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探究

2021-12-27 09:05王香玲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结合经济管理农业

王香玲

摘要:分析了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不足,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和新的发展建议,包括加强人才培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已有的信息化管理体系等,希望能够让更多农民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主动配合各项政策工作的开展,从而加强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结合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建设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些年,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发展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经济已经被集约型农业经济所替代。国家出台了各项支持政策,推动了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农业经济发展。应发挥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引入信息技术,借助信息化手段调整当前的经营管理模式,开拓更广阔的农业市场,不断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论述了信息技术与农业经济管理结合的策略。

1 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

1.1 信息化农业特征

1.1.1农业现代化

传统农业发展属于农业自我优化的过程,通过对农业技术、农作物品种进行改良,能够促使农业生产产量得到显著提高,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在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下,农业总体发展趋势出现了转变,促进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结合机械化技术、信息共享等方式,可以令农业种植更加简单。据不完全统计,使用农机将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约 30%。

1.1.2 生产要素智能化

从劳动力视角看,信息化农业可以通过智能技术来优化劳动力配置,采用各类高新智能设备,可以合理优化农业生产过程,从而保证农业生产质量。此外,结合信息技术可进一步优化农业经营过程。

1.2 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

1.2.1 促进农业经济转型

在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农业经济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知识对农业经济带来的影响逐渐扩大,知识型农业成为农业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相较于传统农业,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将会有更多可供选择的生物技术成果应用到农业领域中,通过使用高新技术来优化农产品生长过程,在降低病虫害侵扰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进而刺激农业经济高速发展。对于传统农业领域而言,信息化技术的出现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新契机,所以需要利用融合农业经济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方式来实现农业经济体系转型。

1.2.2 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利用信息化技术将会使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发生改变,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各类农业信息整合与共享将会使经济管理体系更加透明化,在进行农业经济决策时,准确性也将有所提高。随着我国农业实力大幅提升,我国农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将会更高。而且,信息技术的发展还会为农业经济提供网络产业链条,进而促使农业经济实现产业化发展。

2 农业经济管理和信息技术结合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缺少信息意识

农民的文化水平整体偏低。一方面是农民学历较低,很少读书,日常接触的新鲜事物比较少。另一方面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进入城市工作,留在农村的大多年纪较大,他们不了解计算机知识和信息技术。一些农村处于偏远山区,当地信息闭塞,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导致当地人还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主动配合的积极性较低,甚至无法很好地落实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各项策略,即使学习或了解信息知识,但由于个人能力的限制,也只是简单使用。

2.2 资金投入少,基础设施不完善

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是因为与城市相比,农村受经济、地理位置等多方面的影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网络配套设施。地方政府投入的资金比较少,无法满足网络系统的建设需求。当地的农民經济收入低,不愿意支付额外的信息网络费用。同时,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还需要工作人员维护和更新设备,需要一定的成本,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相关工作无法做到位。

3 农业经济管理和信息技术的结合策略

3.1 发挥政府的作用

政府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从资金和措施上给予更多支持。政府必须重视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投入更多资金,采取有力的资金监督机制,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在资金的支持下,建设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推动“村村通”工程的开展,实现信息技术设备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应结合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需求,引入符合标准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在当地建设完善的通信体系。政府需要在当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吸引一些社会资本参与到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结合当地的信息化建设情况,推出扶持政策、惠农项目、人才吸引政策等,把更多大学生吸引到农村[4]。

3.2 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

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民的信息化素养。必须组织专人,深入农村地区,利用农村的宣传栏和广播站等,大力宣传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效果。让更多农民认识到信息的便利能够给农业生产来的作用。在培训的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从当地的龙头企业和乡镇干部中选拔优秀人才和相关的专家,组建完善的人才队伍。发挥人才队伍的作用,深入农村开展服务和培训,让更多农民转变思想认识、掌握更多信息技术知识、学会如何使用信息技术。结合实际情况,还可以采取远程教育以及升级培训等不同的方式,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

3.3 整合已有的农业资源

各地农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明显的不平衡情况,这是因为农业资源不同。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整合已有的农业资源,充分发挥各种农业资源的作用。以土地资源为例,可以发挥 3S 技术的作用,统计并获取土地资源信息。在此基础上,划分休闲农业区、生态农业区等,充分利用传统的农业资源。在分析农村人口结构的过程中,也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这样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劳动资源,鼓励市场发展非农业产业。

3.4 完善信息化管理

体系第一,提升当前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服务水平。因为农民接收的信息存在滞后性,且对互联网信息的依赖程度不高,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严查各种农业信息网站,提高这些网站的权威性。各乡镇政府也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农业信息网站,考虑本地区农民的种植生产需求,有针对性地发布信息,让农民了解化肥、土壤、气候等信息并在第一时间了解各种惠农政策。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智能化建设。根据农户的具体需求,形成农业生产信息的推送机制。只有提高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才能让农民信赖这些信息网站。农业经济管理部门还需要利用新的媒介形式,传播农业信息。为了降低网络成本,拓宽当前的农业信息传播渠道,可以选择与一些社会媒体合作,共同发布农业信息。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经济管理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内容,信息化能够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向好发展。由于不同农村集体之间的发展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农业经济信息质量也各不相同。利用信息化技术整合经济信息,能够促使经济信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宋红杰.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4):43-44.

[2]鲍景华.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与研究[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12):70-72.

[3]张梅.浅谈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措施[J].南方农业,2021,15(12):173-174.

[4]廉晓慧.浅谈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财经界,2021(12):9-10.

猜你喜欢
结合经济管理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