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县六堡茶产业抓住“东融”机遇推动发展的策略分析

2021-12-27 09:05韦心悦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大湾粤港澳旅游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建设粤港澳大灣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随后自治区党委紧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出台《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19-2021)》,以“东融”为重要方向,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梧州是泛珠三角区域和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其六堡茶产业是当地特色产业,而苍梧县是六堡茶的发源地和重要产地,如何抓住“东融”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推动六堡茶产业发展值得探讨。

一、“东融”背景下苍梧县六堡茶产业的发展状况

苍梧县临近广东省,位于珠江-西江经济带的腹地,同时苍梧县也属于我国四大茶产区,是六堡茶重要的发源地和产地。而六堡茶是广西重要的侨销茶,在“东融”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港澳等地具有一定市场基础,2020年梧州六堡茶还被评为“大湾区最受消费者喜爱区域公共品牌奖”。近年来苍梧县政府以“大健康”、“大旅游”为方向推动苍梧县六堡茶产业纵深发展,形成了六堡茶生态旅游区和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园、六堡茶有机茶园标准化建设示范基地。苍梧县六堡镇成功创建“广西特色生态(农业)名镇”,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总投资30亿元共建六堡茶特色小镇,建设具有茶乡特色的“六堡古镇”。苍梧县还将茶文化与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发展茶文化旅游产业,通过开展茶文化旅游节、六堡茶产业发展论坛、六堡茶品鉴会等多种方式打响六堡茶的名声,吸引大量游客参与其中,提升六堡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当前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实力不足,行业融资途径较少

苍梧县六堡茶产业科技创新的优势并不明显,苍梧县在对良种繁育、加工工艺、陈化技术等环节的缺乏足够的科研机构和科研投入。六堡茶培育生产的科研主要动力仍集中在当地企业,当地政府对六堡茶产业的科研投入仍需进一步加强,根据《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7-2020年)》,对六堡茶种苗繁育,扶持资金只有50万元,对于研发培育良种扶持力度有限;六堡茶行业自身特点和当前苍梧县大部分茶企规模较小,当前融资途径主要集中为当地金融机构。由于气候土壤对茶叶的种植生产对依赖性较强,使得六堡茶种植容易受到季节性自然天气的影响,产量高低以及质量优劣难以预料和掌控,茶产量和品质难以标准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行业风险较大。

(二)营销方式仍显落后

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因此推进六堡茶产业“东融”可以充分挖掘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潜力。一方面在营销方面对六堡茶的文化、历史、品种、储藏、工艺的挖掘力度仍显不足,如何通过营销推动形成成熟的六堡茶收藏市场仍是营销工作努力的方向之一。另一方面,六堡茶营销仍需进一步关注到茶叶消费出现年轻化的趋势以适应新零售时代下消费者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品牌传播效应大的产品转变趋势。尽管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局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但其关注量、推送内容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使更多年轻人接触六堡茶,其宣传力度仍应继续加强,宣传渠道都有待改进,宣传投入有待提高,以改变部分消费者对六堡茶感到很陌生的局面。

(三)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游客吸引力竞争力不足

近年来苍梧县以大旅游作为六堡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着力打造六堡文化旅游小镇,通过新建一批茶园,发展六堡茶园生态游。在发展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出现了游客吸引力较弱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旅游资源建设时未注重苍梧特色,旅游资源比较单一。目前苍梧县茶园旅游以观赏、采摘为主,但茶园观赏、采摘受茶树生长影响较大,单纯依靠茶树生长形成的景观不能形成长期、连续的旅游体验,难以提升游客数量;因现有景观资源与基础条件不能满足游客园内停留的需求,难以吸引外地和海外游客前来游览、观光,多数游客多为区内游客,在苍梧旅游多选择以一日游的方式,对带动当地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程度仍需加强。

三、苍梧县抓住“东融”机会推动六堡茶产业发展的策略

(一)扩展融资渠道,抓好人才引进工作

面对六堡茶产业科研投入仍需进一步增加的问题,苍梧县应该紧抓“东融”机会,积极引入产业引导基金,加快科技与金融互动融合,积极建立健全科技融资服务体系,扶持企业科技创新,扩大和完善六堡茶这一优势产业提升产品转化率和附加值的科技创新研究奖励和费用减免机制。初步形成“飞地经济”模式,利用大湾区的科技优势,让六堡茶的科研前台在大湾区,生产、制作后台在苍梧。抓紧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和科研力量集聚的优势,深化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间的科技合作,吸引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和专家团队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不断提升六堡茶产业科技创新能力[3]。

(二)强化六堡茶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营销能力

大湾区拥有广阔的消费客群和消费能力。苍梧县可以打造六堡茶起源地,的品牌形象,提升消费者对苍梧六堡茶的认可。同时苍梧县还应积极鼓励茶商走出县域,到大湾区的重要城市通过经营线下体验门店为消费者提供了解六堡茶的机会,经营“六堡茶”的品牌,提升品牌形象。除了做好线下销售渠道外,在信息时代,营销能力更体现为品牌引流的能力。苍梧县有数十家六堡茶茶厂和相关加工企业,由于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其引流能力需要扶持且知名度较低,与同类黑茶茶企品牌相比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广阔市场竞争力较弱。因此需要加快微信、快手、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集中上线直播销售。鼓励各镇村通过政府引导,推动茶叶企业调整商业模式,线上营销增加出路,并直接或间接地为茶叶企业产品品牌搭建互动平台[4]。

(三)提升游客体验,加强游客吸引力

在建设六堡茶相关旅游资源时,应注意避免建设“千篇一律”的景观,应该因地制宜形成具有本地特点的景点。苍梧县要发展“茶旅文化游”要做到把游客留住,才能促使游客在苍梧多消费,以此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提供系列活动,丰富活动类型,制定旅游攻略,为游客提供能够游玩多日的活动项目。此外吸引游客还需要注重提高游客的体验质量,而不仅仅是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苍梧县生态茶园体验应推陈出新,创新体验形式。如借助苍梧具有东安特色的采茶剧、舞狮、舞龙、舞鲤鱼、舞鹿儿、东安山歌等民间传统文艺重现当年的茶船古道;再比如借助VR技术让游客重走茶船古道,感受六堡茶的前世今生。

结论

粤港澳大湾区是党和国家新时期建设的重大规划,苍梧六堡茶产业可以通过发挥区位优势和自身优势抓住“东融”机会,谋求实现“百亿茶产业”这一目标。在分析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状况时,我们认识到近年来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科研实力不足、营销能力较弱、茶文化旅游资源吸引力不足的问题,为此我们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胡晓云,魏春丽.2020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报告[J].中国茶叶,2020,42(06):13-24.

[2]叶锦培,曹飘洋,唐世斌,韩婷婷,张文洪,程委杰.广西苍梧县茶园旅游开发策略探析[J].广西林业科学,2019,48(04):553-557.

[3]刘晓东,韦静峰.“一带一路”倡议下六堡茶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建议[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06):23-27.

[4]陈永斌.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发展分析[D].广西大学,2016.

项目编号:2020年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区级项目(项目号:202011548164)

作者简介:

韦心悦1997年12月28日 女 汉族 广西宾阳 本科 学生,金融学

猜你喜欢
大湾粤港澳旅游
大湾区地产新定位
融入大湾区
解码粤港澳大湾区
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了“计划表”
大湾区提速
新机遇,新飞越
大湾石的鉴赏与收藏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