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下高职会计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27 09:05范钦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院校互联网+

范钦

摘要:随着国务院《关于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的下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都渐渐地深入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里。为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并且迎接它的挑战,求得更好的发展,是值得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工作者们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的关键问题。

关键字:“互联网+” 挑战 会计专业 问题 对策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管理体制模式越来越与互联网密切相关,职业教育 教学模式不再如传统职业教育那样仅仅局限于学生课堂和教师的信息交流,愈加地逐步发展到成为一种教师自主指导的教学方向,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便捷,学生多种学习途径同时获取的一种信息化和网状化的教育综合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实时地推行了慕课、微课等教育课程,为会计专业教学注入了新活力,但在现在云计算、大数据和现代人工智能三大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也暴露出了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 +”下高职会计专业面临的挑战

(一)“互联网+”数据挑战教师职业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会计专业在会计领域中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变化,电子票据、税收大数据平台,从“财务外包”到“全民记账”,这些新生的会计领域是对会计人才职业素养的真正挑战。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的老师们也要跟上时代的步法,熟练使用各种方式教学,灵活运用各种途径和学生们进行交流,而且老师们也必须在会计本专业的知识领域中有着深厚的水平。

(二)“互联网+”挑战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建设

“互联网+”对会计专业的影响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在“互联网+”时代,各大企业组织虚拟化、企业中的工作复杂性,都在促进会计基础理论的深入发展,同时大数据会计时代的许多来源都与结构数据和非结构数据相关,都促进了会计业务过程的重造和改造,会计人员工作的重心要从会计中核算转向会计管理方面。这些在“互联网+”时代下带来的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实操的变化对高职会计专业建设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因此,现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课程系统设置,教师的教学方式、实践运用能力,以及对学生的教育方式等方面都要加大培养和提升。

二、“互联网+”下高职会计專业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课程设置滞后

国内90%以上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会计专业,一方面,会计课程的设置更新滞后,不能针对会计专业在社会中所发生的新变化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使用的会计教材缺少互联网的知识,无法满足互联网背景下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会计课程结构设计老套,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会计课程体系仍以事后的会计核算为基础,缺少系统的计算机技术课程,缺乏和互联网技术的相互结合,缺少新兴的财务云、大数据挖掘等方面的课程,无法满足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教师知识短缺

一是,教师实践实践知识短缺。很多学校的会计老师大多直接从高校到学校,教师自身缺少实践操作经验,在教学中,偏重于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对会计行业人员既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又有熟练的实践运作能力的复合要求。二是,教师互联网技术知识欠缺。现在的企业需求人才上,大多数企业都在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会计专业相关知识相结合,很多高职院校的老师都没有充分了解“互联网+”,或者本身接触“互联网+”的时间不够长,没有及时到企业深入学习、切实掌握“互联网+”下会计的实际操作,忽略和缺少了学生本身对企业的实战教学,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进入各单位的动手能力不强,这就导致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理论知识面很广,但在动手实践中会显得力不从心。

(三)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兴趣缺乏

高职学生整体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态度都不够,从基础会计学习开始就消极听课,更缺乏活力和参与,从而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恶性循环,理论知识不会,不扎实,运用到实践和工作又从何谈起。

三、改善“互联网+”下高职会计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整合和完善相关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应与时代相适应,并顺循时代发展。高职院校要改变过去的课程规划,打破传统上课程规划之间的局限,根据新一代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重新编排,整合与完善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新课程需要重点考虑金融管理和审核方面的理论知识及运用,提高学生的总体素养。由于信息化在会计行业中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信息化的因素,重视在教学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并切实地与会计行业的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认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会计中的重要性,并删除部分与会计领域关系较小的内容,以免造成学生课程难度。

(二)立足传统谋求创新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正处于从“老师领进门”向“学生走出去”的转型阶段,这个阶段需要老师认真的教学和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大量储备,这对老师的知识储备和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都极高。所以在现在这个社会时代,我们需要保留原有对会计专业知识学习的传统教学,并且也要加入当代“互联网+”技术,谋求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下,未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们肯定能运用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实际操作中学习的知识到现代会计工作中。

(三)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在“互联网+”时代,高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地注意培养学生职业精神,让他们意识到,虽然经济发展了,科技也在进步,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并且优秀的会计人员,需要有认真的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让学生认识到会计学习的重要性,精神有了,行动也就有了。

(四)建构信息化会计教学平台

随着科学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在各个地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信息化会计平台。通过应用信息化平台,可以使收集、储存、分析和传输相结合,为学生提供高度真实的会计环境,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到会计工作的角色。而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可以大大缩短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

总的来说,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工作者们应当正视高职学校在管理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培养专业性人才的方案和课程设置等方面,都要做出相应的改变,确保培养出来的专业会计人才在走向社会时,能实现他本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冯炳纯.“互联网+会计学徒制”会计人才培养实践探析[J].纳税,2019,(11):95.

[2] 卞丹丹 .“互联网 +”视域下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 [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2):12-14.

[3]刘晓莉,许艳丽.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视阈下人工智能对技能人才就业的影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5):41-46.

[4]王文静,庄西真.人工智能视阈下职业教育的机遇、困厄与出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2):33-37.

[5]潘上永.互联网、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职业的发展[J].商业会计,2018(23):96-97.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院校互联网+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