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融合环境下新闻采编创新路径探索

2021-12-27 20:04马宗英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新闻采编广播电视创新

马宗英

摘要:传媒融合并不是媒介之间进行简单的合并,而是媒介之间逐步實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传媒融合背景之下,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采编工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本文对传媒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出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新闻采编工作的特点。

关键词:广播电视;传媒融合;新闻采编;创新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传媒融合已经成为信息传媒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传媒融合指的是对媒介进行重新地整合与重组,实现不同的媒体在信息采集、制作及播放等环节中的相互合作。传媒融合背景下,导致新闻传播观念、新闻采编方式等都出现了新的变化。本文从传媒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变化出发,对新闻采编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一、传媒融合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1.新闻传播主体逐步扩张

当前,各种新的科技与技术被引入到新闻传播中,使新闻传播主体从专业新闻记者逐步扩张到了社会大众。人们能够便捷地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与平台发表相关的信息与观点,促使新闻传播活动向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了新闻传播主体的创新。不同的新闻传播主体之间实现信息交流与互动,达成共创新闻热点的共识。

2.新闻业务流程不断整合重组

传统的新闻业务是以某一个媒体为基础进行编制、报道等工作的。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新闻业务逐渐开始以数字网络平台为基础,实现不同数字网络平台之间的相互整合,更好地实现新闻媒体资源信息的共享。同时,新闻传播过程也开始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促进了新闻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新闻采编工作实现了多种技术、媒介之间的相互整合与利用,促进了新闻素材采集渠道的拓展,促进了新闻信息的共享。

3.新闻报道的模式与思路不断创新

传统的新闻报道大部分都是在线性结构中实现事实的报道。在新时代背景下,这种传统的报道模式与思路不断创新,实现了全视角、全方位的新闻事实报道,更加注重对新闻内部所蕴含的各种意义进行体现。实现了新闻报道模式与思路的创新之后,一方面加深了对社会新闻背景的探索;另一方面强化了新闻本质的反映,让人们能够通过新闻报道更加明确新闻事件及相关影响。

二、传媒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特点

在传媒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就包含了新闻采编工作。具体来讲,传媒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特点主要包括:

1.信息资源方面具有繁杂性特点

随着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新闻在空间范围内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新闻信息的传播期数呈现出“去中心化”的发展趋势。当前,大部分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目击者等,在经历新闻事件的同时也是新闻事件的传播者。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明确普通民众并不具备非常专业的新闻学相关知识与技巧,很多人甚至对新闻采编工作一无所知,在新闻素材收集的过程中往往依据自身的感知或其他媒体相关报道选择方向与角度,导致所收集的新闻素材在新颖性、时效性等方面存在缺陷,甚至部分新闻素材连基本的真实性都不具备。因此,传媒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工作存在信息繁多、内容复杂的特点,对新闻采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信息载体方面具有的多样化特点

传统的新闻采编从业人员是在摄影师的帮助下通过纸笔完成采编工作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闻采编工作开始借助计算机技术与相关设备,通过笔记本电脑、录音笔、U盘等实现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与发表等工作,一方面实现了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时间与精力的节约;另一方面促进了新闻采编工作效率的有效提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新闻信息的传播与反馈信息的接收。在传媒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信息载体不断丰富,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

3.采编成果方面具有多用性特点

新闻报道模式在传媒融合背景下实现了不断地改变与发展,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立体式的综合模式。传统的新闻报道仅仅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几种传播媒体,随着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多的人开始使用网络实现新闻资讯的获取。在这种社会发展趋势之下,新闻采编工作必须具有超强的思维能力,在网络平台中发挥自身的作用,通过网络为群众提供更多的采编成果与信息。在传媒融合背景之下,新闻采编成果可以在多个媒体平台中进行发布,更好地体现传媒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成果的多用性特点。

三、传媒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的应对措施

1.加强采编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

传媒融合为新闻采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信息挖掘能力、价值判断能力、新闻策划能力等,更好地满足传媒融合对新闻采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首先,强化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新闻信息价值判断能力,运用聚合性思维进行新闻自由筛选与分类、整合、加工等,提炼出质量更高的新闻报道,同时选择更为合适的传播媒体与方式。其次,强化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新闻策划能力,促进新闻报道质量的提升。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正确引导受众,使之能够更好地接受来自不同方面的信心。最后,强化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一方面熟练掌握电视媒体业务流程;另一方面掌握全媒体业务技能。最后,提升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编辑美感。从一定意义上将,新闻文本具有美学特征,因而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通过文字载体对现场进行还原与再现,形成美学意义上的感官反应和心理感受,进而深化拓展受众对文本的认知。此外,不同的文本排列方式与语言使用,能够产生不同的美学效果。

2.形成立体化联动的传播模式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提高了自媒体的传播速度的同时,对传统媒体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得新闻传播的对象也发生了改变。传统新闻传播是通过对新闻内容的选择,借助广播、报纸、电视平台进行传播。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自媒体新闻传播的受众者或许就是传播者,消除传统新闻传播传播者与受众两者之间的限制,使得传播方与受众群众更加紧密与融洽,提高新闻传播的速度,提升社会影响力。

传媒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媒体要擅于利用自媒体平台,搭建全媒体矩阵,实现全媒体传播和发展。虽然自媒体平台逐渐被广泛应用,对传统媒体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报纸、电视、广播的传播方式对新闻信息的传播仍具有重要作用。这表明二者很好的融合,形成立体化联动的传播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满足受众需求。自媒体要充分新闻发布迅速的优势,第一时间将新闻信息传播到各个层面、各个角落,扩大宣传范围。而传统媒体根据自媒体发布的信息进行高效的筛选、核实,发挥自身公信力和权威性的特点,在自媒体新闻发布后,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引导受众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形成全方位报道,引导社会舆论,扩大宣传力度和影响力。

四、总结

传媒融合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给新闻传播业带来了很多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采编工作人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新闻素养与职业能力、编辑美感等,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绍芹,冯恩大.传媒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专业教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6(65):144-146.

[2]陈慧.传媒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积极应对策略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4,06(76):55.

[3]林全举.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时政新闻采编方法论[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2):262-263..

[4] 陈立新. 新闻采编工作思路的角度及其创新[J]. 新媒体研究,2016,2(13):109-110.

[5]陈建华.试论新闻“地方保护”[J].中国广播,2003(1): 54-56.

猜你喜欢
新闻采编广播电视创新
“机器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编的机遇和挑战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新路径探索
电视新闻采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