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养种番鸭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2021-12-27 16:34曾卓能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曾卓能

摘要:传统肉种鸭养殖一般采用开放式水养模式,一方面易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又会造成严重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为此国家倡导绿色生态养殖理念,而新型肉种鸭旱养、笼养模式具有节水和污染小等优势,得到了较快推广和发展。种番鸭笼養模式下,饲养管理是否科学、规范,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着重对笼养种番鸭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展开了深入探析。

关键词:种番鸭;笼养;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番鸭也被称之为鸳鸯鸭,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丰富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番鸭适应性强,抗逆性强,不易于患病。种番鸭作为后代繁殖的重要支撑,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育雏期饲养管理

1.1雏鸭选择

种番鸭饲养前,要做好选种工作。当前,按照羽色的差异,可将番鸭分为白、黑和黑白花番鸭三种,养殖场户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并结合市场需求、养殖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选择适宜品种番鸭养殖。

1.2温、湿度控制

笼养种番鸭时,应严格控制好圈舍温湿度。首先,育雏保温可使用红外线灯,以1盏250瓦的红外线灯为例,能够保温110只雏番鸭。1周龄内的雏番鸭,温度控制在31-33℃为宜,2周龄时降至28-30℃为宜,3周龄时降至25-27℃为宜,4周龄时降至22-24℃为宜。育雏期间应控制好温度,避免出现忽高忽低的现象,湿度控制在65%左右为宜[1]。

1.3密度、光照管理

笼养种番鸭时,应严格控制好密度,避免出现过度拥挤的现象,要结合雏鸭日龄及时调整饲养密度,保证番鸭健康生长。同时要做好光照补充工作,1周龄雏番鸭每天光照时间控制在18-24小时为宜,2周龄雏番鸭光照时间控制在16小时为宜,3周龄光照时间控制在14小时,以自然光照为主,人工补光为辅。

1.4饮水与喂食

出壳后的苗番鸭,应先饮水再喂食。一般情况下,在出壳后12-24小时即可饮水开食。饮水时应在水中加入适量葡萄糖,亦可饮用0.03%高锰酸钾水2天,后期在饮水加入强力霉素,有效降低疾病发病率。饮水后1-2小时开食,开食可用夹生米饭,后期喂食饲料可使用混合粉料,5日后可将青饲料切碎后喂食。

1.5饲料营养与配方

种番鸭育雏期,每1kg饲料应含代谢能12.5兆焦,粗蛋白20%,钙1.1%,磷0.4%。养殖场户自配饲料时,可参考下述配方:玉米45%四号粉20%、麸皮5%、细糠7%、豆饼17%、鱼粉6%,同时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提高饲料营养价值。

1.6断喙爪,切翅尖

种番鸭饲养管理时,断喙爪,切翅尖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养殖人员要合理控制好时间,一般情况下,在2-3日龄时即可切翅尖,2-3周龄时即可“断喙、断爪”, 切嘴前后1天投放维生素K3和多维,需要注意的是,种用公番鸭应避免断喙、断爪。

2后备期饲养管理

2.1饲喂

笼养种番鸭时,生长至5周龄时应分开饲养公番鸭和母番鸭。饲喂时应进行限饲,避免种番鸭过肥、过重及过早性成熟,进而对后期产蛋性能造成影响。一般情况下,公番鸭限喂量为自由采食量80%,母番鸭为90%,直至24周龄时开始增加饲料喂食量。限喂时,每日喂食1次,一次性投喂1天的饲料。公番鸭生长至12-18周龄时,可1次性投喂2天量,每只种番鸭每日喂料量控制在150g以内,青饲料控制在50g以内。母番鸭生长至24周龄时,体重控制在2200g为宜,向公番鸭体重控制在3500g为宜[2]。

2.2光照

后备期笼养种番鸭每天应保证有充足的光照,每日光照时间控制在10小时为宜,以自然光照为主,26周龄后逐渐补充人工光照,一直维持到产蛋结束。

2.3选种

笼养番鸭生长至9周龄时即可选种,按照公母1:4的比例选留番公鸭。针对不符合种用标准的鸭,可育肥后上市。符合种用标准的番鸭继续培育至24周龄,然后进行二次选种,选择公番鸭时,优选个大体长,头大颈粗,两眼圆亮,羽毛有光泽、体魄健壮、性情活泼的,选择母番鸭时,优选头大宽圆,颈粗,胸部丰满前突,腹深,脚粗而稍短,体型大的。然后按照公母1:6的比例选留公鸭,并合群饲养。

2.4管理

种番鸭生长至5周龄时,养殖人员应进行调教训练,形成良好的饮水、进食、运动及休息习惯,一方面更加便于便利,另一方面能够更好的保障番鸭的良好生长。养殖人员及时对鸭舍通风换气,保持环境干燥卫生。

3产蛋期饲养管理

3.1饲喂

番鸭性成熟偏晚,一般情况下,母番鸭在28周龄时逐渐开产,因此在其产蛋前养殖人员要加强饲喂管理,补充粗蛋白。在整个产蛋期,日粮中粗蛋白控制在18%左右,钙元素控制在2.8%左右,磷元素控制在0.5%左右,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每只番鸭日进食量母鸭为150g,公鸭为200g。此外,应在笼子内放置砂砾盆供鸭群自由采食,进而有效提升鸭群消化能力。

3.2配种

笼养番鸭大多采用自然交配法,尤其喜欢在水中交配,交配时间大多为下午3-5点,此时需要将番鸭放出笼子赶入水中交配,保证受精率。同时,亦可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受精率。

3.3准备产蛋箱

在母番鸭开产前2周,应将产蛋箱放入笼舍内,或者亦可搭建产蛋窝,铺设垫草,便于母番鸭产蛋。产蛋期间养殖人员应每天更换垫草,做好卫生清洁工作,确保种蛋清洁卫生。

3.4种鸭利用年限

一般情况下,公番鸭在1-1.5年龄时应及时淘汰,母番鸭在2年龄时淘汰。母番鸭相关28周龄开产,33-35周龄为产蛋高峰期,之后产蛋量减少,达到53-55周龄时首个产蛋期结束,然后进入换羽期。到了62周龄时,开始进入第2个产蛋期,到了82周龄时,第2个产蛋期结束,间隔10天后应及时淘汰掉。

4强制换羽期饲养管理

4.1饲喂

在首个产蛋期结束后,养殖人员要及时进行换羽,分开饲养公番鴨和母番鸭。换羽时应停止喂料,正常饮水,停料后喂食换羽期饲料,饲料配比为:粗蛋白12%、钙1.4%、磷0.45%。到了62周龄时饲喂产蛋期饲料,并逐渐增加喂料量,到了65周龄时每日喂料量应达到180g左右,后期逐渐自由采食。

4.2光照

笼养种番鸭强制换羽后1周,应逐渐开始减少光照时间,每日光照8小时为宜。强制换羽后9周,开始增加光照时间,每天光照时间控制在16小时为宜,直至到第2个产蛋期结束停止。

4.3公母合群

种番鸭强制换羽后6周,按照公母配比1:7的比例合群饲养。

5免疫预防管理

笼养种番鸭时,养殖人员要高度重视免疫接种工作,这是防控疫病最有效手段。养殖人员应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预防计划,确保将免疫接种工作落实到位。首先,在番鸭1日龄时,颈部皮下注射番鸭病毒肝炎弱毒苗1头份+生理盐水1ml稀释使用,预防鸭病毒性肝炎;在番鸭3日龄时,腿部皮下注射1头份细小病毒组织灭活苗,防治鸭细小病毒病;在番鸭7日龄时,颈部皮下注射0.3ml禽流感疫苗,防治鸭禽流感;在番鸭10日龄时,腿部皮下注射1ml鸭传染性浆膜炎油乳剂灭活苗,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在番鸭14日龄时,腿部皮下注射1ml大肠杆菌多价油乳剂灭活苗,防治鸭大肠杆菌病;在番鸭20日龄时,腿部皮下注射鸭瘟活疫苗1头份用生理盐水稀释,防治鸭瘟;在番鸭25日龄时,颈部皮下注射0.5ml禽流感疫苗,防治鸭禽流感;在番鸭60日龄时,腿部注射鸭瘟活疫苗2头份用生理盐水1ml稀释,加强鸭瘟免疫;在番鸭70日龄时,胸部肌注1ml禽流感疫苗,加强鸭禽流感免疫;在番鸭80日龄时,肌注大肠杆菌多价油乳剂灭活苗1ml;在番鸭90日龄时肌注2ml鸭病毒性肝炎油佐剂灭活苗,半个月后再进行1次强化免疫;在番鸭100日龄时,肌注禽霍乱活疫苗2头份,半个月后再接种1次,降低禽霍乱发病率[3]。

6结束语

综上所述,种番鸭笼养模式下,加强饲养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养殖场户应掌握种番鸭饲养技术要点,做到规范、科学饲养管理。注重日常环境卫生清理及用具消毒工作,定期开展带鸭消毒,保证鸭舍内通风干燥;严格按照制定的免疫程序给种番鸭进行免疫接种;发现病鸭必须及时诊治,对病死鸭要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实行全进全出的养殖制度,这样才能保证种番鸭健康生长,提高养殖经济效益[4]。

参考文献

[1]敖礼林,况小平.仔番鸭饲养管理技术要领[J].科学种养,2017(12):26-27

[2]陈晓月,赵承辉.番鸭的科学饲养管理[J].家禽科学,2017(02):18-19.

[3]林翕泉,张轶.番鸭的饲养管理技术[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8(02):31-32.

[4]马铭龙,李大泉,刘闯,季从亮,麦启伟,苏伟岳,练惠雄.笼养种鸭饲养管理[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1):60-61.

猜你喜欢
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试论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要点
浅谈奶牛高产的饲养管理技术
肉牛育肥的影响因素及饲养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