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策略研究

2021-12-27 16:34李保振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EPC模式质量管理体系信息系统

李保振

摘要:EPC模式是在总价合同基础上,对装配式建筑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承包的一种管理方法。现如今,伴随着装配式建筑项目数量不断增加,EPC承包模式也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特别是在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期间,利用EPC承包模式可以清楚了解项目参与方的责任主体,从而实施动态化质量管理工作,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对此本文这对EPC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EPC模式;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信息系统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广泛出现在建筑行业当中,与现浇混凝土建筑结构相比,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具有速度快、受外界干扰因素小以及人力资源投入较少等特点,在建筑工程领域十分受欢迎。应用传统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很难在问题出现时明确责任主体,相关方的合同关系十分复杂,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能够正确处理这一问题,建筑工程项目发包方需要合理应用EPC工程承包模式,并结合BIM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展开全程管控,以此来获取更加良好的效果。

一、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构成

(一)质量信息采集系统

EPC模式是质量信息采集系统的基础,信息采集过程贯穿于合同签订、方案设计以及材料采购等方面。其中,在方案设计过程中,设计方可以根据建设方所提出的要求,设计出符合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环节的基础框架,随后将此框架融入到各个施工环节以及分包商质量管理职责当中,具体落实到各个部门[1]。当这些信息采集完毕之后,会依次分配到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系统当中,工程项目的承包方、设计方以及施工方等材料供应方都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对质量管控作出正确判断。

信息采集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为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决策内容提供可靠依据。比如在质量控制方案设计阶段,就可以利用BIM模型来完成碰撞实验,以此来得知具体哪一道工序出现了问题,并在第一时间采取补救处理措施,将质量风险降到最低。

(二)质量管理职能信息系统

在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跟踪管理涉及到的重点工作有很多,比如图纸设计、构件运输与存放、构件生产以及整体质量抽查等等。这些质量管控工作所对应的职能各有不同,所以必须要有集成化质量管理职能信息系统作为支持。对此,必须要构建集成化的质量管理职能信息系统。比如在图纸设计时期的质量管理职能要归属于设计方,构件生产以及运输存放等职能要归属于生产厂家等等。在这些系统当中,职能会被合理分配到各个单位,而各個单位利用BIM模型可以了解每一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设计、采购以及施工期间所涉及到的质量管控工作也将变得更加清晰。

(三)供应链质量控制信息系统

在传统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采购以及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信息传输阻碍的情况,工程项目的各个参与方之间无法进行有效沟通,进而出现了大量的质量漏洞[2]。为了有效规避这样的问题,工程总承包单位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控信息系统,将感知层、区块链层等部分融入其中,将参与装配式工程项目的相关方都纳入到信息系统当中,利用信息共享模式来便于上级质量监管部门的监督。

其中,区块链层可以划分为多个不同的交易区块,每个区块都保持相对独立的状态,并且设置了加密登录,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了充分保障。

二、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一)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工程项目设计环节十分关键,与传统质量控制模式相比,EPC模式下的质量管控不仅覆盖了前期所涉及的所有设计资料,同时也包含了后期工程项目的基础信息。所以设计质量与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紧紧联系在一起。在BIM技术的大力支持下,设计方可以模拟出每组构件的三维模型,利用BIM模型建立起测距、碰撞等筛检功能,准确了解质量风险测量点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随后讲这些数据信息录入到质量控制系统当中,工程项目参与方可以结合BIM模型来进行分析与沟通,交换彼此的意见,经过整合之后,最终完成施工图纸的设计。在具体设计阶段,先是要将工程质量管控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之上以及每个技术人员身上。为了能够有效规避质量风险,设计人员需要在质量管理系统中录入装配置建筑预制构件的尺寸信息和材料信息,并由相关方参考构建模型,结合设计要点,针对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善。

(二)采购阶段质量控制

装配式建筑主要是由混凝土、钢材以及木材等相关材料构成,而这些构件的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体建筑结构的质量[3]。所以在EPC模式下,工程项目总承包方需要重点关注材料采购环节,对材料进行严格筛选。在挑选供应商时,要始终遵循择优选取的原则,结合大数据,挑选出信誉良好且质量可靠的供应商,随后在经过项目相关方的现场验证,确定最为合适的材料供应商。于此同时,在技术保障方面,工程项目总承包方还需要利用BIM技术来构建装配式建筑结构模型,技术人员要结合上面所标记的信息,及时掌握材料类型、数量以及尺寸等参数信息。在此基础上,在建筑构件装配过程中,还要对材料使用过程进行动态化管理,避免造成大量的材料浪费。除此之外,在采购组织与管理环节中,总承包单位还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规模,打造专业的采购队伍,在工程总承包方领导的统一带领下,全权负责材料的质量监管。采购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需要坚持早发现、早确认以及早处理的原则,也就是采购部门和设计方需要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沟通桥梁。在具体施工之前,通过质量管控信息系统的统一调度,及时发现采购环节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制定出应急处理方案,以此来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三)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在EPC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控中,施工阶段是其最为关键的环节,总承包方需要合理应用BIM技术来模拟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结构模型,随后结合PDCA质量控制法则。在计划制定时期,总承包单位就要提前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案,并将计划内容融入到质量管控系统中,经过相关方的集中论证与分析,最终确保质量控制工作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在质量控制计划实际执行阶段,施工方需要严格执行质量控制计划,对施工现场构件堆放、吊装以及质检等相关环节来进行严格管控,避免出现严重的质量事故。在检查阶段,各相关方还要利用BIM模型的进度数据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进行全方位检查,明确施工环节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最终确保工程质量能够满足实际标准要求。

(四)顺应装配式建筑特点质量控制。

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特点就是:一是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预防墙体开裂问题,提高防火性和耐久性。二是可以加快施工进度,提升质量,缩短工期,有效抑制房价。三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有利于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节约目标的实现。所以,工程总承包方需要结合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具体特点,在制定管理措施时要重点突出构件生产、设计以及装配安装期间的管控重点,以此来提高整体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EPC模式应用下,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在构建过程中整合了不通过参与方的意见,可以让质量管理体系变得更加系统与具体,并且构件在制作、安装以及运输等环节中,都可以建立起完整的质量监控机制,可以有效规避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郭云飞.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建筑与预算,2021(07):119-121.

[2]杨奉珍.探讨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策略[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07):126-127.

[3]安康,李辉,张国良,龚抗.装配式建筑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1(04):203-204.

猜你喜欢
EPC模式质量管理体系信息系统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信息系统管理在社会中的应用
EPC模式下管理工时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试论EPC模式下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费用控制
浅谈EPC模式下如何有效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基于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开放实验室管理与探索
船舶行业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研究与建设
军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研究
油田EPC模式下总承包工程结算的重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