸收校内一线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和校外企事业单位及研究院所的技术人员加入,建设一支专兼职并行的专业师资团队。

强化“双师双能型”实践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实践教学的高质量发展。通过鼓励青年教师进入企事业单位实践进修,并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讲座及邀请知名企业家来校交流指导等方式,拓宽教学团队开拓创新的视野和思路,提高教学团队的实践教学水平。推进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指导制度,提高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指导实效;积极推进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通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进而达到名师出高徒的效果。

四、组织开放实验项目立项申报及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

从教师层面:为切实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室利用率,高校可组织开放实验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并予以经费资助,根据验收结果,将指导教师工作量计入基本本科教学业绩点,充分发挥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从学生层面:统筹教学、科研实验室资源,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开放实验教学、科研活动和创新创业活动。通过开设开放实验项目,通过开发实验室与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开放预约平台,实施开放实验与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使开放实验室成为学生工程实践、科技竞赛、科研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的孵化平台。

五、抓好实习实训落实

加强教师对各类实习实训学生指导和管理工作,特别是对校外企业实习实训全过程负责;对实习实训活动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通过组织问卷调查、听取实习实训单位的反映等方式加强实习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引进企业生产流水线,校内模拟生产实践场景,让学生体验完整的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識运用能力。

六、提升毕业设计质量

1.从毕业设计(论文)组织领导、指导教师的遴选要求、学生的规范要求及组织选题到开题报告,从收集资料到研究设计(写作),从现场答辩到成绩评定,从经费使用到文献综述,从总结归档到成果处理,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和规范性要求。

2.强化信息化、规范化的过程工作,通过实践教学管理系统,使毕业设计(论文)在网上进行题目申报和选题等工作,并进行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教学检查;同时,通过校外实习管理平台,对学生在企事业单位实习的情况实施实时检查与规范管理,并通过系统提交相关实习日志、周志、实习报告等。

3.在选题上,要求理工类专业选题尽可能结合社会生产实际,其中,工科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真实来源于企业实际情况的选题比例不低于70%,人文管理类专业选题尽量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教育实际出发,要求一名学生一个课题。

4.制订与实施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对选题、开题、指导教师职责、组织安排、答辩、成绩评定等工作环节都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

5.对毕业论文初期(选题)、中期(进度)、后期(答辩)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强化毕业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检测工作,以全面反映毕业设计(论文)整个过程是符合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的。

6.开展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工作,每年组织各专业进行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每个专业推荐优秀论文由学校汇编成册进行展示与交流。

总之,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探索,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条件保障;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面向各行各业着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工程实践能力和企业经营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我国应用型高校建设势头良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04-28

[2]丁淑芳.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价值认识、作用机理和路径选择[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07):46-49.

[3]方敏.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饮食科学, 2018,4X:193-193.

[4]马瑞彦,栗莎,王辉.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3(04):68-70.

作者简介

作者:蒋秋艳  出生年月:1963年6月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浙江金华  学历:本科  工作单位:中国计量大学教务处

职称: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创新与实践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论高中历史教学创新与实践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探析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