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兽医治疗常见猪病的用药策略探讨

2021-12-27 09:05叶华林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摘要:近年来,在生猪养殖中猪病呈现出高发趋势,轻则影响生长发育,重则导致死亡,给养殖场户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因此基层兽医积极做好猪病防治工作显得至关重要。在养猪生产中应该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按照全新的理念和标准进行和完善生猪饲养管理工作,对以往猪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和调整,以确保养猪生产更加顺利的开展。本文主要围绕当前在猪病防治的常见问题进行讨论,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兽医;常见猪病;用药策略

引言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现代生猪养殖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农业大国,生猪经济发展以及产品产出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常见病防治用药进行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可以规避较多养殖风险,也能回避很多现实问题,因此对于我国现代生猪养殖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生猪养殖常见病症的特征分析

在生猪养殖实践中,传染性肠胃疾病是常见病,仔猪患上传染性肠胃炎后的死亡率较高,因此养殖人员应该注重仔猪的临床症状表现,一般而言在猪患病后体温会迅速升高至40℃,且食欲下降,出现精神萎靡、腹泻、呕吐等症状,排泄物夹杂气泡和乳块,并伴有恶臭气味。随着时间的推移,仔猪的饮水频率不断增加,但是却伴有脱水症状,一般在一周左右会陆续死亡,即便存活下来的仔猪,其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成猪患病后出现食欲不振、不爱活动以及饮水频率增加等特点,同时成猪也会出现呕吐、腹泻问题,排泄物中可见食物的不完全消化体,成猪明显消瘦,但是由于成猪的抵抗力较强,因此死亡率偏低,而且成猪患病后可在一周内自行痊愈,并产生抗体,日后不会轻易再患肠胃炎,但是成猪患病后会影响自身的体重继续增长,对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2基层兽医诊病存在的问题

2.1对生猪疫病认识上的错误

无论是基层兽医还是养殖人员,对生猪疫病防控普遍缺乏正确认识,很多养殖人员会将所发生的疫病简单化处理,并没有认识到生猪流行病的破坏性和复杂程度,因此经常错过最佳的防控、治疗时机,进而直接影响养殖利润,若由于对疫病的防控、治疗不当就会造成疾病的传染流行,有些疫病会危及整个养殖场,而且还有可能对整个养殖区域造成影响。此外,生猪疫病的发生与养殖环境、疫苗的接种以及日常的消毒都有密切的关系,养殖人员对这些工作的怠慢,也是造成生猪感染发病的前提。基层兽医对疾病的重视也存在欠缺,虽然目前大多数生猪疫病都可以预防和治疗,但仍有很多非传染病会对生猪的健康造成影响,甚至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2.2用药错误

某些基层兽医在用药过程中只侧重于使用中药或西药进行治疗,无论何种疾病都使用西药或中药治疗,且在用药前也未分析病因。在实际中,应当做到对症下药,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药效。此外,还存在盲目用药的现象,如过量用药、不注意药效成分,某些药品中明确规定怀孕母猪不能使用,但是某些兽医却不按使用说明,进而造成经济损失。最后,某些兽医认为使用抗生素能够解决生猪的一切疾病,有时甚至会出现多种抗生素混合使用的现象,这种错误的用药方式会导致生猪体内的药物残留过多,影响猪肉及其产品的食用安全。

2.3免疫误区

目前无论是养殖人员还是基层兽医,在猪病预防过程中经常会忽视预防接种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并且在生猪进行接种时,也没有对接种药物的名称、剂量以及接种时间进行记录,造成漏针、多种以及接种不及时的现象。同时养殖人员还存在“一针永逸”的错误认识,进而增加生猪的患病风险。

3优化基层兽医防治猪病的措施

3.1正确合理用药

在豬病防治中,基层兽医人员要确保用药的科学合理性,控制猪病传播。在用药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说明书及实际情况控制好使用剂量,定期更换消毒药物,结合不同的药物合理选择使用方法,例如:口服、肌注、皮注等等,确保达到最佳的用药效果。在用药无效的情况下,要及时更改用药方案,联合用药,对症治疗,提升猪病防治水平。

3.2保证药品质量

在猪病防治中所应用的药品,要确保其质量达标,方可保证用药效果。针对基层猪病的防治,兽医人员要统一采购药物,从正规厂家进行采购,采购前货比三家,选择信誉高、价格合理、质量有保证的生产厂家。采购后要做好储存管理工作,避免药效受到影响。使用药物之前,应检查药物,确认其处于有效期内,无变色、沉淀等现象,保证用药安全。

3.3提高兽医的医疗水平

基层兽医作为猪病防治的重要支撑力量,自身医疗水平的高低,是影响猪病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要进一步提升基层兽医的医疗水平。兽医部门要定时定期加强对基层兽医人员的培训,制定健全完善的培训制度,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优化培训内容,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切实提高基层兽医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医疗水平,以便于更好地帮助养殖场户解决在生猪养殖和疫病防治工作中所面临的疑难问题。

3.4重视消毒

作为基层兽医人员,自身必须要明确消毒的重要性,进而指导养殖场户认真做好消毒工作,有效杀灭细菌病毒,为猪群的生长营造健康的环境。在消毒期间,要指导养殖场户正确选择使用消毒药物,合理控制好消毒剂使用量,科学选择消毒方法,对圈舍、墙面、地面、槽具以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要定期更换消毒药物,避免产生耐药性降低消毒效果。一般情况下,每周消毒2~3次即可,疫病高发期应每天消毒1次,常用消毒药物有生石灰、烧碱水等。

3.5应制定合理免疫程序

基层兽医人员要高度重视免疫工作,协助养殖场户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程序,认真做好强制性免疫工作,控制好免疫接种剂量,合理使用免疫接种方法,正确控制免疫接种时间,病猪、刚断奶的猪禁止免疫,免疫接种前后禁止服用抗生素类药物,避免影响免疫接种效果。

3.6培养生猪疾病防治的复合型人才

当前的社会正处于科技大发展时代,而人才乃兴业之本,因此生猪常见疾病的防治必须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也关系到我国未来的民族振兴以及经济发展。我国当前的生猪疾病防治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在大规模的农业结构调整方面需要多元化人才共同努力,传统的兽医工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通过现代技术探索,可以培养我国的复合型兽医技术和管理人才,并在生猪养殖的探索中不断借鉴成熟经验,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阶段,各种类型的技术仍属于探索过程当中,由于国情以及条件等多方面的差异性,不能完全模仿或照搬其他国家的成熟经验,而是需要结合本国实际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猪养殖发展之路,可以让双方互通有无并针对生猪疾病治疗中的难点进行突破,在条件成熟后再将其进行推广,促进我国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虽是传统的生猪养殖大国,但是一直以来都不是生猪养殖强国,很多地区还采用较为传统的养殖模式,大多的养殖户都是凭借自身经验或市场反响进行生猪疾病防治,因此兽医防治工作模式较为单一,而且效果不够理想。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生猪养殖的快速发展,必须强调多元化的兽医防治技术开发,针对生猪常见疾病进行有效防控,提升猪病防治的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虓堃.基层兽医治疗常见猪病的用药知识[J].吉林畜牧兽医,2021,42(3):28.

[2]张星彦.基层兽医在常见猪病治疗中用药常识探讨[J].吉林畜牧兽医,2021,42(2):14.

[3]雷变兰.基层兽医治疗常见猪病用药探讨[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12):73-74.

[4]徐艳.常见猪病治疗的用药方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2):139.

[5]姚万江.农村养猪常见猪病预防及治疗探究[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9):155.

作者简介:

叶华林(1991.12-)男,汉族,籍贯广东吴川,大专学历,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