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强夯法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021-12-27 15:34程永新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技术

程永新

摘要:强夯法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且能够获得良好的施工效果,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强夯法施工技术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市政道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强夯方法和施工技术,以期推动我国建筑工程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市政道路;強夯法;施工技术

一、城市道路强夯施工技术的优点

近年来,强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和施工效果好的优点。一般来说,这种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使用的施工设备比较简单,由于施工材料材料容易获得,工作人员也可以降低相应成本。其次,强夯法施工时间短,施工效果好,可有效防止市政道路在未来出现软基塌陷的问题。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路基压实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市政道路的运行质量。所以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基础压缩施工技术的研究,提高市政道路质量,对促进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我国市政软基道路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和改进。

二、城市道路强夯法施工原理分析

2.1强夯法的原理和缺陷

市政道路采用强夯法施工技术会增加土体密度,在提高道路承载能力的过程中,土层的特定变形过程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由于施工技术的强大作用力,土体颗粒在土层路基上的接触处会发生弹塑性变形,这就会扩大土体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施工人员很难确保土层基础内所有土壤颗粒都是圆形或椭圆形均匀的,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松散颗粒的存在是很普遍的,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动态压实的方法,使土壤颗粒呈碎块状弯曲后容易使周围土壤的颗粒移动一定距离。

2.2强夯法的施工原则

在强夯法施工中使用的强夯原理,其作用是处理地基的饱和填土,根据工程实例,该原理的应用效果非常好,而且有自己独立的操作系统,饱和土在土层中含有饱和细颗粒土的低渗透性,表现为压缩性变化。在夯实地基时,由于外部瞬间荷载的作用,地基内的孔隙水很难排出,但以夯实原理为基础在使用负压法时,孔隙水的排放量较大,土层中的有机物被分解,土层中的形态气体和小气泡的体积被压缩,迅速发生变形现象。除此之外,土层基础还会发生局部液化,在强夯施工前,当孔隙水压力与覆土压力相同时,但内阻的增加会得到加强,达到最佳状态。

2.3动位移原理

动力交换分为形式交换和桩交换两种,这被称为不同土层的形式交换。所谓形式交换和地面交换接头有点相似,用强夯力将碎石全部压入土中,其余碎石桩每隔一定时间将碎石全部压入软土中,产生碎石桩,其原理是通过碎石间摩擦角的作用力来保持桩间土的平衡。

三、强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上的应用

3.1施工程序的使用

市政道路施工采用强夯法时,应先选用起重锤滑轮,再采用自动吊钩装置完成锤体自由下落过程。具体施工工艺如下。先拉动吊钩钢丝绳,将重锤放在吊钩上,当吊钩被拉到重锤落下的距离时,钢丝绳被拉紧。吊钩伸出臂,转动固定角度,重锤自然落下,平衡重力可转化为运动能量。施工时在履带起重机上采取其他安全措施。施工时应保证自动吊钩装置能灵活工作,其强度应满足施工要求。

3.2开展监测工作

市政道路强夯工程完工后,需要派相关专业人员对加筋基础土层进行质量检测。测试过程属于间隔过程,不同的地质流体属于同一层段,测试间隔也不同。一般质量试验方法有室内试验,动接触试验和横向板试验等多种试验方法,在以往工程实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得到广泛认可。

四、市政道路强夯法施工工艺

4.1参数测试

首先将施工现场划分为两个试验保证区,所有试验保证区有多个试验保证点,每次夯实基础时,都有两个试验保证区每次点击都会发生地面沉降和变化,进行静力触探,记录每层承载力增加的实际情况,完成所有的夯击后再进行一次静力触探。

4.2施工准备

设备是施工的基础,夯锤的选择直接影响路基实际效果。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充分考虑施工季节,根据现场环境等因素,并通过试验,不断调整夯锤的规格,以达到施工要求。在施工现场完成后,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平面施工图进行定位放样,准确显示夯击位置,然后设置四个水准点,为施工期间的沉降测量打下基础,并提前确定施工顺序。

4.3施工作业

在施工过程中,当吊车的手臂仰角较大时,不要突然松动向后倾斜,将夯锤起吊至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如锤顶倾斜,提锤后及时将坑底整平,并测量夯沉量,夯击时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实,并记录每个夯点的下沉量。主夯完成后,静置7d以上,再采用回填料将夯坑填平,测量夯后的地面高程,并重新放线定位,按主夯的施工步骤进行第二遍(点夯)的夯击施工。点夯完成后,静置7d以上后,采用回填料将夯坑填平,按规定进行最后一遍满夯,整平后再测量场地标高。

实践表明,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由结构层中板的作用决定的,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板的整体性能。达到上述标准后,路基可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保证基底的稳定。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路基局部强度不足,需要扩大结构范围,保证并满足设计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市政道路向沿海、山区、高原等延伸。受气候、地质影响,道路施工越来越复杂和困难,经济发展对交通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施工人员不断创新完善施工技术,强夯法能够有效地维持道路的稳定,加快处理进程,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对强夯法施工技术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姗姗.市政道路强夯法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河南科技,2013(10):172.

[2]孔令平.市政道路强夯法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四川水泥,2015(12):339.

[3]周石馨.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运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20):179-181.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伸缩缝施工技术研究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