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疗法联合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手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1-12-27 20:04王艳阳白婧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王艳阳 白婧

摘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定符合条件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康复治疗,实验组在一般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入镜像疗法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得出实验组的三项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表明镜像疗法联合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手的运动功能有着良好的疗效,能够有效地改善和恢复手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镜像疗法;低频电刺激;手运动功能

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020年8月到2021年2月,选取某医院的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一般康复治疗,实验组在一般康复治疗上加入镜像疗法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此次研究对患者的信息严格保密,绝不对外公开。

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在40-70岁之间,单侧肢体偏瘫(2)可理解并配合治疗(3)病情稳定者,病程在半年以内(4)影像学检查证实(5)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6)没有很严重的心、肺、肾功能损害者。

排除标准(1)患者年龄<40岁或>70岁(2)对电流有过敏者(3)失语或言语理解障碍者(4)认知功能障碍、意识不清者(5)皮肤有湿疹者(6)发病前手功能有严重受损者(7)患有心脏病者,身体里装有心脏起搏器者(8)病人对此次研究不知情者(9)病人不能完成指令者(10)有心肺肾器官功能受损者(11)有精神疾病史(12)视听力功能障碍。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治疗均持续8周,每周进行5次。

一般康复治疗每次30分钟,进行手部的被动活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训练和作业活动训练包括摆积木训练、夹玉米粒训练、手指伸展器训练、木插板训练、穿衣系纽扣训练等。

镜像疗法每次30分钟,选择一个安静的房间,房间墙壁颜色单一。患者坐在桌子前,桌子上放置一面镜子,镜子大小可看到健侧手的动作即可,取下手部的所有装饰品,双手等距且姿势相同放于镜子两侧,桌子上不能放任何的干扰物,保证两侧手部接受同样的感觉刺激。健侧手放在镜子的反射面,患侧手放在镜子的背面,全身心关注于健侧手的成像,避免看到患手,患手要最大可能的做于健手相同的动作,治疗师给予患者口头指令或向患者示范动作,让患者健侧手做对指、勾拳、直拳、握拳、手指在各个方向的运动,抓握、释放物品等动作,患手尽量做出相同的动作。治疗过程中,要不断提醒患者不要太关注于患侧手的完成度,用心观察镜子里的成像,将其想象成是患侧手在运动,以促进手运动功能的恢复

低频电刺激每天一次,每次25分钟,刺激方式为交替屈伸刺激,刺激强度以个人耐受为度。刺激部位:伸肌贴片一组贴于指伸肌、拇短伸肌,另一组贴于尺侧腕伸肌、桡侧腕长伸肌。屈肌贴片一组贴于大鱼际拇对掌肌部、小鱼际小指对掌肌部,另一组贴于尺侧腕屈肌、掌长肌。

2.2 评估方法

采用上肢运动功能(FMA)量表,该量表的国际认可度高,使用广泛,通过该量表的评估,可以准确得出患者手功能情况。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此量表分数越高康复效果越好。Barthel指数评定表(BI),该评定包括10项内容,总分为100分。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将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并无明显性差异。两组患者可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3.2 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比较

在进行康复治疗前两组运动功能上肢功能部分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评分都得到了提高(P<0.05),但实验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意义(P<0.05)。表明在一般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入镜像疗法联合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手的协同能力、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更好。结果见表1。

3.3  患者治疗前后Wolf运动功能(WMFT)评分比较

康复治疗前两组的WMFT评分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都得到了提高(P<0.05),但相比之下实验组的评分更为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一般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入镜像疗法联合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手部功能任务训练有着很大的康复效果。

3.4 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定(B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B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BI评分都提高了(P<0.05),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评分具有显著意义(P<0.05)。所以在一般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上镜像疗法联合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4 讨论

手运动功能的恢复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目标之一,手运动功能障碍不容小觑,应早发现早治疗,防止手部长期制动引起关节活动受限、肌肉萎缩、手部畸形。镜像疗法可以让患者产生一种患侧肢体被治愈的情景,患者在这种错误图像的刺激下,反复不断地训练患侧手功能,从而逐渐减少习得性废用,增加患者手部肌肉的主动活动,使手部肌肉收缩能力提高,从而防止肌肉萎缩,改善患手的运动功能,促进偏瘫患者手功能的恢复。

由此得出,将镜像疗法与低频电刺激相联合的治疗方法可大大提高患者手部运动能力、手部任务功能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Pam E,Pandyan A,Bowen A,et al.Accessing rehabilitation after strokea guess-ing game.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2017,39(7):709-713.

[2]关穗莲,曹全荣,符汉平,黄嘉興,温培涵.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影响的研究[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22):39-41.

作者简介

白婧(通讯作者)(1985一),女,硕士研究生,山东协和学院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康复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