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及其田间管理推广研究

2021-12-27 09:05李雪健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推广应用小麦

摘要:小麦(学名:Triticum aestivum L.),是我国三大谷物(玉米、小麦、水稻)之一,其产量和品质不仅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而且对于当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麦绿色种植技术可以通过加强小麦的现代化栽培、管理,优化小麦的产业结构以及进行病虫害的绿色防控,从而提升小麦的亩产量和品质,进而维系我们的粮食安全,守护好我们的“饭碗”。

关键词:小麦;绿色种植;推广应用

小麦是世界各地普遍栽培的粮食作物,其颖果进行研磨加工后生成的面粉,是部分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与此同时,小麦在可以通过相关的发酵工艺,是制酒行业和燃烧动力的主要原材料,可以促进当地相关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小麦种植过程中现代化绿色种植技术进行分析,进而针对性的提出小麦绿色种植技术的综合方案和推广应用措施,以求为小麦的绿色种植提供依据。

1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内涵

小麦绿色种植技术是指科学运用谷物联合收割机,现代化灌溉设备、病虫害智能监测系统设备以及病虫害科学防控技术,进行小麦的科学栽培和管理,从而提升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保证小麦的有效供给。

2 推广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意义

2.1 提升小麦的产量

绿色种植技术可以通过引进高产品种,进行栽培地的合理规划,以及小麦的科学管理,从而提升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有效缓解我国农业耕地人均占有量较低的困境。

2.2 提升小麦的品质

绿色种植技术可以通过对转基因技术提高小麦主要食用成分淀粉的含量和质量,从而打造出面包、苗条以及酒精发酵的专用面粉。

2.3 缓解农业面源污染

农药、肥料的过量使用,是引起的土壤污染、水源污染乃至引发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可以通过指导农药以及肥料的合理使用,有效缓解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增加农民的幸福指数。

2.4 增加农民收益

绿色小麦栽培、管理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高品质”的小麦,塑造本地的“小麦品牌”,提升小麦的价格,切实增加农民的收益,为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事业”助力。

3 绿色小麦重要种植技术简介

3.1 进行合理的规划

当地农业部门要依据本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对于小麦的栽培、种植制定科学的规划,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措施。

3.1.1 选择合理的栽培地点

依据本地区的气候特征(温度、湿度、降雨量等)、地理特征、土壤土质以及上茬栽培的农作物种类选择合适的小麦栽培地。在小麦栽培前,应对栽培地的上茬农作物残枝以及杂草进行彻底的清理,对土壤进行深耕、晾晒(可以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和藏匿的靶标害虫)以及平地等整地工作,为小麦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

3.1.2 品种的选择和栽培

依据当地的气象信息、土壤特征和病虫害的主要种类,选择合适的抗逆性(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等)以及抗病虫的小麦品种。同时,依据小麦品种的生长特性结合本地区的地理地貌,选择合理的播种日期和栽培密度,提高小麦农田生态系统的透光、透气性,确保小麦产量的同时,提升小麦品质。

3.2 小麦种子的精选和预处理

小麦的种子含有小麦萌发的全部营养物质以及负责小麦出土、苗期生长的部分营养供给。因此,应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小麦种子进行精选和拌种操作:(1)采用风力选种、人工晾晒选种等方法,选择外观饱满、种皮完整的小麦种子;(2)为提高小麦种子的萌发率和出苗率,可以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暴晒2~3个小时;(3)在播种以前,选择合适的拌种仪器,采用沪伴(22.2%噻虫嗪·1.1%咯菌腈·1.7%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等种衣剂进行拌种操作,从而有效避免麦长管蚜、麦二叉蚜、无网长管蚜等小麦芽虫以及小麦全蚀病等土传病原菌对小麦的侵害。

3.3 肥水管理

合理的灌溉和科学的施肥是保证小麦健康生长,提高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关键手段。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小麦栽培以前,对栽培地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PH值以及土壤中的营养成分进行精准的监测,依据小麦发芽以及苗期生长对营养的需求,进行农家肥料(豆粕、腐熟的畜禽粪便)、有益微生物菌肥以及能被小麦快速吸收的大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施用。一来,活化土壤,改善土壤土质,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和蓄水能力,为小麦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二来,可以满足小麦种子萌发和苗期生长的营养需求。(2)建造以滴管管道、水肥一体机为主的小麦现代化灌溉设备,对小麦进行精准灌溉和全营养的有效供给,这不仅可以保证小麦的健康、茁壮生长,而且,可以促进有效节约水资源和肥料的浪费,缓解日益严重的农业用水紧缺和肥料过量使用带来的污染问题;(3)在肥料施用过程中,要注意N、P、K等大量元素肥料在小麦苗期、抽穗期以及成熟期的合理搭配,与此同时,要注意Cu、Fe、Mn、Zn等微量元素的补充,避免小麦缺素病的发生。

3.4 病虫害科学防控

近年来,伴随着小麦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其小麦蚜虫、小麦黑穗病、小麦锈病(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等病虫害的发生日益严重,成为制约我国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小麦种植过程中,对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以人工喷施化学农药为主,这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也引发了3R问题(Residue—高残留 、Resistance—高抗性、Resurgence—再猖獗)。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可以指导小麦病虫害的科学防控:(1)采用黄板、昆虫性信息素、黑光灯、糖醋液以及智能孢子捕捉仪等设备结合“人工调查的方式”对小麦的方式对小麦的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进行精准的预测;(2)对小麦的病株、病叶进行及时的清理,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源;(3)合理引入异色瓢虫、草蛉等天敌,有效遏制小麦蚜虫的发生、发展;(4)喷施香菇多糖、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疫苗”,在小麦病害发生以前,诱导小麦体内产生病原菌的抗性;(5)采用无人机对小麦生态系统进行农药的喷洒,在喷洒过程中,要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化学药剂的合理轮换,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4 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措施

4.1 加强宣传

当前阶段,我国小麦栽培、管理的人员,以年龄偏大、思想相对陈旧的农民为主,其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主要运用相对传统的方法和技术,遏制了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因此,当地农业部门可以与宣传部门相联合,通过组织实地培训以及借助抖音、快手、微信等新媒体手段进行现代化小麦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提升小麦种植者的技术水平,加速小麦绿色种植各种措施的落地实施。

4.2 加强农技推广人员培训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水平是保证小麦绿色种植技术各项措施落地的有效手段。因此相关农业部门应对其农业技术的推广人员进行定期的现代化小麦栽培、管理技术的培训和考核,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绿色小麦栽培、管理的现代化体系。

4.3 打造现代化小麦栽培基地

为加速本地去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步伐,政府部门可以采取招商引资或者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的方式的方式,建立以小麦科学栽培、精准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为基础的现代化栽培管理基地,以带动本地区小麦绿色、科学种植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雪平,顾桂兰,靳艳革,等.早春大棚辣椒新品种濮椒7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9,(3):250-252.

[2] 陳建华,姜国霞,刘文冰,等.早春塑料大棚辣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4):84,87.

[3] 郭玉珍.基于精准农业绿色小麦栽培技术推广与田间管理方法探析[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15):55-56.

[4] 王炳琴,刘鲁明,卢英进.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8):177,179.

[5] 王伟.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2020(11):74-75.

作者简介:

李雪健(1992.11—)男,汉族,籍贯阜阳市颍泉区,本科学历,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及其田间管理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推广应用小麦
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基层烟站信息化防雷系统的应用与管护
创新方法在推广应用中的“有”与“能”
关于推进PPP推广应用问题探讨
兄弟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