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项目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021-12-27 17:05崔磊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房屋建筑

崔磊

摘要: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施工速度更快、劳动强度小、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影响小的特点,而且在全部施工过程中,几乎不会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但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结构模式,很多技术、理念、规范、标准、体系还不够成熟,需严格把控结构预制生产要点,并加大关键技术的应用力度,才能发挥出此种建筑结构形式的优势,从而保证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因此,开展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的分析研究尤为必要。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效率

1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优势

由于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工艺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项目的施工效率持续提升,因为在开始大范围施工之前,装配式混凝土已经经过模块化生产和组装,入场的施工材料至少是半成品,从而大大缩短工期,有效提高项目的整体施工效率。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更符合绿色建筑理念。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朝着更环保、更节能的方向发展。预先生产和组织混凝土构件,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而且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可实现循环利用,非常适合建造绿色建筑。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有助于更好地管理项目成本。装配式混凝土构件需遵循相应的规格制造,施工过程中只需遵循既定的流程即可完成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安装,从而更好地保证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质量,可以有效降低后续运营维护成本,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1]。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2.1水平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技术

水平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技术工序比较多,为保证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总体质量,需结合工程特征,切实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装配式叠合楼板材料及各项支撑系统所需的构件的质量、结构、型号、规格的检查,然后再支撑立钢,安装上稳定架和卡座架,确认各结构连接质量和标准达到要求之后,再进行叠合楼板吊装操作。在叠合楼板吊装中,支撑体系选择了独立式钢支撑,并以铝合金工程梁作为临时支架,在叠合楼板开始吊装之前,调整支撑,保证支撑结构和两侧墙体预留的标高相互一致。尤其是在结构层施工需采取双层设置支撑,当1层叠合楼板结构吊装结束,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才能拆除临时支撑,进行下层支撑周转施工[2]。

2.2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技术

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中,通过强度高、硬化速度快,且无收缩水泥浆液来填充钢筋和套管之间缝隙,等水泥浆液硬化之后会形成连接接头。连接接头的一端通过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而另一端则通过高强度灌浆连接。在具体施工中,套筒和钢筋直螺纹连接的一侧连接之后,对连接的质量进行检验,确认达到施工要求之后,提前预埋在预制墙板底部。而高强度灌浆连接的一侧,需预埋在下层墙板顶部。在墙板安装时,先将墙体顶部的钢筋插入上层墙底的套筒,连接完成之后灌入混凝土,将上下墙板内的钢筋连接成一个整体。为保证施工质量,凡是参与钢筋套筒灌浆施工的人员须做到培训上岗,以便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术,灌浆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需进行详细验收,达到要求后才能灌浆。在灌浆时要对每个环节、每项参数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开展拉伸试验,为后期工程验收提供参考依据[3]。

2.3现浇墙体模板体系施工技术

现浇墙体模板体系施工是整个工程施工的核心环节。为保证施工质量,需保证现浇部位施工工艺能够和预制墙体安装的工序相互匹配。同时还要科学合理地优化各道关键线路和关键施工工序,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提升现浇墙体模板体系施工人工操作的标准化和模板体系的周转率。在现浇墙体施工中,要尽量通过模板体系来保证墙体具有良好的观感质量,避免在墙体上进行抹灰操作。在施工中,现浇墙体模板的支撑体系,选择定型钢框组成中空塑纤复合模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4预制构件存放架制作和吊装技术

在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预制构件进场后需进行合理存放,避免在存放过程中发生破坏或者腐蚀,影响施工质量。在预制构件存放时,按照现场施工情况和施工进度及各构件的供应情况,在施工现场设置了存放架,为各构件安全存放和吊装提供了便利条件。特别是在墙板构件存放时,设置了以组合式插架为主,分体式插架为辅的存放架,避免了墙体构件受潮腐蚀。在构件吊装时,按照构件的形式和种类,合理确定每个吊点的安装位置,并对吊点承受荷载的能力进行计算,保证了构件吊装的安全性和质量。如在预制墙板构件吊装中,选择了通用型吊装工具梁,通过模数化设计吊装梁,再按照预制构件的形式合理确定吊环的布置点,通过卸扣将钢丝绳和预制构件上预留吊环相互连接。在起吊之前,对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吊环布置点位、连接的牢固性进行详细检查,确认达到起吊要求之后,通过吊装梁实现通用构件吊装,有效保证了吊装的安全性和吊装效率[4]。

2.5竖向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技术

竖向预制构件安装也是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主要工序,涉及的施工内容如下。首先,通过放线测量确定竖向预制构件安装的具体位置,对钢筋安装的垂直度进行详细检查,确认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分仓注浆。其次,起吊预制墙板,安装到设计位置。最后,进行节点内墙钢筋绑扎和灌浆。当竖向预制构件吊装就位后,及时使用可调节工具式斜支撑进行固定,通过可调节丝杠合理调整预制墙板构件的垂直度,以保证施工质量。

3构配件的运输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具有其特殊性,因此,相关施工技术规范对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运输做出了明确规定,以确保装配式混凝土构件运输途中的质量,具体如下:构件运输车辆应根据具体施工要求合理选择,基本原则是需要满足构件尺寸和负载能力要求。构件运输路线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道路情况和对当地居民生活工作的影响,尽量降低运输给交通和居民生活工作带来的影响。装卸构件时,应避免损伤构件,同时注意防止车辆因受力不均而翻车。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将构件固定好,并设置一层衬垫,以防止构件因震动而损坏。对于一些特殊的构件,如高柔性构件,需要加装水平支架进行固定,有效避免运输过程中损坏。在构件运输过程中禁止急刹车和超速。构件运输过程中可使用枕木等措施避免构件损坏,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实现高效安全运输。利用计算机技术实时监控构件的运输过程,打造一体化仓储、运输、吊装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构件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结束语

当前,为了房建项目建设中真正实现绿色节能,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合理运用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技术。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技术,在房建项目建设中的技术优势,解决因技术运用不合理造成的施工质量问题是建筑行业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1]李永帅.探究装配式混凝土竖向构件定位安装施工技术应用[J].四川建筑,2021,41(02):229-230.

[2]李子川.装配式结构预应力梁柱干式连接节点施工技术应用[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21 年 3 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與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21:3.

[3]钱冬富.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432(10):177–178.

[4]万里霜.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330(12):25–26.

猜你喜欢
房屋建筑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探讨
关于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分析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重点分析
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及注意要点
建筑地热供暖节能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质量监督强化上作思考
完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
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中的房建地基施工论述
关于房屋建筑结构坎镇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