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背景下张家口利用旅游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

2021-12-27 09:05亚生江•买买提袁志刚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冬奥会张家口乡村振兴

亚生江•买买提 袁志刚

摘要: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中国将在2022年举办冬奥会,河北省张家口市成为冬奥会的举办地,如何借助冬奥会这一契机,实现河北省的乡村振兴,是河北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冬奥会;张家口;乡村振兴

一、冬奥会对张家口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

(一)冬奥会对乡村经济建设的影响

奥运会对举办地经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拉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冬奥会对于河北省的直接影响就是带动了当地冰雪旅游业的发展,张家口借筹办北京冬奥会的机遇,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冰雪旅游产业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年接待游客逐年大幅增长,旅游收入从 2014 年的 237 亿元增加到 2017 年的 627 亿元。2017—2018 年雪季 ,河北省参与冰雪运动总人数为856.78 万 ,较上一雪季人数增长30.31% ;涉及冰雪活动累计达 217 项 ,较上个雪季增长39.1%,这不仅改变了“冰雪运动不进关”的状况,而且对于实现让三亿人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截至到2016年年底,张家口市还有1275个贫困村、27.76万贫困人口。截至2018年初,该市還有坝上康保、沽源、尚义、张北和深山区阳原5个省定深度贫困县,占河北省深度贫困县的一半。为改变这一现状,张家口积极利用冬奥会这一重要历史机遇来开展“体育+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等多种方式扶贫,在发展冰雪旅游项目的同时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发展,因地制宜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17年至2020年,张家口市累计减贫39.2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3.02%降到0.39%,截止到2020年2月,包括张家口市涿鹿县在内的河北省最后一批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二)冬奥会对乡村交通发展的影响

张家口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城市之一,交通状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张家口与北京同为冬奥会的举办城市,为了缩短两地之间的时间距离,2016年4月京张高速铁路正式开工建设,京张高铁的建成使北京到张家口的时间缩短到了40分钟,极大拉近了两地间的距离。为了更好满足冬奥会的需求,2018年,张家口宁远机场正式动工扩建,2020年改扩建工程正式完成,截止到2020年5月,张家口宁远机场共有河北航空、华夏航空、中国东方航空、春秋航空以及祥鹏航空5家航空公司在此开通9条航线,通航城市包括石家庄、上海、深圳、厦门、大连等11座城市,张家口宁远机场正式通航,使张家口成功打通空中廊道,补齐了现代立体交通网络的“最后一块短板”。京张高速铁路和宁远机场,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不仅拉近了张家口与北京的距离,更使张家口由原来的环京小城变成重要交通枢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三)冬奥会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影响

自2015年张家口被选为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以来,张家口的美丽乡村建设也取得了重大成果。2017年张家口市对432个省级重点村因地制宜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力争建成100个精品示范村;突出打造1个省级重点片区和5个市级重点片区,每个县区至少打造1个县级精品片区;建设30个风情小镇和27个省级中心村建设示范点的目标。2018年张家口全市推进厕所革命,大大提升了乡村文明程度。2019年,崇礼区把民居改造与脱贫攻坚、冬奥会筹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相结合,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民居改造工程,共改造和新建房屋10286间,大大地提升了农村人口的住房品质。2020年,张家口市在线上线下进行了文明乡村评选、美丽庭院评选等评选活动,极大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

二、张家口地区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产业知名度低

由于张家口地区的经济相对我国沿海地区还是比较落后,导致了张家口地区的相关产业知名度较低,不利于张家口地区特色产业和农产品的发展。张家口物产丰富,自然风光秀美、文化遗迹众多,但因宣传力度长期不足,加之张家口给人们留下的在京北贫困地区的印象,使得张家口的丰富资源不被人们所熟知。以张家口地区的旅游资源为例,张家口是现存长城最多的地区,素有“长城博物馆”的美称,但是其知名度远不及八达岭长城;张家口的草原天路、张北草原等景区的知名度也不及蒙古草原;即使是张家口主打的冰雪旅游项目也并没有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等知名景区的知名度高。除旅游资源外,张家口地区的其他特色产业和农产品的知名度也是低于其他地区,比如张家口的特色农产品口蘑、张北羊肉其受欢迎程度和东北蘑菇、内蒙古羊肉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

(二)旅游产业结构存在问题

张家口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文化遗产、自然风光、特色农业等都可以作为吸引游客来张的优势资源。以文化遗产为例,早在远古传说当中便有黄帝、炎帝、蚩尤“邑于涿鹿之阿”,合符釜山,开启了中华文明之先河。在随后的数千年历史中,遗留下了宣化古城、蔚州古城,暖泉古镇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尤其是明清定都北京以来,张家口作为京畿重地被历代封建君主所重视,纷纷在此修筑长城,至今,张家口具有现存数量最多的长城,张家口大境门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并称为万里长城“四大名关”。除历史文物古迹以外,张家口还有草原、森林、高山、温泉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一般情况下,这些都是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度假的优势资源,但是通过对新增来张人数的统计可以发现,来张人员基本全部为冰雪运动爱好者,其来张旅游仅限于滑雪,度假、商务、文体游客仅占来张游客的极少部分。这充分说明了张家口并未发挥自身的全部优势,并没有利用冬奥会实现对旅游结构优化,所以张家口旅游产业下一步应牢牢抓住冬奥会这一历史机遇,继续推动“奥运+自然”、“奥运+文化”、“奥运+历史”、“奥运+商务”、“奥运+农业”等多种旅游产品的建设。

(三)配套设施不完善

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成为限制张家口旅游产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导致了配套设施不完善,成为限制张家口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短板。据统计,2017 年张家口全市共接待游客数量达6259. 8 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量为 17. 2万人,张家口境内共49家星级宾馆,也就是说每家宾馆每天最多需接待3500余人,这对于张家口的住宿条件来说已经构成了极大挑战,2018年至2019年仅雪季来张旅游人数已经突破百万,到2022年来张旅游人数势必会更多,以张家口现有的住宿设施肯定不能满足如此庞大的客流量的需求。其次,游客可参与的娱乐项目不足,且景区接待能力较低。自2015年申奥成功以来,每年来张旅游人数虽然与日俱增,但是多集中在雪季,其他季节来张旅游人数较往年并无太大变化,显示出了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可供游客游玩的娱乐项目太少,几乎仅限于冰雪运动。

(四)从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张家口生态旅游大多为市政府牵头,区县政府开发、村委自营,从业人员多为当地农民。由于当地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不仅缺乏对旅游业从业的相关法律法的培训,而且接待大批量游客经验相对较少,使得景区从业人员提供的服务质量普遍不高。自从2015年明确了张家口作为冬奥会的举办地以来,随着张家口的知名度大幅度提高的同時,张家口的物价也随之上涨,尤其是景区内的物价和特色农产品价格受到当地从业人员的影响更是快速上涨,这对于原本就知名度不高的张家口特产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直接影响了借助冬奥会客流量来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目的。

三、张家口地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

(一)提高相关产业知名度

张家口城市文化历史悠久,旅游开发资源丰富。具有唐代的雄武城池、秦代的上谷郡、察哈尔首府、名人故居等众多历史古迹和三祖大战涿鹿,人类祖先在泥河湾的文化遗存,宣化辽代张世卿墓壁画,明代的土木堡之变等广为人知的历史文化故事。此外还有蔚县剪纸、打树花、曲阳大鼓、阳原石刻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沙城葡萄酒、蔚县贡米、坝上莜面和赤城松蘑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张家口可以利用地跨两大经济带的独特地理位置,京张高铁的等交通区位优势,以及冬奥会带来的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加强宣传与推广构建冰雪文化为核心的旅游营销创新思路。

(二)统筹规划,跟好配套设施

张家口地区的旅游产业应该紧紧抓住国家的政策福利,加紧从餐饮、娱乐、住宿等多方面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在服务设施方面,为满足来自周边地区日益增大的旅游客流,环卫、停车场、通讯服务、酒店管理等基础设施都需对应冬奥会的筹办举办进行改善。应通过市场化的专业分工,实现和谐有序的市场互补环境,增强对酒店、餐饮等重要服务领域的分级分类建设管理,进一步夯实张家口冰雪旅游产业基础设施集群,改变各类企业无序混乱的现状,在原有的49家星级酒店的基础上来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服务和接待水平的酒店。在娱乐项目方面,为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提高游客的体验感,要在娱乐设施进行更新的同时,增设更多的旅游项目将冰雪运动与草原、特色农业等相结合起来,把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在“运动+旅游”的产业融合的背景下,将冰雪“冷资源”正在转变为旅游“热资源”。

(三)打造品牌,突出特色

以张家口崇礼县为例,崇礼县现有六家大型滑雪场地,且这些滑雪场间的距离较近,这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并且已经形成了“要滑雪去崇礼”的品牌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张家口的其他地区就可以在深挖张家口冰雪文化,历史文化遗产、特色农产品和新农村上下功夫,将各地区零散的小型景点进行整合,形成品牌效应。例如可以依托宣化古城、蔚州古城、暖泉古镇来打造历史文化游的项目,依托万里长城、大境门等文化古迹来打造长城游项目,依托张家口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特色农业游等项目。这样既突出了自身特色,避免了同质化,又可以将冰雪游、文化游以及乡村游结合起来,形成良性的互动,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加大宣传力度

(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要实现张家口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一靠引进、二靠培养。引进人才就是依托国家政策福利,引进一批专业管理人员,来负责景区的管理和提供服务,这种方式是最直接有效的,但是当大批量引进这些专业人才的时候就难免会和当地村民的利益产生对立,所以要把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的重心放到培养上来。第一,培养本土大学生,依托张家口的高校,借鉴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模式,按需求定向培养来自本土的学习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由政府出资给予一定的优惠,等学生毕业后返乡工作;第二,培养本地村民,由政府补贴非遗传承人的方式来实现非物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比如蔚县剪纸、打树花等项目,同时设置专项基金,由政府引导、企业、学校和民间组织多方参与,针对贫困地区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组织旅游职业培训。

参考文献:

[1]罗雪.北京2022年冬奧会市场开发策略探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6.

[2]王赵坤.冬奥会与国际旅游目的地相关设施共建共享研究——以崇礼赛区为例[D].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19.

[3]庞磊.2022冬奥会张家口雪上项目场地资源优化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7.

作者简介:

亚生江·买买提(1991--),男,维吾尔族,北京人,硕士,助教,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袁志刚(1997--),男,汉族,河北省河间人,本科,河北饶阳中学政治教师,研究方向:政治学

猜你喜欢
冬奥会张家口乡村振兴
冬奥会对张家口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发展策略
张家口发布氢能规划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张家口居民对2022年冬奥会的感知及其参与意向研究
冬奥会中我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