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苗圃管理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2021-12-27 16:34康志杰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问题与策略管理方法

康志杰

摘要:对于苗圃管理者和经营者而言,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确保管理效果达到预期目的。在进入春季后,温度逐渐上升,降水量明显增多,为病虫害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同时,部分苗木开始出现萌芽。管理者应根据这些变化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苗圃的管理水平,提高苗木的存活率、确保苗圃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早春苗圃;问题与策略;管理方法

进入春季后,气候的变化对苗木的生长带来了显著的作用和影响,因此,苗木管理者密切关注气候、土壤、苗木等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苗圃的管理,确保所有苗木的健康生长。

1. 苗木的更换和补植

在从冬季过渡到春季的过程中,会出现部分苗木死亡的情况。因此,首先应对苗木的情况进行检查,找出苗木死亡的根本原因以及直接原因,并统计和整理所有已经死亡的苗木信息,将苗木生长信息以及更换信息进行细致记录,选择天气合适的时机完成补植工作。除此之外,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苗木需求发生了重大变革。因此,管理者应根据市场和社会形势对苗木种类进行更新,确保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2. 对苗木进行浇水

在早春季节,苗木的浇水频率以及浇水时间将会对苗木的生长带来直接影响。通常情况下,2-3次的浇水次数为最佳。第一次浇水时间通常在3月初,幼苗初次浇水应采用喷灌方式,注意,浇水不应过量。此时天气温度具有较大的变化,而许多苗木正处于萌芽阶段,因此更容易受到天氣的影响。在此时进行浇水,能够通过降低地面温度来适当的延迟苗木的萌芽时间,降低温度变化对苗木所带来的影响。第二次浇水时间通常在清明时节,此时的苗木正处于生根发芽的阶段;第三次浇水时间通常大5月中旬,以为苗木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除此之外,相关管理人员可以结合幼苗种类以及具体生长情况,合理调整幼苗浇水时间以及浇水频率,注意在幼苗快速生长阶段,适量添加补给水源,以保证幼苗正常生长。

3. 对苗木进行施肥,保证苗木生长所需的营养

从冬季步入春季,由于气温逐渐上升,导致土壤中有更多的水分被蒸发。在此背景下,为了提高对土壤的管理水平,必须采取施肥的措施。施肥能够为苗木的生根发芽提供必要的营养。必须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以及生长期限来确定肥料的数量和种类,而不能一概而论。树龄越长或生长速度越快的苗木通常需要更多的肥料,反之,则应适当减少肥料的使用量,否则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同时,施肥时必须确保均匀,避免出现应肥料过多而造成营养过剩的问题,此外,密度过大的肥料也会造成苗木出现烧根的情况。为了优化施肥效果,在完成施肥后,还应及时进行灌水,以确保肥料的作用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不同种类幼苗所需化肥种类不同,幼苗处于不同生长阶段,所需土壤营养也有所不同,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秉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在为幼苗选择化肥种类之前,认真分析幼苗是否存在施肥需要,是否存在病变问题。

4. 采取措施防止冻害

在早春季节,早晚温差较大,同时还经常伴有霜冻情况,也有可能会出现较为恶劣的天气以及其他各类气象灾害。巨大的温差会对苗木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必须采取防冻措施来降低苗木所受到的不利影响。首先,每日必须对大棚进行检查,避免出现大棚破损或漏风的情况,相关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具体低温环境,逐步调整大棚内部温度;同时,应根据天气预报适当在大棚上放置遮盖物,可以放置干草或其他棉垫遮盖物;对于部分苗木还可在大棚内放置增温设备。除此之外,中午的温度通常较高,必须密切关注大棚内的温度,必要时可适当进行通风和降温,以避免温度过高对苗木的生长带来负面影响。对于部分露天种植的苗木,应在降温前或寒潮来临之前,采取包裹树木等措施来避免苗木受到低温的影响。

5. 根据苗木的类型、生长环境以及生长状态对苗木进行修剪

在修剪过程中,首先应将已经枯萎的树枝或受到病虫害影响的树枝全部剪下,同时,为了确保树木的营养,还应对长势过旺的树枝进行修剪,以对树木的形态和外观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树木的观赏价值。具体来说,首先应将受到天气灾害而枯萎的枝叶全部剪除,同时,对于过于茂密、长势过旺的树枝应进行疏剪。通过疏剪不仅能够确保树枝接收到充分的阳光,同时也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树干的养分被过分消耗,从而为树木的健康生长提供必要保障。除此之外,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利用“顶端优势”生长发育原则,及时修剪苗木顶端枝叶。如果苗木正在遭受病虫灾害,则需要将已经受灾的树枝、树叶及时清理,注意将带有虫卵以及病原真菌的枝干进行枝叶进行摘除处理。

6. 采取科学措施防止湿害对苗圃带来的不利影响

早春季节雨雪天气增加,不仅大大降低了土壤的温度,同时,土壤也因为湿度的增加而缺乏必要的通透性,对苗木根部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这一问题在地势早地的苗圃表现得尤为明显,情况恶劣时还会造成苗木死亡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一问题,首先应在雨季来临前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清理,必要时可适当增加排水沟的数量,适当拓宽排水沟的范围,增加排水沟的深度。为了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可对苗圃进行松土,对于温度较低的区域可在土壤中适当加入草木灰,有利于土壤温度的提高,从而为苗木的健康生长提供有利的环境基础。

7. 积极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病虫害的存在是苗木生长的最大威胁之一。为了降低病虫害对苗木的不利影响,首先应根据过去病虫害发生的时间规律以及病虫害的生长特征,将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实践经验纳入考虑范围,从而建立合理的预报机制,并指派专人定期对病虫害进行检查和监测。同时,还应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制定合理的防治计划,及时监控确保尽早发现病虫害。在进入春季时,必须对苗圃内部的所有苗木进行全面的病虫害监测和检查,同时,还应对苗圃内部进行彻底全面的清理,尤其应对枯木、虫蛹等进行清除。病虫害通常寄生在枯木或腐烂的粗皮中,因此,为了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必须将枯木、树皮等进行烧毁。除此之外,随着温度的上升,还应对树木上所包裹或覆盖的防寒草进行清除,避免虫卵寄生在防寒草中。将所有物质清除后,可对苗木喷洒杀虫药剂,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从冬季进入春季后,温度、气候、土壤等都会发生显著变化,导致苗木更容易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对苗木的生长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应根据实际情况以及苗木的特征和生长规律,来加强对苗圃的管理,从根本上帮助苗圃提高经济效益。希望本文的以上内容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从而促进我国早期苗圃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周振朋.林业苗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07):98-99.

[2]张亚军.林业苗圃设计与苗圃管理分析[J].种子科技,2020,38(11):58+60.

[3]东雪.林木苗圃综合经营管理的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0(06):114-115.

[4]曹涤环,刘建武. 早春苗圃管理要点[N]. 云南科技报,2008-01-21(006).

猜你喜欢
问题与策略管理方法
初中英语核心问题下的“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探究
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国企员工培训中的应用
信息网络条件下党员教育工作问题与策略研究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方法的优化策略研究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设计及管理方法研究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