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思考

2021-12-27 09:05何旭明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医疗人工智能

何旭明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是医疗领域应用的重点方向,本文重点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发展进行分析,论述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观点以供借鉴。

关键词:人工智能;医疗;智能医疗

1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对医疗领域的影响

1.1对临床医生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以对医生疾病研判以及医疗方案的制定发挥辅助作用。例如,医疗影像。通过医疗扫描、视网膜图像、内窥镜成像、面部/体貌特征表等,帮助医生快速做出解读以及病症判断,并结合医疗影像与病人病历以及医疗相关知识进行疾病方向推理。特别是在抗疫期间,对于多种新冠肺炎人工智能影像的分析,帮助医生做出快速筛查诊治,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在临床进行应用,可有效弥补基层医院诊断经验不足诊断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有效地弥补了基层医院的短板。

1.2对病患的影响

通过人工智能医疗设备的使用,例如生物传感器、智能手机应用、远程即时医养模式等先进医疗软硬件设备设施的应用,使疾病患者能够及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态,通过与医生的互动,能够帮助医生及时掌握病患的身体状况,通过对患者的健康管理以及健康数据的调取,针对性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方案,让医生对患者的并发原因有了更准确的掌握,使患者能够依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及时做好调理。例如,运用智能手机软件采集病患日常手机使用的行为,进而分析预防是否存在抑郁症状等。

1.3 对医疗信息系统的影响

医疗信息系统包括:传统医院出/就 诊管理信息系统、病患信息管理系统、药物管理系统、医用物资管理系统等,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电子病历以及智能移动终端APP。通过人工智能对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可有效提升传统医疗就诊系统的工作效率,对相关就诊流程进行优化,实现快速就诊。同时,系统内部的统计与分析自动归类功能,能够将就诊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进行分析判断,研究医疗就诊的相关规律,通过智能化的数据分析,降低医学错误发生的概率。

2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中应用的挑战

2.1 信息化水平较低

当前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特别是三甲以下的医院信息化水平建设相对较低,无法满足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条件。根据卫计委对国内相关医院的统计来看,三甲医院的电子病历信息化建设相对尚可,而民营医院与二甲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可以讲国内大部分医院的信息化技术应用都处于缺失状态,无法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于人工技术应用而言,数据的采集分析是关键,医院若未建成基础的数据管理系统,无法实现对整体科室部门之间的数据统一收集,使数据处于独立状态难以实现数据的分析,不利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2.2 技术安全与法律责任

人工智能作为先进的技术手段,但其终究是机器设备,在技术安全以及法律责任上无法给予明确界定。比如,人工智能在运行过程中其性能稳定性无法得到完全的保障,在进行外科手术以及高危行业工作的过程中,若人工智能设备出现问题,会直接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并且人工智能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其责任划分难以界定,是将设备故障所造成的责任定为负责任的手术医生,还是生产人工智能设备的厂家,这些都是今后法律需要界定的问题;人工智能设备出现问题导致手术意外或人工设备未出现问题导致手术意外,又当如何划分,这些道德与法律责任问题至今困扰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发展。

2.3 过度依赖人工智能

在当前医疗行业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可谓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其带来先进的服务同时也会导致医生过度依赖机械设备的使用,就如长期使用键盘打字会退化其写字能力,长此以往医生会对设备依赖过高降低了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另外医疗行业不简单,涉及医疗技术更包含着道德伦理等问题,许多患者更愿意接受医生的关怀而并非机器设备的数据信息。

3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3.1 诊断辅助功能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十分廣泛,当前最主流的应用辅助诊断。在未出现人工智能技术之前,医疗病例的诊断主要依靠医护工作者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每年会有5700多万的病例被不同程度的误诊。医学成像技术等先进设备的应用为病例诊断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其结果需要依靠医生的专业知识以及工作经验进行分析判断,而我国不同区域内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医师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无法享受到公平的医疗服务和治疗。而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可有效提升数据资源应用的准确性,减少对病例的误诊率,降低医疗纠纷事故,使群众能够体验到更加高效质量的医疗服务。随着国内医疗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建设逐步推进,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碎片化的医疗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探讨医疗就诊的数据规律,从而为群众提高精准的医疗服务。

3.2医疗机器人

3.2.1 外用骨骼

外骨骼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代替行动不便的患者,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外骨骼等医疗设备上,增强外部骨骼装置,感应患者肢体动作和重心变化的能力,辅助患者进行行动,并对外骨骼安装辅助学习功能和专家应答系统,可以使外骨骼使用更加智能,方便行动不便的患者生活。

3.2.2 手术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辅助外科医生进行手术,降低医生的工作强度,运用智能设备的机械优势来弥补人类的不足。再进行一些高危手术时,手术机器人搭载智能影像分析系统和机器学习系统以及专家应答系统,能对现有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调取,对当前手术工作进行分析,为外科医生提供相应的建议。

3.3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是指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通过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的学习功能应用在医疗领域内,对当前医生以及各种设备数据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提高病患诊断的准确率。例如,当前人工智能技术“阿里云的医疗大脑”,该数据库中存储了大量人类甲状腺病灶区的片源,人工智能医疗系统通过不断学习具备了一定甲状腺病理诊断的功能,辅助医生进行相关病理诊断,从当前的准确率70%提升到了85%。因此,通过搭载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可有效提升医生诊断的准确率,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3.4健康管家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更加关心自身的身体状况,搭载人工智能技术手段的健康管家,可以从多个角度为用户提供健康诊断。第一,运动检测。

搭载专家系统的户外设备,可以将用户在体育运动中所消耗的热量以及心率等相关数据进行存储记忆,通过分析用户当前的身体状态建议用户选用科学的健身方法或者合理的饮食,以及户外活动,帮助用户进行科学健身运动。第二,体质检测。搭载专家系统的设备,会根据用户身体的状态进行实时检测。第三,远程医疗。挂号难、看病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前患者,医疗人员,通过人工智能系统搭载健康管家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可通过视频问诊的方式,以及健康管家提供的患者身体数据信息,完成远程医疗问诊服务,减少了不必要的医院奔波劳累,提升了就诊效率。

结语

总体而言,科技在不断发展进步,对于医疗行业而言,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可以讲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前景,需要在制度以及法律上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提供基础与规范,促进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鲁 , 李翠 , 李晓芳 , 等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及其研究进展 [J]. 护理研究 ,2015(16):1932-1935.

[2] 张红升 .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肺癌 CT 诊断中的应用 [D]. 郑州大学 ,2007.

猜你喜欢
医疗人工智能
中国互联网医疗生态全扫描
医疗垃圾包括哪些?医疗垃圾运到哪里,如何处置?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人工智能之父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