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2021-12-27 16:34朱劼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原则规划

朱劼

摘要:本文就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原则进行了具体介绍,分析了当前美丽乡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提升美丽乡村规划效果的措施,以期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美丽乡村;规划;原则;措施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日益加快,导致城镇以及乡村间的差距变大,相当一部分农村无法享受城镇相同待遇,这样不仅会加剧环境以及资源的矛盾,同时会引发大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现阶段需要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完善美丽乡村建设,以推进城乡一体化。

1 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原则

1.1 生态优先原则

对于人类而言,生态环境是重要的环境要素,在城乡建设中,必须对发展生态文明高度重视。在任何地区开展乡村规划设计时,均需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即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恢复当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提条件。各个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是需要构建完整、和谐、稳定的生态环境,以促进地区实现真正发展。生态优先原则要求相关规划人员在规划前,必须全面掌握当地生态环境具体情况,明确发展以及恢复需求,同时为生态环境的发展营造更多空间,进而规划其他方面建设,通过一系列规划设计以协调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经济发展间的相互矛盾,促进乡村美丽发展。

1.2 系统规划原则

在乡村建设中,需要规划并设计大量要素,与此同时乡村发展评估維度较多,通过系统化的设计相关要素可为乡村未来发展提供科学指导,然而在设计规划工作具体开展中,还需不断提升规划人员设计能力,提高政府部门对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认识,通过系统性的规划,推进美丽乡村建设[1]。

1.3 因地制宜原则

在城乡发展战略实施中,城乡规划工作是一条主要路径,同时也是一段时间内城乡发展建设的指导依据,基于此,必须充分结合当地地形地貌开展规划设计,因地制宜的实现各项资源的综合规划。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需以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为基础,以促进城乡经济共同发展。另外,还需充分考虑当地地理位置以及特色产业等,例如若乡村交通条件良好、景观资源丰富,在其规划中可重点落实乡村旅游业规划设计,结合旅游业需求规划空间以及经济,在旅游业的发展作用下构建集旅游、特色农产品以及餐饮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实现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若乡村文化积淀深厚,特色手工业较为发达,在具体规划中可将文化产品宣传基地、手工技术产业规划作为重点,以树立乡村文化品牌,促进乡村发展。

1.4 以人为本原则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最终目的即为当地村民带来利益,因而在规划设计工作具体开展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通过科学规划设计为村民提供生活便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需对游客、文化产业客户等相关需求充分考虑,通过一系列人文成果提升乡村的人文吸引力。

2 美丽乡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整体规划意识

当前,部分地区政府在美丽乡村规划中缺乏整体规划观念,未对当地乡村特色综合分析,导致建设规划过空过大。在乡村实际建设中,相当一部分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缺乏规划意识,未有效落实部分规划,甚至导致美丽乡村建设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

2.2 未调节短期利益以及长期发展

当前,部分美丽乡村建设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在设计规划中,并未对短期利益以及长期发展间的相互关系有效调节,部分基层管理单位仅仅规划短期乡村规划,未充分考虑城乡长期发展战略,导致短期内部分乡村建设项目获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缺乏长期运行驱动力,进而美丽乡村建设中出现了严重的资金浪费问题。

2.3 仅仅关注表面形象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部分基层管理人员仅仅对自身证机较为关注,重点建设工程表面形象,对各项目具体功能认知不清,最终导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流于表面,其质量不佳,经过长期使用出现大量问题,同时其各项功能无法充分发挥,最终导致美丽乡村建设效果受到了较大影响[2]。

2.4 建设形式过于单一

在区域工程建设中,相当一部分地区并未结合区域特色开展科学设计,乡村建设形式单一,缺乏特点,特别是部分地区仅追求上规模、上档次,将一些具备历史文化价值的老旧建筑直接拆除,建设缺乏文化内涵的形象工程,这样不仅影响了乡村经济的发展,还逐渐效间了乡村原有历史文化特色。

2.5 缺乏后期资金供应

待美丽乡村规划至一定阶段,就需要资金支持其下一阶段建设工作,然而因上一阶段建设中缺乏可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同时政府拨款很难完全顾及建设各个方面,导致美丽乡村整体规划建设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均受到较大影响,其所获取最终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无法推进乡村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2.6 存在破坏历史遗址问题

在美丽乡村规划中,为获取良好的整体规划建设效果,常依附城市开展现代化建设,部分地区甚至为迎合城市发展而改造乡村内部传统的历史遗迹、村落、古街道、古建筑等,一方面当前社会发展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乡村也面临着不可逆的伤害。

3 在城乡规划中提升美丽乡村规划效果的措施

3.1 确保乡村住房建设合理性

为方便村民生活,需以村民生活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对农村住房空间动态规划。首先,在农村住房及空间规划中,需科学规划公共基础设施。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村民对健康、文化、生活相关设施需求量逐渐提升,在空间规划设计中必须对这一情况综合考量,以提升村民生活舒适度。同时,需保证住房及基建规划满足相关法律规范要求,需经主管部门审批。

3.2 结合发展需求规划乡村基础设施

需结合各地发展需求规划并设计乡村基础设施,需落实通信、电力、给水、排水、垃圾运转、污水处理及排放相关规划,营造一个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环境。同时,还需对成本控制加强重视,保证乡村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协调。还需对多区域内基础设施公用以及建设需求系统调整,对设施存量以及需求间的矛盾有效解决。

3.3 协调规划区域生态农业以及循环经济

在乡村规划中,必须对发展循环农业经济高度重视,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避免环境遭到破坏。例如,若乡村以养殖业以及农业为主,就需对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有效结合种植业以及养殖业,提升环保资源利用效率。可将养殖业所形成沼气作为能源使用,将种植业的多余植物组织用于畜牧养殖,以解决资源浪费问题,提升经济效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3]。若区域内生态环境较差,需对当地生态环境改善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例如在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不断提升人们植树造林意识,引导人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3.4 营造乡村空间特色

在美丽乡村规划过程中,需更好的反应乡村空间特征,以实现乡村文化以及历史变迁的延续。具体而言,需有效结合各个空间板块地形特征以及功能性质,将空间轮廓比例以及尺度充分反应出来。乡村色彩主要为自然景观所构成的色彩,通过营造适宜的乡村色彩,帮助人们提升乡村形象认知。

3.5 保护农村特色文化

各个乡村均具备其独特的文化以及历史建筑,在乡村规划建设中必须对保护特色文化建筑工作高度重视。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一方面需结合当地地形、气候以及经济发展等因素科学规划,另一方面还需划分历史遗迹以及文化建筑,预留保护区域,同时结合文化发展以及保护需求建设相应设施,有效结合文化价值以及建筑建设,优化乡村建设整体效果。

3.6 拓展乡村建设融资渠道

在美丽乡村规划中,需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确保乡村建设获取强大的资金驱动力。同时,乡村建设管理人员可对民间资本积极引入,为乡村建设提供新鲜资金。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需要将阻碍村庄发展的问题有效解决,进一步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确保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质量,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以及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艳.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城镇建设, 2019, (10): 15.

[2]江玲玉.關于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9, (30): 65.

[3]赵威,陶磊.简析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9, (29): 50.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原则规划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