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照金红色基因中汲取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

2021-12-27 17:05刘笑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刘志丹习仲勋游击队

刘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并具体阐释了其深刻内涵,“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32个字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从过去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到现在的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的精神财富,构筑起自己的精神谱系,而伟大建党精神是整个精神谱系的源泉,精神谱系又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

在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过程中形成的照金精神也离不开伟大建党精神这32个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西北民主革命的燎原之火。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大革命失败后的几年里,以刘志丹同志为代表的西北地区共产党人从挫折中奋起,走遍了陕甘高原,下决心要创建一块红色根据地。1933年3月8日,中共陕甘边特别委员会在照金的兔儿梁成立,随后,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和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相继建立,至此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照金首次建成。后来1933年10月中旬,薛家寨战役失利,虽然革命大本营薛家寨失守了,但是革命队伍还在,领导力量还在,战略方针还在。因此陕甘边革命的中心区域就由照金转移到甘肃庆阳的南梁地区。随着陕甘边革命中心区域的不断转移,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范围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后来进入鼎盛时期,于1935年2月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统一领导,并最终连成一片,发展成为西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西北革命根据地也是八路军奔赴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出发点,是王明左倾路线失败后全国硕果仅存的一块根据地,是两点一存。所以说西北革命根据地是当时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照金苏区是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发祥地。从某种意义上说,照金是中国红色革命的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的基石。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是党在西北创建的第一块山区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井冈山道路在西北地区实践的典范。

照金苏区创建的历程中,陕甘革命先辈艰苦奋斗,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照金这块红色土地上诞生出了具有特定地区性的一种革命精神——照金精神即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独立自主、开拓进取的创新勇气;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它和我们党的诸多革命精神是一脉相承、相通相融的。

回顾来时的路,让历史启迪今天。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当年,在创建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的英勇斗争中所体现的“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伟大精神是新时代“坚守理想,践行初心”的力量源泉。以刘志丹、谢子长和习仲勋同志为代表的陕甘共产党人正是凭借心中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经受住了一次次挫折,克服了一重重困难。在陕甘边主力红军红二团南下失败以后,当时留守在照金的游击队只有四十几个人,带着三十来条枪,每支枪只能配几发子弹。但是,就是在这样的艰难困苦之下,在极端严峻的困难挑战面前,游击队队员及其领导人不悲观、不迷茫、不动摇。如果没有解救天下劳苦大众、挽救民族危亡的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革命队伍是支撑不下去的。因此,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今天,感悟照金红色基因中蕴含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走进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党员干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应有之义,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先决条件,也是勇担重任的必然要求。

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就是对我们党的初心的践行史,也体现出陕甘革命领导人在逆境中的奋起担当精神,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是在反“围剿”和同“左”倾路线斗争中壮大起来的。敢于担当、创新前行是照金精神的重要内容。在陕甘边主力红军红二团南下失败以后,刘志丹、习仲勋等一批领导者,面对“左”的错误干扰,国民党当局的“围剿”,中共陕西省委遭受破坏,陕甘边特委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担当和斗争、独立自主地巩固和发展了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1933年8月14日中共陕甘边特委、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和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在照金陈家坡召开的陈家坡会议作出了正确决议,加强了党对红军和游击队的统一领导,解决了处于革命低潮中的陕甘边党和红军生存这个首要问题,明确了主力红军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抵制了左倾错误路线的干扰,制定了符合陕甘边斗争实际的重大战略方针,坚持巩固和扩大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一代代共产党人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激励下英勇奋斗,为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成千上万的革命者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陕甘边革命斗争中,薛家寨失守后,照金妇女游击队队员宁死不屈,纵身跳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王泰吉、李妙斋等革命领导者英勇牺牲,为保卫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在血与火的革命生涯里,他们多次舍生忘死地战斗,无所畏惧、越战越勇。因为他们深深明白,革命胜利需要以牺牲为代价去换取,千百万人的翻身解放,需要他们慷慨捐躯。他们用自己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斗争意志和奋斗不息的精神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实质。这些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意志顽强、作风优良的特质。

以百姓心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陕甘共产党人,始终与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自觉维护和实现群众的利益,从而奠定了陕甘边红军和根据地存在发展最坚实的群众基础。在照金苏区,习仲勋同志按照刘志丹同志的嘱咐,一村一村地做调查研究,一家一户做群众工作,相继组织起农会、贫农团、赤卫队和游击队,同时发动群众进行分粮斗争。由于这些革命工作和群众利益休戚相关,他们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许多青年要求参军,陕甘边几支游击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照金革命根据地很快初具规模。这块根据地之所以能够生存并发展壮大,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坚持和站稳人民立场,把群众路线作为自己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像习仲勋同志说的那样:“把屁股端端正正坐在老百姓那一边。”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会发生变化,但保持党和人民血肉联系不能变,这是我们党的根基和血脉。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当中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是有内在联系的,这些伟大精神虽然产生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都体现出各自不同的含义和特点,但他们的本质内容和精神实质是一脉相承、相融相通的。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百年奋斗史积累的最珍贵的财富,是从先驱们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中提炼出的,为全党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提供了根本指引。我们在党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党性滋养和精神力量。在照金苏区创建的历程中诞生出的照金精神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弘扬照金精神,要进一步挖掘照金精神在新时代的重要价值,从我们党的红色基因中汲取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用革命精神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凝聚全社会的创新奋进力量。

猜你喜欢
刘志丹习仲勋游击队
刘志丹:“奋斗到底就是奋斗到死”
刘志丹: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第八章 超声游击队 ——声能
消极认同到积极认同
刘志丹让大家称自己“老刘”
习仲勋:统战工作的典范
西安纪念长征胜利结束和刘志丹牺牲八十周年
指挥员
两碗鸡蛋面
习仲勋:铮铮铁骨亦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