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现状的调查报告

2021-12-27 20:04陈鸽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调查大学生

陈鸽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状况直接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對此,我们对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目前部分学生对于思政课的认识,整体上是正确的,但学习兴趣不高很难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于思政治课的认识程度既有令人振奋的方面同样存在着令人担忧的成分,对此,关于如何改进这门课程,使课程内容更好的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这门课程成为大学生的内在需求,让理论与实际更好的结合。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课学习,调查

一、关于调查的对象、时间、调查主题及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车车辆学院各专业120名学生。

(二)调查时间

2021年6月

(三)调查主题

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情况的现状调查,其中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1、学生对于思政课学习的态度;

2、学生对于思政课的教学要求;

3、学生对于思政课的认识;

4、学生对于授课老师的要求;

5、学生对于思政学习的总体进行评价;

(四)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访谈调查的方法,精心设置了15道问题,逐一询问受访者,记录回答内容,汇总形成调查报告。

二、对调查结果进行整体分析

1、在本次问卷中首先问到的是同学们对该门课程整体评价如何,上课听课情况,通过这些题目在于了解同学们对于思政课的接受程度,根据调查所获得数据,总体情况如下:

(1)学生整体评价较好,部分学生初入大学时比较迷茫,通过本门课程,大部分学生反映对大学生活和人生发展有了大致规划,能够在生活中学会自我调节,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

(2)在受访的120名同学中,回答上课认真听讲的时比例为60%,听课时间比例维持在70%-80%的学生占62%人,回答90%以上时间都在认真听讲的学生仅有12人。

由此可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思政课的作用,保持一定时间的听课效率。同时,不容忽视的是,有超过30%的学生上课时间不能认真听课。学生反馈不能认真听课的原因:一是注意力的不集中;二是经过对比发现毛概课的听课比例比思政课稍低,主要原因是和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有直接关系;三是学生课业安排较为紧张,以及作息不规律造成易疲惫;四是课堂干扰因素较多,主要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每个人对于手机的依赖性显著增强,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屡见不鲜;五是少部分学生是退伍兵或者理科生,理论知识脱节,完全听不懂。

通过调查发现,没有听课的学生中大部分在玩手游、刷视频综艺等,有一部分同学在课上看其他方面的书,做专业课的作业,或在准备相应考试,英语四级、专升本考试等。甚至有的同学会在思政课上睡觉。这些同学在课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开小差。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对这门课的不以为意,大家都觉得思政这样的课程,上不上无关紧要,只要考前,集中背下书可就能通过考试。

2、在访谈中,此后又对目前同学们对于思政课教学的看法和认识进行了调查。

(1)大部分同学比较满意该课程内容,课程标准上,希望教师更加严格。但是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面的扩展,学生要求课程更多融入红色人物事迹、热点新闻等抓住学生眼球。教学方式上,希望教师组织趣味活动,寓教于乐如法律知识竞赛。讲授方式上,要求教师与时俱进,知晓流行用语、热门动漫,跟上学生思维。希望课程更贴合实际,如讲授个人实际案例、学校校史等贴近生活,看起来高大上的课程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让课程更加具有生活气息。

(2)教学手段吸引同学的反馈率达到95%以上,我校教师通常使用的教学手段有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为主,但学生对教师提出了更为细节的要求,如在讲授法中,更多的学生希望增加视频互动,希望改变老派PPT的展示方式,利用趣味化的PPT以使课堂内容更丰富。在讨论法中,希望教师改变一言堂的做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展现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案例教学法中,会发现学生对当下热点案例、贴近生活的小案例会更感兴趣。学生还建议将动漫、戏曲、等融入课堂,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能够增加实地参观这一教学方式,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获得新知识。

通过调查,思政课的教师教学水平基本均已达到学生预期要求。对不同的任课教师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化建议,体现较多的是希望教师加强教学监管,增加与学生互动。也有同学希望教师改变固化教学模式,多关注学生的兴趣、情绪,因材施教,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培养师生情感纽带,真正做到热爱自己的学生。

3、问卷的最后,主要征询了同学对于改变思政课现状的一些想法与理解,希望从同学们的想法中,得出思政课程认同度不高的原因及其改变的办法。

(1)授课内容方面:学生感兴趣的部分有法律基础知识、大学生恋爱观、理想与信念;关于授课手段上,课堂讨论环节、视频、头脑风暴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形式。

(2)部分学生存在对课程理解有偏差,认为该课程就是讲政治,因为对政治不感兴趣而直接丧失了对本门课程的信心。课本内容枯燥不好理解,主要得依靠教师讲解才能理解,知识点过多,记忆有一定难度。

从调查来看,在同学眼里大多认为此课程是空乏的、讲大道理的,至此失去兴趣,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培养同学们对此的兴趣,使课堂活跃,加大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施教。在大学的思政课的教育里,老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课要能“思路清晰、有启发性”。因此可以知道学生并不拒绝思政课,关键在于老师怎么讲、怎么考。

通过调查,同学们认为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增加实践环节、案例教学、讨论法、视频、实践与教学相结合、分组知识竞赛等。运用多种形式教学,比如课堂讨论法,辩论教学法,原著导读法和实践拓展等。让同学们自己去搜集资料做PPT或者拍摄短视频来回顾课本内容,使书本上干涩的文字转换成为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同学们面前,让枯燥的理论知识去转换为自己的理解与实践作为分享,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会更好的提高同学们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对调查结果的总结

通过本次的调查,可以初步的看出,同学们在对于思想政治的学习处在一个相对消极的状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

1、主观因素

大部分同学对于时事政治本身是是有很大兴趣的,但由于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没兴趣,觉得没有专业课有用。从而选择去厌恶,去简单的应试,甚至逃课。去上课的有大半是被“点名”胁迫去的,大部分去了也是不听讲的。

2、客观因素

部分授课老师照本宣科,没有重点,缺乏创造性,与同学们互动不够,不能了解同学们对于此课程的需求,更不能培养同学对思想政治的兴趣。

总而言之,对于大学生的思政课的学习情况而言,可以将研究分成了两大部分: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在客观上可能有现行教学的问题和老师的问题,但是更多的是主观的因素,大学生没有重视对于思政课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轻视它的作用,很多大学生有这样的想法,认为要学好自己的专业,对于那些思政课不用太认真对待,甚至有不少人认为60分就好的现象。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学习情况不大让人满意或者说情况让人担忧。不过通过这次调查也能发现对于广大的大学生而言整体的思想都是健康向上的,但对于思想道德方面的引导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也要引起广大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的重视。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2021YB0619)。

猜你喜欢
调查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