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1-12-27 08:05陈长忆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职院校

摘 要: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思政教育的创新形式,是思政教育的拓展与补充。“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克服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主要存在的问题,构建多层面多部门协作的课程思政创新机制,从育人队伍、资源平台、课外育人、示范效应方面下功夫,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高水平技术人才持续稀缺。十三五以来,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持续推进,职业教育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当前良好的政策形势下,如何转变观点,改革现有机制,将我们的人才培养提质培优,是所有人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型课程观,其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不但是推动思政课与其它课程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能把对人才的教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体现在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的促進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人才的培养。

一、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意义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017年12月4日,国务院制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在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要在职业教育领域推进“三全育人”试点,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高度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劳动者。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将思政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学生生活、学习、实践全过程,使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学习中感悟、在实践中成长。

二、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当前,在“三全育人”格局下,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努力让每门课程都渗透思政内容,以合力打造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课堂育人体系,共同实现育人功能。在国家政策引领下,教育界对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做出了很多有益的研究和探索。尤其是近两年,有关课程思政的研究由以往的注重单一课程的思政研究开始向专业思政研究,从课程内容向机制和策略研究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课程思政的广度和深度,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课程思政作为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德技双修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些探索都还不完善,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整体性不强,从上到下一体化联动体系还未形成。二是协作较为单一,多部门形成合力、系统性推进课程思政教育的机制尚待完善。

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内容

面对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有必要对“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更一步的系统研究,以促进思政教育与人才培养过程的紧密联系,使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一)构建多部门协作的课程思政创新机制

课程思政的建设目的,是要促进全员全体全方位育人。如何实现三位一体多方协同,将思政元素有目的、有计划、有效率,并且层层递进的融入各门课程和各种活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在潜移墨化中接受,不会产生排斥和逆反心理,真正地做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相互渗透有机统一,首先就是要构建多部门协作的课程思政创新机制。

1.学校层面

学校是一个整体的机构,其运行机制是引导并制定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和相应制度,这些制度是确保学校内部成员为实现学校整体目标而努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教育目标实现及学校各项机制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

引导、促进和保障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需要一整套完备的制度体系,包括管理制度、运行制度、考核制度及奖励制度。具体来说,就是职业院校党委要落实主体责任,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纳入学校整体布局,在体制机制、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制定有效措施。各级组织机构要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三全育人”领导机构,构建横向部门联动,纵向上下贯通的网格化的组织管理架构,确保各制度的完美落实。

2.教学管理层面

教学管理层面,构建课程思政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在制度上明确课程思政要求,提出教学改革研究相关规定,补充相应的考核指标,促使各专业教师将课程思政的建设落到实处。对于任何一种机制的实行而言,监督评价都是必须的。构建课程思政监督评价体系,首先要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育人长效机制。其次是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以更好地查看和反馈执行结果。将在教学改革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和课程推举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设立专项奖励机制以激励、推进和检验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3.学生管理层面

学生管理层面作为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机构,既要做好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的组织管理工作,又要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和教育。辅导员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重要纽带,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有最直观的体会。学工部和团委人员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思政建设策略,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思想状况进行引导,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进度进行监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及时从学生中获得的反馈消息,对问题进行查找,并有效改进。合力机制的效果,最终是要在学生身上进行体现,而学生是否满意,是否有获得感,是对融合效果进行检验的主要标准之一。

4.院系层面

(1)增进协作,提高教师的思政理论水平

增进思政教师和普通教师的协作,加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等学生管理队伍的协作。针对部分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思政教育认识和水平有限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应组织一批政治思想理论水平高、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教师作为思政工作指导组,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通过“帮扶”提高教师和学工人员思的政水平。

(2)打破思政教育各自为阵的现状,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不是每门课程都适合将所有的思政理念进行融合,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就是要根据不同的课程特色、开设时间和思政元素特点,统筹、规划合适的思政元素点进行切入。以职业能力养成为例,以时间为线,入学形成职业认知、中间提高职业技能、最后养成职业素养,使思政元素完全、合理、恰当地覆盖教学体系。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1)打造思政育人专兼职队伍,形成全员育人

目前职业院校的育人形势单一是显而易见的,辅导员、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各司其职,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协作。打造思政育人专兼职队伍,就是要对各个部门进行协调和调配,使部门中相关人员的教育内容互相补充有机统一。改变思政教师仅作用课堂的现状,强化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水平和能力,促进班导师在专业和生活、思想方面的指导,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重视辅导员勾通和反馈,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业务水平强的思政专兼职队伍,形成立体的育人格局。

(2)整合资源,搭建课程思政资源平台

课程思政的资源缺乏现象不是真的资源不足,而是各自为政没有进行有效的整理整合。搭建统一有效的课程思政资源平台。一方面在平台中提供国家政策、社会热点、传统文化、道德模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工匠精神等内容供师生学习和参考。另一方面,可以将优秀的课程思政示范课讲课视频上传至资源平台,供大家观摩。第三方面,吸引更多的同志参与到资源库的建设中来,及时更新资源,与时俱进,对各类思政元素进行补充和完善,使之成为一个推广传达最新最正确观念的平台。

(3)丰富课外育人实践活动,拓展素质教育渠道

搭建课外育人实践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活动,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参与活动,可以培養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在和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的交往中获得认同感,增强自信心,为培养健康人格打下良好基础。各志愿者和帮扶服务,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促使从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其它各种活动的开展,都能成为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增加社会体验、开拓视野、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强化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

(4)推出先进,深化课程思政的示范效应和幅射

在党委的领导和学校政策的推进下,通过二级院系的积极主导,横向部门联动,纵向上下贯通,凝聚集体的力量和教职员工的智慧,在学校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和学校历史资源,打好组合拳,形成特色,打造红色思政教育基地。鼓励优秀、表扬先进,打造示范专业、示范课程、示范课堂,评选优秀大学生、励志青年,让示范效应深入人心并幅射到社会。

四、结论

课程思政的提出和实施,是“三全育人”下高等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需求,它需要职业教育人秉承立德树人的宗旨,集合多方力量、多部门形成合力、系统性推进,使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真正惠及学生,真正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Z].国发〔2019〕4号,2019.

[2]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模式探索[J].陈荟洁.教育与职业,2020(19)

[3]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郭玉娇.新西部. 2020,(15)

[4] 课程思政“三全育人”格局的构建[J].王立国.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作者简介:

陈长忆(1973-),女,四川泸州人,软件工程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高职院校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